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的原因是什么?

如题所述

1934年10月,由于博古、李德等人“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以及敌强我弱,先后逃离追踪。中央革命根据地(亦称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遭到失败,红军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主力从闽西赣南出发开始长征,同年11月和次年4月,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十五军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分别开始长征。1935年11月,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六军团也离开根据地开始长征。

扩展资料

基本路线

瑞金→突破敌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9日)→宁夏西吉县将台堡会师(1936年10月22日)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史诗。它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红军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25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是红军长征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

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敌人实力强大,二是我党犯了错误。

在粉碎敌人“围剿”已经没有可能的情况下,中共中央在1934年5月提出了战略转移的设想,并报告了共产国际。共产国际回电,对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持暧昧态度,不说让走,也不说不让走。

但即使如此,中共中央还是派出了红七军团远征,目的是调动牵制包围苏区的敌人,但由于兵力太少而没有达到目的。随后,又派红六军团撤离湘赣根据地,与贺龙的红二军团会合。这样做有调动敌人的意图,也有为中央红军转移探路的考量。红六军团后来和红二军团会师,联合行动。

由于中共中央执行了王明的“左”倾错误路线,使得中央红军在国民党“围剿”下处境十分艰难。于是,中共中央率中央红军主动撤离中央苏区,前往湘西与贺龙的红二军团会师,重建革命根据地,重开革命新局面。


扩展资料: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企图灭亡中国的开始,“华北事变”则是日本即将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前奏。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抗日救亡成为全民族最紧迫的任务。但蒋介石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直接助长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加快了其侵略步伐。

中国共产党人绝不会坐视中华民族的沦亡,红军虽然身处逆境,但仍然站在挽救民族危亡的第一线。在长征开始前和开始后,中共中央先后组织了两支抗日先遣队北上抗日。这个时期党的宣言和文件中,更是把“抗日”作为自己神圣的职责。

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忧国忧民、救国救民的伟大情怀和责任担当,所以在艰苦卓绝的长征中仍然能够实现两个联系:即把军事上的战略转移和政治上的战略转变密切联系起来,把红军前进的大方向与建立抗日的前进阵地联系起来。

抗日救亡,是一个已经存在的,对红军长征必然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祸兮福所倚”。一场惨痛的失败,开始酝酿着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伟大的转折;一次即将开始的艰难行程,最终开创了中国革命的崭新局面。

参考资料:中国共产党新闻-红军为什么要长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3-25

红军长征的原因: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1933年10月,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敌人采取碉堡推进、步步为营的堡垒政策,把红军严密的封锁包围起来,从四面向根据地压缩。根据当时情况,如果采用毛泽东的战略战术,仍有粉碎“围剿”的可能。

由于中央临时中央负责人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根本不考虑中国的实际情况,开始时命令红军进攻敌人手被坚固的据点,翻了进攻中冒险主义的错误。红军久攻不下,被迫撤出战斗,转而采取防御中的保守主义,同敌人打阵地战。

在敌人进攻中共苏维埃政府首都瑞金时,“分兵把守处处设防,节节抵抗”。由于兵力分散,红军处处被动挨打。红军奋战一年,伤亡惨重,却没能打退敌人的“围剿”,反而使自己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扩展资料: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史诗。它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红军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3-25

直接原因: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根本原因:博古等人执行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以及敌强我弱,中央革命根据地(亦称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遭到失败,红军第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同时留下部分红军就地坚持游击战争。

8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为了给中央红军战略转移探索道路,命令红六军团撤离湘赣苏区,到湘中发展游击战争。10月,红六军团与红三军(后恢复红二军团番号)会合,并创建了湘鄂川苏区。

扩展资料

红军右路军到达班佑地区后,中共中央一再致电左路军向右路军靠拢,以便抓住甘肃南部国民党军兵力薄弱的有利时机,共同迅速北进,开创新局面。然而张国焘制造种种借口,拒不执行中共中央的指示,并命令已进到墨洼附近的部队返回阿坝。

接着,张国焘提出红军主力南下川康边的天全、芦山、道孚、丹巴等地的计划,并背着中共中央电令陈昌浩率右路军南下,企图分裂和危害中共中央。

在此情况下,中共中央于9月10日率领红一方面军主力第1、第3军和军委纵队先行北上,并发出《中央为执行北上方针告同志书》。12日,红一方面军主力到达甘肃省迭部县的俄界(今高吉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红军长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1-03-25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是红军长征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开始后,“左”倾领导者主张“御敌于国门之外”,使红军在战略上完全陷入被动。当时红军的战法是“堡垒战、阵地战与短促突击”,和优势敌人拼消耗。

这种打法只有军事实力对等的情况下才有效。蒋介石集全国的财力和军力于一身,而中央红军只有不到10万人,加上苏区财力物力有限,劣势显而易见。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面临失败,党和红军陷入严重的生存危机,为了保存实力,被迫长征。

扩展资料:

在粉碎敌人“围剿”已经没有可能的情况下,中共中央在1934年5月提出了战略转移的设想,并报告了共产国际。共产国际回电,对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持暧昧态度,不说让走,也不说不让走。但即使如此,中共中央还是派出了红七军团远征,目的是调动牵制包围苏区的敌人,但由于兵力太少而没有达到目的。随后,又派红六军团撤离湘赣根据地,与贺龙的红二军团会合。

这样做有调动敌人的意图,也有为中央红军转移探路的考量。红六军团后来和红二军团会师,联合行动。由于中共中央执行了王明的“左”倾错误路线,使得中央红军在国民党“围剿”下处境十分艰难。于是,中共中央率中央红军主动撤离中央苏区,前往湘西与贺龙的红二军团会师,重建革命根据地,重开革命新局面。

参考资料来源:共产党员新闻网——红军为什么要长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