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角肥大的病因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26

引起下颌角肥大的病因主要有“工作性肥大”理论和遗传因素两种。 1986年,南斯拉夫学者Roncevic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出了遗传因素造成下颌角肥大或咬肌良性肥大理论。他不同意“工作性肥大”的理论。认为在下颌角肥大或咬肌良性肥大的患者中确有咬台关系紊乱者,但不能认为咬合紊乱就是下颌角肥大或咬肌良性肥大的诱固。紊乱可能是原发性的,也可能是继发性的,因为有众多的咬合紊乱患者并没有发生下领角肥大或咬肌良性肥大。偏侧咀嚼可能是结果,因为一般情况下,在肌肉发育良好的一侧咀嚼更容易;而且许多因一侧牙齿脱落或牙痛而主要用另一侧咀嚼的人,并未出现下额角肥太或咬肌良性肥大。咬牙和夜间磨牙在正常人中比较常见,而在下颌角肥大或咬肌良性肥大的患者中却不多见。手术并没有去除“工作性肥太”理论提及的下额角肥大或咬肌良性肥大的诱因,但迄今为止,尚无一例复发。下颌角肥太或咬肌良性肥大患者手术切除的标本,经组织病理学检查,都是正常横纹肌,并没有发现肌纤维肥大。基于上述原因,Roncevic提出,咬肌良性肥大很可能是一种先天性的、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由于下颌角肥大而引起的肌肉“畸形”,而大部分“方形脸”或下颌角区域的增大变厚诊断为下颌角肥大更为合理。这一理论普遍被东方学者所接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