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字原指什么?

如题所述

中国古代神话中有一个著名的神话人物叫“刑天”,据《山海经•海外西经》中载:“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因此,刑天常被后人称为不屈的英雄。东晋诗人陶渊明《读山海经》诗:“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即说此事,借寓抱负。“刑天”本是一个无名的巨人,因为他被天帝割下了头,因而称“刑天”,“刑天”是砍头的意思。

“天”字由“头顶”的本义引申为头顶以上的天空,还可以用来泛指自然界。凡自然生成的事物均可称为“天”,如天文、天气、天险、天然等。现在则把一昼夜的时间也称为“一天”,如一整天、今天、明天等。

古人认为天是有意志的神,是万物的主宰,是至高无上的权威,因而把天称作“天神”,而把统治人间的君王称为“天子”,即上天之子。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天”关心民众,也最公正无私。例如古人受了冤屈之时,常求助于天,还将清官称为“青天”等。

“天”字的本义有时还会用到,例如现在中医学将治疗头疼的中药称为“正天丸”,其中的“天”就是“头”的意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