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到底如何发平舌音?

1. 有人说由舌尖抵住上齿龈阻碍气流而形成的音。
2. 有人说舌头平伸,抵住或接近上齿背所发出的音。
3. 舌尖抵住下齿龈或下齿背,舌叶弓起抵住上齿龈或上齿背,发音时,迅速离开上齿龈或齿背,气流摩擦成音。
4. 有人说平舌音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背或者下齿背均可,看个人习惯和实际发音情况。
总结:平舌是舌头自然放松的状态,这个自然状态其实舌尖有贴着下齿背的,不要去刻意抵住上齿背和下齿背,自然发出 z、c、s 即可。
平舌音有 3 个,分别为 z、c、s。

普通话中的平舌音,又称为舌尖前音,是利用舌尖抵住上齿背这样的阻碍发出的辅音。上齿背比起上齿龈来,位置靠前,因此相比于利用舌尖抵住上齿龈的舌尖中音,这类音就叫舌尖前音。

普通话中的平舌音共有3个,就是声母中的z、c、s。这三个声母的具体发音方法是:

发“z”时,舌尖抵住上齿背,软腭上升,气流因通路被完全封闭而积蓄起来。然后舌尖微离上齿背,形成一个窄缝,气流从窄缝中泄出,摩擦成声,声带不振动。

发“c”时,阻碍部位和发音方式与发z同,只是在发c时,冲出的气流比发z时要强许多。z是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c是舌尖前、送气、清、塞擦音。

发s时,舌尖接近上齿背,形成一个窄缝,软腭上升,气流从窄缝中泄出,摩擦成声,声带不振动。s是舌尖前、清、擦音。

由于发舌尖前音时,舌尖要前伸,上翘的姿势不明显,舌面平直,因此舌尖前音z、c、s通常又叫做平舌音。

平舌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