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和佛家有什么区别啊

如题所述

道家和佛家在说理和对生与死的态度上,均有区别。

1、道家说道理,佛家讲真理。

道家告诉信众,人生道路从何而来;但佛家做了更细微的研究,不只指明人从何而来,亦说出去何去向。道家告诉信众,人应该要怎么走在人生之路上;但佛家不只研究做人要怎么做,还深入探究过去之所生与未来之所往,这是真理,也称为真谛,这是佛家与道家不同之处。

2、佛家和道家对待生和死的态度。可以说两者是截然不同的。

佛家追求的目标是“涅磐”,脱离生死轮回。佛家认为,人生是苦。生是苦,死是苦。而且这种苦是没有尽头的,是在一个循环往复、看不到头的生死轮回中。只有实现涅磐,才能脱离生死轮回。 

那么怎样实现涅磐呢?就是人要“觉悟”。佛者,觉也。说到底,就是对人生是苦的觉悟。佛教认为,当你真正认识到人生是苦的时候,你就“觉悟”了。

道教对人生总的来说持积极的、正面的态度。这是道家与佛家乃至其他宗教的最大不同之处。佛家认为人生是苦。 道家修行秘诀中有一句话,“顺成人,逆成仙,全在阴阳颠倒颠”,就是道家对如何取得长生不老的方法。

道家和佛家的共同点是都是脱离苦海,但佛家追求出离三界,成佛成涅槃,道家则是追求羽化成仙。

道教和佛教的起源

道教起源于黄帝时期有4712年历史,佛教传入中国是两千多年前。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国古代鬼神崇拜观念上,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承袭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衍化形成。

道教是在上古时代鬼神崇拜观念的基础上,以黄、老思想为理论依据的中国本土的宗教。道教自中华人文之始就随之而生,现有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朔到远古黄帝之时,距今已有4712年。道教为多神崇拜,尊奉的神仙是将道教对“道”之信仰人格化体现。

佛教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