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哪个朝代开始称呼爸妈

如题所述

三国魏明帝太和年间。

成书于三国魏明帝太和年间的《广雅》中《释亲》篇已有云:“爸,父也“和”妈,母也“。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中,也可见到多以“爸爸”称呼父亲,而非“爹爹”,比如杨过即是如此,那是因为该词的确在宋之前已流存于世了。

现在大众的“爹爹”“娘亲”的古代称呼印象主要来自于影视剧等,一知半解,不知孰之过也。现代人大多数是叫“爸爸”。湖北、西北、安徽等地也称父亲不是老大的为“达达”,比爸爸小的也叫“达达”。

扩展资料:

口语中妈妈的多种称呼:

口语中,妈妈有不少不同的称呼,包括老妈、娘、母亲、妈咪(来自英语“Mummy”的粤语发音)或阿妈,有些地区子女(特别是古代)对母亲的称呼是娘、阿娘或娘亲,又有阿母、老妈子,

也会用儿女对母亲的称呼(妈妈或孩子他妈)代表他的妻子。日本汉字和网络用语中,娘则是女儿、少女或女子的意思)。

子女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对其母亲的称呼也有所不同。幼儿及少儿时期,子女通常用一些较亲切的称呼,如妈妈等。青年之后,称呼通常为妈等。而另一些称呼,如妈咪、娘、阿妈等,可见于大多年轻阶段。

古代中国的汉族皇族中,皇后所出的皇子和公主称母亲为母后,嫔御所出的子女需认皇后为嫡母,称皇后为母后,称生母为母妃,皇子、亲王的子女亦称母亲为母妃。清代的皇子和公主则称母后作皇额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妈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爸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5-23
根据《广雅·释亲》里的记载:“爸者,父亲之转。”“妈,母也。”

而这部《广雅》是三国时魏张揖编撰的,说明起码在那之前就已经有了爸妈的叫法了。

当年,光绪是叫“亲爸爸”的。因为当时,外国的读法已经传到了中国。我学过德文,里面叫爸爸的就是“papa”,读作“帕帕”,中国人就把这样的叫法说成了“爸爸”。
满族人叫爸爸叫“阿玛”,叫妈妈叫“额娘”,如果是皇室成员,就在前面加一个“皇”字。

爹娘是中国传统叫法,在清朝以前,中国的科考制度以文言文为主。辛亥革命以后,洋学渐兴,留学归国的人把爸爸,妈妈这样的称惟带回国内。慢慢的就流行开了。

上世纪六十年代,俄语课本第一课的第一个词组“父亲、母亲”的读音就是“爸爸、妈妈”。新中国的建立,中苏友好、出于对苏联老大哥的崇拜。于是“爸爸、妈妈”在当时的中国,特别是在城市就成了非常“时髦”的称呼了。“爸、妈”发音简单,朗朗上口,又特别适合于婴幼儿的发音练习(从中也体现西方文明的精髓)。于是乎,就逐渐在中国推而广知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5-23
爸爸、妈妈是“舶来品”。记得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俄语课本第一课的第一个词组“父亲、母亲”的读音就是“爸爸、妈妈”。新中国的建立,中苏友好、出于对苏联老大哥的崇拜。于是“爸爸、妈妈”在当时的中国,特别是在城市就成了非常“时髦”的称呼了。“爸、妈”发音简单,朗朗上口,又特别适合于婴幼儿的发音练习(从中也体现西方文明的精髓)。于是乎,就逐渐在中国推而广知了。 在民间,父亲有的叫“大(da)”,也有的叫“爷”;而母亲一般都叫“娘”
第3个回答  2015-05-23
清朝时期,光绪皇帝已经管慈禧太后叫“亲爸爸”了。
第4个回答  2015-05-23
称作爸爸应该是清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