刚出生的婴儿听力范围是多少

如题所述

刚出生的婴儿适宜听40-70分贝左右的声音。

宝宝4个月是宝宝有反射期向反应期过渡,4个月的宝宝他的大脑额叶、小脑的枕叶、顶叶都开始快速发展,宝宝的视觉、听觉、运动觉也都在发展,这时候给宝宝听歌曲的强度应该选择不大不小,也就是我们专业上说的舒适阈给宝宝听,舒适阈多半是40-70分贝左右,如果声音太大,宝宝就会觉得吵。这里的舒适阈,是指听语言时的最舒适的听力级。

超过90分贝的声音会引起宝宝强烈的刺激

对于小宝宝而言,50至90分贝的响声就能引起呼吸的变化,而“鼓噪的”音响会形成较为强烈的刺激,诱发机体感到疲劳,并减弱宝宝对真实人声的反馈和交流,甚至还会影响到他们大脑的发育和成熟,造成多梦、易惊等现象,一旦损伤到听力,还会对宝宝的语言功能产生不良影响,正所谓“十聋九哑”哟。

保护小宝宝不受噪音的侵袭,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孩子长时间处于嘈杂的环境中,避开生活中常见的噪音污染源,比如电视或者高音量的立体声音响。

2、当孩子周围有长时间的噪音时,例如隔壁在打电钻或者工地上机器响个不停,父母最好给孩子带上保护听力的耳塞或者带着孩子远离污染源。

3、确保家里所有的加热设备和制冷电器在噪音方面都能够达到合格的标准,同时关注孩子的学校里和其他生活环境是否存在噪音污染源。

4、如果家和学校都被车水马龙的环境所包围,那么孩子无论上学还是在家都将生活在一个过度嘈杂的环境中,时间长了,孩子的听力就肯定受到影响。

扩展资料: 

在十分安静的情况下,人在某个频率刚能听到的最小声强的声音为听阈,而引起听觉疼痛的声音为痛阈,在这两者之间即为人的听觉响音范围,又称听域。

声音在耳中的传导有两条途径,分别为骨传导和空气传导,当空气传导消失而骨传导起主要传声的途径时,为传音性耳聋,即外周性听力减退。当两种传导都降低甚至消失时,为感音性耳聋,即中枢性听力减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听觉响应范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0-12

听力范围都是0-25DB ,但是和正常成人的听力相比较,肯定是低一些。

研究表明,初生的婴儿已具有感觉外界声波的能力,但由于耳朵的鼓室内没有空气,听力会比较低下。新生儿听觉就会变得相当敏锐,如果此时有人在其耳边呼喊或发出其他响动,会引起婴儿睁眼、闭眼、惊吓、呼吸加快或减慢等一系列应激反应。

带过婴儿的人也会有这样的经验:突然听到声音时,婴儿的上肢会外展并伸直,手指张开,然后上肢曲屈呈拥抱反射。这些现象,都可作为新生儿听力检测的参考指标。


扩展资料:

婴儿早期听觉能力有

生后1个月:突然给予声音刺激会出现惊跳反射、眨眼反射、觉醒反射、吸吮反射。哭泣或手脚舞动时,宝宝听到声音会停止当前的行为。在近耳处摇动声响玩具时,宝宝偶尔会慢慢地转脸。

生后2个月:睡眠中受到较大的声音刺激,可出现惊跳、睁眼、手足抖动。面对宝宝说话,他可以发出“啊 噢”等元音。

生后3个月:睡眠中听到声音,可出现眼睑闭紧、手指紧握等动作。电视机的声音可使宝宝转头或转动眼球。听到吵架声会出现不安,听到哄逗声、音乐声会有喜悦的表情。

生后4个月:呼唤名字会转动头部寻找,对妈妈的声音很敏感,对自己熟悉的声音例如玩具声、电视声、开门、关门声表示关注。

生后5个月:能转头寻找耳边的闹钟声,能区别父母的声音、熟人的声音。对突然出现的人的声音刺激产生恐惧。

生后6个月:对他说话或唱歌,他会用眼睛看着你,可跟踪声源。能敏捷地寻找到发声的地方。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听力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0-13

研究表明,听力会比较低下,初生的婴儿已具有感觉外界声波的能力,但由于耳朵的鼓室内没有空气。 新生儿听觉就会变得相当敏锐,如果此时有人在其耳边呼喊或发出其他响动,会引起婴儿睁眼、闭眼、惊吓、呼吸加快或减慢等一系列应激反应。

带过婴儿的人也会有这样的经验:突然听到声音时,婴儿的上肢会外展并伸直,手指张开,然后上肢曲屈呈拥抱反射。这些现象,都可作为新生儿听力检测的参考指标。

扩展资料

新生儿听力筛查时间

1. 初步筛查过程( 初筛):即新生儿生后3-5天住院期间的听力筛查。

2. 第2次筛查过程( 复筛):即出生42天内的婴儿初筛没“通过”;或初筛“可疑”;甚至初筛已经“ 通过”,但属于听力损失高危儿如重症监护病房患儿,需要进行听力复筛。

新生儿听力筛查对象主要有2种,一是所有出生的正常新生儿;二是对具有听力障碍高危因素新生儿。

听力障碍高危因素:

1.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48小时及以上者;

2. 早产(小于26周),或出生体重低于1500克;

3.高胆红素血症;

4.有感音神经性和( 或)传导性听力损失相关综合征的症状或体征者;

5.有儿童期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家族史者;

6.颅面部畸形,包括小耳症,外耳道畸形,腭裂等;

7.孕母宫内感染,如巨细胞病毒、疱疹、毒浆体原虫病等。

8.母亲孕期曾使用过耳毒性药物;

9.出生时有缺氧窒息史,Apgar 0-4分/1min 或 0-6分/5min;

10.机械通气5天以上;

11.细菌性脑膜炎。

参考资料:新生儿听力筛查-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02-17
研究表明,初生的婴儿已具有感觉外界声波的能力,但由于耳朵的鼓室内没有空气,听力会比较低下。 新生儿听觉就会变得相当敏锐,如果此时有人在其耳边呼喊或发出其他响动,会引起婴儿睁眼、闭眼、惊吓、呼吸加快或减慢等一系列应激反应。带过婴儿的人也会有这样的经验:突然听到声音时,婴儿的上肢会外展并伸直,手指张开,然后上肢曲屈呈拥抱反射。这些现象,都可作为新生儿听力检测的参考指标。
以上反应会逐渐消退,宝宝已对声音有了定向反应,会随着声音的方向转头或转移视线,家长可通过孩子的条件反射来检测听力。如每次喂奶前给孩子放音乐,经1个月左右,听力正常的孩子听到音乐声便会有吸吮动作。很多家长给孩子把尿时,嘴里会不时发出“唏唏”的声音,一段时间后,只要大人一发出这种声音,孩子就自然会排尿。如果这些条件反射不能形成,家长就要警惕孩子的听力是否存在问题了。
这时听力与视力的反射已经建立,听力正常的孩子在这个阶段听到声音时,常常会转动头部寻找声音是从哪儿发出来的,也能辨别亲人的声音。到8个月左右,如果孩子的听力正常,就可以理解一些简单词语的意思了,如问“妈妈在哪”时会把目光转向妈妈。9个月时能寻找来自不同角度的声源,1岁时能听懂自己的名字,2岁时懂得简单的吩咐,4岁时听觉发育已较完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7-02-16
听力范围都是0-25DB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