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的意思古文

如题所述

闻在古文中的意思:听见;听到。

闻(拼音:wén)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字(常用字) 。此字初文始见于商代甲骨文  ,其古字形像一人跪坐以手附耳谛听的样子,本义为听到、听见。引申指知道、听说,又引申为传达、达到,再引申为报告、使听到,还引申指闻名,并由此引申为名声。另外闻也指听到的东西,主要指知识,也指传闻、事迹,用作名词。后来用鼻子嗅气味也叫闻。

这个“古文”之所以从昏,不过是取其声罢了。清代文字学家桂馥认为“从昏者昏不能察,闻则可知”,仍然把它看作会意字,不过,“闻”与黄昏没有必然联系。小篆的闻字,比起甲骨、铜器、竹简上的闻字来,显然规范整齐得多,易认易记易写,故一直沿用至今。耳在门内,是为了书写美观,门也只是代表读音,并非“入门方可闻”的缘故。

《唐韵》《集韵》并无分切,音文。《说文》:知闻也。《书·尧典》:帝曰:俞,予闻如何。《礼·少仪》:闻始见君子者。疏:谓作记之人,不敢自专制其仪,而传闻旧说,故云。又《礼·玉藻》:凡於尊者,有献而弗敢以闻。《前汉·武帝纪》:举吏民能假贷贫民者以闻。

又姓。《正字通》:宋咸平进士闻见。明尚书闻渊。又闻人,复姓。《后汉·灵帝纪》:太仆沛国闻人袭为太尉。注:姓闻人,名袭,风俗通曰:少正卯,鲁之闻人,其后氏焉。

又兽名。《山海经》:杳山有兽焉,其状如彘,黄身白头白尾,名曰闻𧲂,见则天下大风。又《广韵》亡运切。《集韵》《韵会》《正韵》文运切,并音问。《韵会》:声所至也。《诗·小雅》:声闻于天。《书·吕刑》:刑发闻惟腥。《释文》:闻,音问,又如字。

又《广韵》:名达。《书·微子之命》:尔惟践修厥猷,旧有令闻。《诗·大雅》:令闻令望。朱注:令闻,善誉也。又通作问。《前汉·匡衡传》:淑问扬乎疆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