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金榜题名中的“另类”状元,为何考了第一未必就是状元?

为何考了第一未必就是状元?

发生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当时状元是根据皇帝的喜好来选的。历史上有些状元他在考试中并没有得到第一,但是由于他的某项特点让皇帝非常喜欢他就特意把他命为状元。因为皇帝的权力非常大,所以按照皇帝的喜好的来选状元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在历史上比较特殊的状元就属文天祥和王杰了。而这些特殊的状元有两点原因成才能获得如此成就。第一点就是名字特殊。当时文天祥字宋瑞。他在参加科举考试的途中虽然获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他并没有取得第一,按理来说他应该没有资格当状元的。但是当时宋理宗看到了他这个字号之后认为他是国家不可多得的人才。宋瑞就是让宋国发展得更昌盛,所以当送礼中看见了他的名字之后马上破格提拔他为状元。

第二点就是皇帝的喜好。在乾隆年间,因为当时许多科考状元都出生于山东。这就让乾隆皇帝有些烦心,因为他想给其他地区的人才一些机会,所以当时王杰并不是状元但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他并不是山东人。所以乾隆皇帝马上任命他为状元。虽然这属于乾隆皇帝的地区歧视,但是如果让一个地区长期出状元的话,难免有些威胁到了乾隆皇帝的统治势力。

虽然这些状元当时并没有取得科考第一,但是他们也是非常有才华的。在他们当官之后为国家做出非常大的贡献,可以说他们并不比那些当时取得可考第一的人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8

在中国古代王朝社会考取状元是每一个读书人十年寒窗梦寐以求的。我们都知道皇宫的正门只有皇帝、皇后可以出入,再有能出入正门的就是当年状元郎了,可见状元地位之高。

我国科举考试自隋炀帝时期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考试的开始,一直到清朝末年1905年废除,持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史,其中正朔中原政权考取状元总数为592名,另有一说为504名,再加上其他非正朔政权考取的状元以及各朝武状元,总共是777人。1300年里是指出了这么多人,平均两年一个。这个难度可不是现在各省的高考状元所能比的。

状元必须要学富五车,学问好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决定性条件,学问好的同时能否当状元还要看运气。末代状元刘春霖就是因为名字起得好而当的状元。按照殿试成绩是第2名,第1名叫朱汝珍,是广东人,慈禧看到第一名的试卷后非常欣赏他的书法,但是很讨厌他名字里有一个珍字,让她想起了被她淹死的珍妃,再加上此人是广东人,又让慈禧想起了太平天国的祸首洪秀全就是广东人。

当慈禧看到第2名名字叫刘春霖时,认为春天甘霖是非常好的一个名字,就把刘春霖点为了状元。文天祥是最知名的状元,官做到宰相,也是因为名字起的好。他被宋理宗亲点为状元,文天祥字宋瑞,合起来就是天降祥瑞,宋理宗一看这个名字就把他立为了状元。乾隆时期的状元王杰也是非常幸运的,之前得状元的大多是山东人,皇帝为了搞平衡,当看到第1名仍旧是山东人时,直接跳到第2名,第2名就是王杰,王杰是陕西人,所以就把陕王杰立为了状元。

第2个回答  2019-10-17
考了第一不一定是状元,因为状元是从考试前三甲中进行殿试才能排定名次的,这个如同我们现在的面试!
所以,状元、探花、榜眼都是最后皇帝钦点的!
第3个回答  2019-10-17
你所说的考了第一名,是指的笔试第一,但状元是皇帝亲点的,所以考了第一名后,还得经过皇帝面试,皇帝当面还要出题,当面作答,如果合乎皇帝的心意,皇帝龙心大悦,就是状元了。
如果皇帝不喜,可能状元就会落入下一个人。
所以古代考了第一,也不一定就是状元了。
就象现在招聘公务员一样,需要面试,面试的结果是很关键的。
第4个回答  2019-10-17
在古代状元还有另一个叫法,就是叫做榜眼,第二名叫做探花,第三名,好像是叫做秀才吧,那时候在京城考到了这三名就是官了,就像现在生活中的厅长,副厅长,或者局长,副局长的官衔差不多,我个人是这样认为的,不知道对你有没有帮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