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什么程度是家庭暴力

如题所述

家庭暴力,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或者其它手段对家庭成员从身体、精神、性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家庭暴力直接作用于受害者身体,使受害者身体上或精神上感到痛苦,损害其身体健康和人格尊严。家庭暴力发生于有血缘、婚姻、收养关系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间,如丈夫对妻子、父母对子女、成年子女对父母等,妇女和儿童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有些中老年人、男性和残疾人也会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家庭暴力会造成死亡、重伤、轻伤、身体疼痛或精神痛苦。 家庭暴力的类型:  一、人格障碍占家庭暴力的1/4,其中以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和冲动型人格障碍居多。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从儿童时期就有暴力行为记录,这类病人不仅是家庭暴力的实施者,而且是社会暴力的制造者。他们不仅经常殴打妻子或孩子,还威胁配偶不得离婚。冲动型人格障碍常为一些琐碎小事大发雷霆,进而出现暴力行为。而他们的配偶一旦提出离婚即痛哭流涕或者以死相要挟。
  二、情感障碍中的躁狂症病人通常无暴力行为,只是在病情严重发作时有暴力倾向,但易较快消失。抑郁症患者的暴力行为后果较为严重,多可发生凶杀或自杀现象。
  三、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幻觉、妄想的支配下,可出现严重的暴力行为和自残行为。他们有时把自己的配偶当成魑魅魍魉进行殴打,常常把亲人打的鼻青眼肿、头破血流甚至残废。
  四、更年期精神病以女性居多,暴力行为也常见于女性。嫉妒妄想是更年期精神病的主要症状。她们因无中生有地怀疑丈夫另有新欢而不断地辱骂和殴打自己的忠实伴侣。
  五、经前期综合症是引起家庭暴力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有经前期综合征的妇女几乎每月都会挑起家庭争端,所谓小吵天天有,大打月月有就是指这类家庭。
  除了精神疾病外,人们在某一时期出现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也是家庭暴力的重要因素。例如:
  一、外遇,妻子红杏出墙或丈夫包养情妇都可造成家庭暴力。
  二、更年期的暴力可谓男女势均力敌。有的男性在更年期控制情绪能力减弱,动辄暴跳如雷,摔盆翻桌,殴打妻小。女性多为以上所述的更年期综合征而出现的家庭暴力。
  三、亲子之间的暴力多系父母虐待子女,有的是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有的是子女品行障碍如习惯性偷窃、说谎等,也有的是子女生理缺陷如遗尿、肢体残疾等。非生身父母家庭虐待孩子的暴力多为后继的一方把孩子视作夫妻感情交流的障碍,给予体罚或殴打。
  四、酗酒引起的家庭暴力已为公众所熟悉。而更为严重的后果是,酗酒者子女在成年后往往有人格缺陷或成为家庭暴力的继承人,他们因幼年遭父亲的毒打而埋下的仇恨心理,在父母年迈时实施报复,虐待和殴打老人。
  五、心理危机,人们在遇到强烈的精神刺激或创伤后,情绪极度不稳定,若此时再给予不良刺激,可出现伴有意识障碍的激情状态,发生残忍的暴力行为。
  避免家庭暴力并不是十分困难的事,加强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正面引导处理家庭矛盾对消除家庭暴力能起到积极作用。由于经常发生暴力行为的个体可能存在心理障碍,因此很有必要让他(她)们到精神科医生那里进行诊治,以避免更严重的后果发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1-1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第十三条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有关单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诉、反映或者求助后,应当给予帮助、处理。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单位、个人发现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有权及时劝阻。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十三条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有关单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诉、反映或者求助后,应当给予帮助、处理。
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单位、个人发现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有权及时劝阻。
第2个回答  2022-01-18
一、家庭暴力的基本定义:
家庭暴力通常称其为家暴,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其法律定义为家庭成员之间因为存在矛盾,或者精神等方面存在问题,导致其中的两方或多方之间发生殴打、残害、紧闭等其他伤害性行为,从而导致家庭成员中的一方或者多方受到来自身体、心灵及性等方面的等发面伤害的一种违法犯罪行为。
我们常见的家庭暴力主要就是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一种身体上的伤害,即当事人对受害人施以毒手,打骂被害人,致使被害人在其身体及心灵方面受到伤害,危害到受害人的身体及人格。家庭暴力所属的家庭成员之间可能存在婚姻、血缘及收养关系,家暴可能发生在丈夫对妻子、父母或继父母对孩子及老人等,有时成年的子女对于父母也会施以家暴,总体来说还是女性、年幼者及年老者容易成为家暴的受害对象。
我国在2015年三月初,由公安部、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及检察院共同出台《关于依法办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意见》文件,加大了对于家庭暴力的惩处及预防,从法律上增强对于家宝受害方的司法保护力度。同年年底,在我国的第12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上的第18次会议中提出并通过了中国的第一份反家暴法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该文件于2016年三月初开始正式执行。
二、怎样才算家庭暴力:
由上面家庭暴力的基本定义可知,只要当事人与受害人存在血缘、收养及婚姻等关系,当事人对受害人采取殴打、紧闭、恐吓及残害等行为,造成被害人受到了来自身体及心灵等多方面的受害,此时就可以认定当事人的行为为家庭暴力。家庭暴力当前主要存在四种类型,具体如下:
1.人格障碍型家庭暴力:这种类型的家庭暴力占比最多,超过25%,这里面尤其以冲动型及反人类型最为严重。
2.情感障碍型家庭暴力:这种类型的家庭暴力通常是阶段性的,正常情况下都不会产生家庭暴力,但是如果当当事人的情感障碍问题严重爆发时才会产生,如抑郁症及焦虑症患者等。
3.精神分裂型家庭暴力:这种类型的家庭暴力虽然也是阶段性发生,但是其严重程度及频繁程度较上一种要高出很多,同时当事人很多情况下都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对受害人施以家暴的。
4.更年期及经前期型家庭暴力:这种类型的家庭暴力的受害者通常是男性,前者类似于精神分类型,后者则是呈现一种明显的周期性质。
第3个回答  2022-12-15
家庭暴力界定的条件:
1、发生在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之间;
2、包括精神暴力和身体暴力。即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3、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4、家庭暴力界定的其他条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一条
为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
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三条
家庭成员之间应当互相帮助,互相关爱,和睦相处,履行家庭义务。
反家庭暴力是国家、社会和每个家庭的共同责任。
第4个回答  2022-08-25
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则可以认定为是家暴的行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二条 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免费律师咨询免费

一个电话解决您的烦恼

    官方电话在线客服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咨询律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