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地学习语言

如题所述

语言源于生活,建议如下:
1、 心理素质影响学习效果
首先,要对外语保持长时间稳定而积极的态度。这可以归结为“恒心”两个字。有了它,才能像蚕吃桑叶一样,一口又一口,坚持不懈地去啃,直到预定目标顺利攻克。
其次,还需要一定的自律能力。该复习时不复习,遗忘规律就会无情地吞噬着你的一部分记忆成果;该补漏时不补漏,漏洞就会不断积累扩大。所以需要有自律能力,约束自己按科学原则去运转。
2、 看写读听背——多管齐下效率高难度
一般来说,大家学语言都有各自的一套办法:有的只爱大声读个不停,有的只爱闷头看个不休,有的不写就记不住,有的不听心里就没有底。这些方法,虽然都有一定的作用,但记忆科学通过大量的实验,无可辩驳地证明:眼手口舌脑的综合运用,才能更快更深地在大脑皮层上留下不易磨灭的印象。
学外语尤其需要多种感官的综合运用。否则,搞不好学成“残疾外语”,或一听就发慌两耳一抹黑的“聋子外语”。
3、 “活”单词与“死”单词 经常听说某某发下宏愿:要一口气背下一本几千甚至几万词的字典,认为这样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单词量的问题。不幸的是,这样做的人,大部分都失败了。背了若干遍的单词,仍很难在脑子里生根,不是很快忘掉,就是搅成一团乱麻。 因为他们背的都是脱离了句子和课文的“死”单词,大脑对这类东西格外难以留下印象。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拿自己做过对比实验,结果:记住18个有意义的音节,只需要9遍,而记住18个无意义的音节,却用了80遍。不仅如此,孤立地背“死”词,还难以掌握它在句子中的灵活用法。因此,即使记住了一部分“死”词,它们也多属“残障人士”罢了。
如何使单词“起死回生”呢;办法是——背课文!
课文不局限于教科书,也可以是讲演稿,新闻评论,散文……总之,就是能把一个个冰冷的单词变成生机勃勃的故事的文章。在大量的整段的背诵中,多次的重复不断激活记忆的单词,其用法自然而然就深入骨髓了。实际上,这种“深入骨髓”就形成了学语言最重要的“语感”!
4、 复习间隔合理,可以省时高效学习外语是一门记忆量很大的学科,有效的记忆就成了一个关键。著名科学家茅以升先生,是个记忆力超群的人。人们问到他的记忆秘诀,他的回答是:重复!重复!再重复!重复被人们称为学习之母。不重复,记住的知识就会在遗忘率的支配下,不多久就只剩下一点儿“残汤剩饭”。心理学家发现:两次复习的时间间隔至少应大于是30分钟,但应小于是16小时。因为,在已经记清了一批单词的情况下,如果在职30分钟内就开始复习,不仅不能提高记忆的效果,反而会对大脑巩固原有的记忆内容的生理过程形成干扰,是弊大于利;而且16小时以后再复习,被遗忘的单词就比较多,白花了精力。
5、 把外语作为一门文化来学
正如不懂中国文化就不能理解“中庸之道”、“墨守成规”一样,缺乏西方文化常识就难以理解什么叫“This is my Waterloo!”(“这是我的滑铁卢!”指一次失败。)
因此,要想把外语学深学透,必须把外语不仅仅作为语言,而且作为文化去感悟!而这,也许是学习最有魅力的地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0-01
1、首先要明确语言的组成:语音、语义、语用、语法,只有明确了这几点,才能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去学习巩固,并不断提升;

2、其次要选对好的教材,好的教材不仅在选材上循序渐进,更要有纯正的录音,丰富的词汇,还有针对性的话题;
3、语音上要不断练习,不断操练,对比录音不断正音,录音的话一般教材上会有附带,没有的话可以去YouTube上面搜索,另外推荐一个很好用的软件叫做罗塞塔石碑,有测音功能(网上有很多可以下的);
4、语法上要理解原理,对比记忆,最好是学习一些语言学的知识,对照所学语言和母语及英语(亦或是二外三外之类的)之间的差别,并明确自己学习语言的困难是什么;
5、语义上要联想记忆,这点就不用多说了,学英语的时候联想记忆的方法可以类比过来;
6、语音上可能有发音困难的要反复操练(比如说逆天的大小舌音),可能周围有人天生会发这种音,要“不择手段”地学;语法上可能会有理解上的困难,那么就去对照不同的语法书(要循序渐进,先看基础的语法书);
7、最后是语用,要结合具体语境,适当学习俚语,但要注意分清楚俚语和书面语的区别。
这是我在学习小语种的过程中的一些收获,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第2个回答  2015-09-30
学习一门新的语言的时候,要利用以前所学的语言的功底,但是也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有些人执着于一种理念:“这就是写所有程序必须遵循的方法”。这就像本来只有一个榔头,有人给了一个螺丝刀,于是就说“哎,这不是一把好榔头,但是应该可以倒着拿螺丝刀,用螺丝刀来砸东西。”虽然得到了一个很烂的榔头,但事实上它确实一把很不错的螺丝刀。所以应该对所有的事物保持开放和积极的心态。”对新的事物,方法保持一个开发而积极的心态,才能真正了解它,了解它的独特之处。选择一门语言,往往选择了一种思维方式和哲学观。所以,了解一门语言的历史和哲学观非常重要。要知道这门语言是谁创建的,为什么创建,如何发展起来的,适合那些领域,以及解决问题的哲学是什么对学习语言很有帮助。
第3个回答  2015-08-24
1. What is language for? Some people seem to think it is for practicing grammar rules and learning lists of words--the longer the words the better. That’s wrong. Language is for the exchange of ideas, for communication. 语言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呢?一些人认为它是用来操练语法规则和学习一大堆单词——而且单词越长越好。这个想法是错误的。语言是用来交换思想,进行交流沟通的!
2. The way to learn a language is to practice speaking it as often as possible. 学习一门语言的方法就是要尽量多地练习说。
3. A great man once said it is necessary to dill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the more you apply it in real situations, the more natural it will become. 一位伟人曾说,反复操练是非常必要的,你越多的将所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他们就变的越自然。
更多黄金法则,201412/24/6456.html查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