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自然环境

如题所述

恐龙主要生活在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时期。

1、三叠纪

三叠纪的名称是1834年弗里德里希·冯·阿尔伯提起的,他将在中欧普遍存在的位于白色的石灰岩和黑色的页岩以及其间的红色的三层岩石层统称为三叠纪。

三叠纪被分成更多亚层。三叠纪时的气候炎热干燥,这形成了现在可以看到的当时留下来的典型的红色沙石。当时季节分明,有强烈的雨季。在两极比较潮湿温和。

2、侏罗纪

整个侏罗纪时期,大多数时期处于温暖和潮湿。当时繁盛的森林植被,形成了如今澳大利亚和南极洲丰富的煤炭资源。尽管那时有局部的干旱地区,但绝大多数盘古大陆,均处于郁郁葱葱的绿洲。

劳亚大陆和南部的冈瓦纳大陆生物群,在许多方面,仍然十分独特,动物群具备了较多的洲际色彩。

3、白垩纪

白垩纪的气候相当暖和,海平面的变化大。陆地生存着恐龙,海洋生存着海生爬行动物、菊石、以及厚壳蛤。新的哺乳类、鸟类出现,开花植物也首次出现。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是地质年代中最严重的大规模灭绝事件之一,包含恐龙在内的大部分物种灭亡。

扩展资料:

恐龙的生活习性:

草食性恐龙能够吃到的植物受限于它们的身高,所以有些小型草食性恐龙为了吃到高处的植物叶子,会用后肢站立。肉食性恐龙以草食性恐龙和其他动物为食。各种恐龙不同的觅食方式也会在它们的牙齿上体现出来。

锐利的牙齿和爪子是肉食类恐龙猎食的武器。暴龙类恐龙会寻找落单的草食性恐龙,因此常常单独行动。而有些恐龙则会群体行动,锁定猎物后蜂拥而上,并用第二根趾头的脚爪割开猎物的腹部。

草食性恐龙一般会有一些特殊的“装备”来对付肉食性恐龙的攻击,这些装备有时是坚韧的皮甲、骨棒或骨钉,有时是有力的尾巴。如棒槌龙等。大型草食性恐龙会集体行动,一旦受到威胁,就会集体坚守阵地并反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叠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侏罗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垩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5

整个恐龙时代有一亿多年,自然环境在这一亿年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先给你一张地图,自然环境首先由大陆板块影响,因为大陆的位置影响洋流,进而影响降水和气候,植物也就不同了。右上是三叠纪(恐龙出现),左下是侏罗纪,右下是白垩纪晚期(恐龙灭绝),恐龙时代包含这3个地质纪元。

简单说,三叠纪时候还没有冰川哦,而且没有南北极。大陆都挤在一块。你也知道,距离海洋越远就越少雨,因此就变得干旱。三叠纪初中期干旱肆虐,灭亡了很多原本优势的动物,使得恐龙有机会崛起。植物方面,你吃过蕨菜吧。三叠纪以前蕨菜的亲戚们,也就是蕨类植物完全统治陆地,长得和树一样大。但是干旱使得它们的势力衰弱了。耐寒的松树的亲戚们,也就是裸子植物开始发展起来。到了晚三叠纪,气候再次变得湿润。植物大发展,恐龙食物多,个头也就开始变大。


接下来是侏罗纪,大陆开始分开了,海洋侵蚀陆地,气候整体是温热多雨。热带亚热带温带已经出现。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平分秋色。大片的森林有巨大的蕨类植物和松柏类植物共同构成。有点像现在的针阔混交林,只不过我们现在常见的杨树之类的有着大大叶片的植物还没进化出来呢。和针叶树混长的是现在已经灭绝的巨大的蕨类植物。鸟类出现了。还没有草,矮小的蕨类和地衣铺满大地。恐龙大型化,巨龙的时代。


最后是白垩纪,白垩纪早期大陆继续破碎,洋流变得换满,海里因此缺氧,海生动植物早期比较惨,死得多。死后尸体沉积在海底变成石油,大部分石油都是那时形成的。洋流减缓,冷热水交替慢,因此大陆也比较寒冷,身上长毛的恐龙就是那个时候出现的。高纬度地区开始下雪,寒带慢慢形成。

白垩纪中期,洋流的变化,使得大陆又开始变得温暖,温暖一直持续到恐龙时代结束。植物方面依然是蕨类和裸子植物占统治地位。但温暖环境使得被子植物出现了(不了解你的生物学水平,简单解释一下裸子和被子植物。松子剥开就是种子,叫裸子。桃子皮里面还有一层果肉,最里面才是种子,叫被子植物)。会开花的被子植物的出现给了蕨类植物沉重的一击。慢慢巨大的蕨类植物灭亡了,残余下的就是我们吃的蕨菜那种小不点。

恐龙在此时大发展,数量和种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哺乳类也有所发展,但是依然是被恐龙碾压的地位,没有大型兽类(还没进化出来就被吃光了,小一点,夜间活动,会钻洞才能活下来)

到了白垩纪晚期,蕨类的日子越发不好过,裸子植物发展依然很好(直到今天也很好,但是明显不如被子植物)。地质方面,由于板块运动加剧,所以火山地震频发。板块运动使得气候带完全形成,四级也很分明了。恐龙这时候还活得好不好学术界有分歧。不过一些最强大和著名的恐龙,比如霸王龙搭上了这趟末班车。


最后补充一点,经常我们说的食草恐龙,具有极大的争议。虽然有反对意见和疑似的化石,但一般观点认为,那个时代没有草——草根本没进化出来,更没有草原。有的只是蕨类原野。你想象一下,那个样子就是大片大片的裸子植物森林(就是现代松柏的近亲,比如比现代亲戚大得多的苏铁和桫椤或者银杏),除开森林,植被就是满地的“蕨菜”和地衣。所以,没有食草恐龙啦,都是植食恐龙。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1-17

大地植物茂盛,所以食草恐龙的食物充足,因此食草恐龙大量繁殖,所以食肉恐龙的食物也充足了。

据说当时大气的含氧量高达40%,所以才能支撑起体型那么庞大的动物存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