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的消费需求

如题所述

当代大学生消费的基本状况

大学生的消费,主要分为基本生活消费(衣、食、住、行)、学习消费(学费、书杂费、考证、电脑等)、休闲及娱乐消费(休闲、旅游、娱乐)人际交往消费(人情、恋爱)等几个方面。有关调查表明,平均每增加一个高校学生,将增加7300元左右的消费。其中,学费约2000元左右,平均占30%;伙食费约3000元左右,占40%;住宿在500元左右,占6%;交通、通讯约550元左右,占7%;文化娱乐700元左右,约占9%;其他消费约占10%。

1、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

由于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大学生的生活费需要也不一样,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大学生每月生活费在100-300元的占3.87%,300-500元的占44.41%,在500-700元的占34.17%.在700元以上的占9.33%.1996年6月南京调查统计情况是:生活费用在100-300元的占17%,300-700元的占70%,在700元以上的占13%.可以说,大学生消费在静态上可以划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而在动态上呈逐年递增趋势。

2、大学生的学习消费

学习消费主要包括学费、书杂费、考证消费和电脑消费等。大学生学费因学校所处的地域、类别、专业等的不同也有所区别。农、林、师等院校因享受国家政策,所收学费一般在2500-4000元,而其它院校的收费也因专业的不同而不同,收费在3000-8000元之间。另外,由于院校所处的地域不同,收费标准也不尽相同。

大学生除了购买基本的专业教材外,其学习消费主要集中在购买教学参考书、英语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等书目上。他们每个月够买参考书或休闲刊物在50元以下的占66.9%,51元至100元的占7.8%,101元以上的占2.9%.

考证消费——近年“考证热”在各个大学校园里悄然兴起。大学生参加各种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出国考试和国家公务员考试等等,名目繁多。相应的报名费、资料费、培训费等自然不菲。不少学生甘心对考证进行高额投资,以增加职场竞争中的筹码。据对广东高校的调查,在校期间大学生投资的考证费用在300元以下的占一半左右,在300-500元之间的占15%,而有的则超过了1500元。

电脑消费——好多学生以宿舍为单位,采取集体所有,分担成本的方式购买电脑。有些经济条件比较宽裕的大学生自己拥有电脑。同时,在高校,计算机网络已覆盖了许多大学的宿舍,在宿舍上网业已成为时尚,大学生的上网费亦成为大学生日常消费开支的一部分,有些大学生平均每月的上网费达50-60元,最高的达200元以上。

3、大学生休闲及娱乐消费

休闲消费——大学生闲暇生活中,最经常做的事情是上网、自习自修、读消遣杂志、读文学作品、书法音乐绘画等,这些活动都具有较强的独立性;而诸如参加课题,集体活动、打牌下棋、与人聊天等需要集体参与的交往性活动,却较少参加。主要是他们在紧张的课堂学习之余,更希望拥有自己的私人空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而不希望受到别人的干扰。

旅游消费——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公共假期的增多。大学生纷纷热热衷于出外旅游。广东的调查显示,有70.4%的大学生在假期参加过旅游。有40.4%的被访学生平均每次旅游花费在800元以上,其中花费在1500元以上的占了34.9%.

娱乐消费——大学生的娱乐消费数额相当可观。进迪厅,打台球,遛旱冰,去练歌房,开PARTY……另外,大学生不同程度的追星热潮影响着他们的娱乐消费。一部《泰坦尼克号》就足以让大学生体会到偶像崇拜所迸发的力量。这部电影的门票,最低点10元,最高80元,很多大学生看了不止一遍。

4、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消费

人情消费——现在,学生过生日,考试得高分,当了学生干部,入了党,评上奖学金,比赛获奖都要请客,否则便被视为不够交情,不上路。请客者档次越高,赴请者的随礼也就越高。人情风的蔓延,给一些并不富裕的家庭增添了经济负担,也给大学生带来了精神压力。

恋爱消费——而恋爱费用的来源,有的是由“家里特别提供”的;有的是“从生活费中支付”的;有的是来自“勤工俭学”的;有的是来自“奖学金”的,这与大学生的社会角色有关,更与家庭对大学生恋爱的看法有关。

当代大学生消费的特点

大学生消费状况表明,大学生正朝着追求现实、重视自我、要求个人和社会并重、以自我为中心的大道迈进,并呈现出如下特点:

1、实用:当代大学生消费的基本特点

“新学子调查”课题组在“大学生价值取向”中,列出了11种大学生生活中最主要内容:知识、地位、友谊、爱情、名誉、金钱、权力、健康、家庭、事业、理想等,从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大学生认同率最高的三个选项中是知识(47.65%)、事业(47.27%)和健康(43.65%),其次是友谊(38.58%)、爱情(30.43%)、家庭(30.99%)和金钱(19.63%),而后才是理想(14.67%)、权力(7.30%)、地位(6.33%)和名誉(5.17%)。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实用化。那么,在实用化价值观念指导下的大学生消费自然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以实用为消费的基本出发点。

从大学生的消费的状况分析,不论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中衣食住行消费,还是大学生学习消费中的学费、书杂费、电脑等,不论是大学生的休闲及娱乐消费,还是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消费,都带有浓厚的实用色彩。我们可以从表4-7发现大学生在闲暇生活中的阅读范围倾向于实用类、娱乐类书籍,而不是理论类比较枯燥的书籍。实用技术类书籍、文学类书籍、娱乐、消遣类报刊杂志的选择率分别为45.6%、52.7%、62.1%,而科普读物、人文社科类理论书籍的选择率仅为22.5%、32.1%,这明显地体现了大学生闲暇生活行为倾向的实用主义以及闲暇社会的基本特质——休闲。因此,我们也可以得出结论:实用是当代大学生的基本消费特点。

2、多样:当代大学生消费的重要特征

大众文化消费市场,是影响大学生消费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大众文化被有的研究者称为“通俗的、一次性的、消费的、廉价的、大批生产的、年轻的、诙谐的、色情的、机智而有魅力的”。这种解释描述了大众文化的某些特征,其中“年轻的”直观上使我们都会意识到,大众文化离不开青年大学生的参与、烘托和鼓噪。青年人总是引领消费市场的最新潮流。从中国近20年的发展来看,青年最先步入的不是人才或劳动力市场而是消费品市场,首先是青年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的改变促进了青年生活方式的变化,然后才是青年其他各方面的改变。

大学生多样化消费的特点根源于大学生多元化价值目标的存在。这种多元化的价值目标,一方面使大学生的思想活跃,有益于大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善于理财,理性消费,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大学生受不良倾向的影响,出现一些消极的消费类型来。

3、个性:新观念的表达

多元化发展源于个性化的彰显。大学生在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和时间内不太喜欢参加集体性活动。大学生消费个性化的表现,是新型青年文化运动的显著特点。这种个性化也可以理解为时尚化和风格化,而不仅仅是传统的青年文化对个性和自我的刻意追求和表现。新知识的爆炸式增长、新技术的迅速推广应运和新的信息传播媒介对日常生活的深入影响,使时尚的形成和流行更快捷,同时具有更鲜明的主题和更人性化的表现形式,并因而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具有象征性和大众化的色彩和基调,即成为一种风格化的东西。其所反映的是青年大学生的这样一种观念: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改变的,没有什么系统是完全封闭的,没有什么事物或道理是不能用形象来表达的。

4、差异:庞大的贫困生群体

武汉市的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年消费平均略高于8383.96元(包括学费、住宿费),最高的达到18500元,最低的只有2100元,差异巨大。这种差异的形成主要来自于家庭收入差异。一般来说,家庭经济收入基本决定大学生的消费水平。调查结果证实,有92.7%的大学生把家庭供给作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占其总消费的70%以上。

我国贫富分化加剧的现实决定了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差异很大,在校园内产生了一个庞大的贫困生群体。他们的消费水平较低,有些人甚至连基本生活费都难以保障。

5、前卫:时尚的选择

大学生消费“前卫”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追求品牌,崇尚权威;追求新颖、时尚,体现个性以及理性、成熟三个方面。

品牌商品不仅仅蕴含经济价值,而且有文化价值。随着科技高速发达,品牌竞争已经超越了产品的功能竞争,人们而更多的倾向于心理感受而不是从直观上判断某种商品的优劣。品牌代表的“质量”的权威性,“价格”权威性,以及品牌的“文化”权威——体现消费者的身份、地位、增强消费者的自信心。

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消费市场物质极大丰富。大学生正处于追求个性发展,自我意识增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年龄阶段。面对五彩缤纷的消费市场,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冲动浮躁心态向更趋理性化转变,在消费行为中开始表现出较为成熟的价值取向。大学生在购买像电脑这样昂贵的商品时,往往表现出购前的冷静,大部分大学生是在购买前查阅有关资料,比如价格、性能、品牌后再决定是否购买,其中有不少大学生找专家咨询有关问题,还有一些大学生是在与家人商量后再购买的。同时大学生的消费权益保护意识随着我国法制的建立健全而日趋成熟。当他们的消费权益受到侵犯时,他们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

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趋势预测

1、基本生活消费向营养型、质量型方向发展

从90年代开始,我国的消费水平逐渐由“生存型”向“享受型”发展,其主要标志,是硬性消费比值下降,软性消费比值上升,恩格尔系数降至41.9%.预计未来几年,消费结构必将更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从消费的内容上看,一方面,大学生用于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消费比重大大降低,而用于改善学习条件的消费比重提高,用于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消费开始上升;另一方面,大学生日益重视健康消费,用于进行体育锻炼和购买保健品的支出将会上升。健康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将成为主要的消费内容,而传统的物质消费(吃穿住行)或生存型消费将会变得更有营养和质量。

2、学习消费的比值将大幅度上升

知识经济时代带来的学习观念的变化,使广大大学生日益认识到学习不再是一件阶段性的事,而将伴随人的终身。不过有调查显示,北京目前用于继续学习的费用,大多数是自掏腰包,其中完全个人付费者占49%,个人与单位共同承担的占33%,全部由单位承担费用的18%.据北京市的推算,1999年继续教育的费用支出,人均约800余元,全市约达10亿元。

另外,一个新型的教育方式——网络教育将会越来越成熟。2000年底,中国的上网用户达2250万人,比上一年的增幅为25.3%,24岁以下的用户占总数的56%.自1997年以来,网络教育出现了3种形式:一是国内著名大、中学校开通的网校;二是以开发教育软件的企业开办的网校;三是网络经济大潮催生的纯粹的网校。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大城市,有7.5%的青年参加过网上教育;网上大学也开始出现,许多著名大学已经开始这种现代远程教育的试点工作。目前,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高速传输网和中高速地区网已经开通多条线路,建立了35个节点,通达全国70多个城市,连通了全国700多所大学和科研单位。这意味着网络教育在未来将可能成为“继续教育”的主流方式。

3、休闲及娱乐消费呈现多样

在休闲及娱乐消费方面,大学生群体有着比其他年龄群体更为旺盛的需求,这在90年代已经开始显现。进入新世纪,大学生的这种需求必将愈加强烈,并将在休闲度假、旅游观光、体育健身等领域,显现出新的发展势头。

休闲度假消费将会有较大的变化,大学生越来越不满足于看电视、进影剧院这样一些静止的休闲方式,而是追求新颖、出奇、刺激和有品位的活动:迪厅、游戏机,台球和保龄球将更为普及;蹦极、攀岩、速降、滑翔、漂流、潜水、探险、探幽这类刺激的活动,今后会吸引众多的青年大学生;听音乐、进茶仿、泡吧、泡沙龙,也将成为主流方式。

旅游观光消费,90年代在我国大学生中才开始流行,但发展的势头强劲。大学生是青年旅游者中的主体。未来大学生的旅游有两个趋势会更加凸显:一是首选自然风光;二是游出文化品位。

体育健身消费在大学中渐成时尚,“花钱出汗”不再被视为可笑的事,随着校园体育场馆建设的增加,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也将由单纯的室外场地转到室内室外并重,乒乓球、台球、羽毛球、健美操等室内运动健身项目日益受到青睐。同时,健康消费还向保健器械、保健衣物、营养品等领域扩展。青年大学生对各种健康产品的需求,已超越基本的预防疾病的需求,进入更高层次。

4、人际交往消费成本昂贵

在我国步入信息时代的进程中,信息消费的发展迅如潮涌,据信息产业部赛迪资讯顾问公司2000年的调查,90年代中后期兴起的手机,其用户35岁以下者占80%;电脑用户24岁以下者占59.7%,35岁以下者占80.9%;网民年龄分布的高分值在20-30岁。信息消费的最大群体是青年大学生群体。可以预见,未来信息消费用户年轻化,将是一个不会逆转的前景。

具调查数据显示,33%大学生拥有手机,还有37%的大学生希望购买电脑。随着手机、电脑等产品由商务消费转向生活消费,大学生上网率的增长,个人电脑的畅销,也使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由实用至上转向感受为本。

5、模仿性的消费情结日趋明显

今天的大学生消费有着强烈的模仿性特征,有着很深的“白领情结”:名牌服装着身,手提电脑随身,信息把握在手,创造未来人生。这已成为众多大学生所羡慕、仿效的社会形象。今天,发达快捷的消费信息、不断提高的消费需求使大学生对时尚的领略和把握更为及时准确,尽管他们还不一定拥有,但却能对许多时尚品牌如数家珍。一方面希望拥有舒适的物质生活,一方面希望拥有高雅的精神享受。“工作时拼命地工作,玩乐时拼命地玩乐”,这就是今天年轻人信奉的人生信条。与此同时,他们更有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对消费的选择,他们注重讲求生活的品味和质量,宁缺勿滥,宁高勿低。他们追求的是一种既有物质享受,又讲求精神生活的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希望你能够喜欢我的答复
谢谢
祝>新年快乐
给个好平把!!
谢谢你了
呵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2-26
消费是生活方式研究的重要部分,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消费的行为、特点和方式,将左右和引领整个社会青年的趋向。
当代大学生消费的基本状况

大学生的消费,主要分为基本生活消费(衣、食、住、行)、学习消费(学费、书杂费、考证、电脑等)、休闲及娱乐消费(休闲、旅游、娱乐)人际交往消费(人情、恋爱)等几个方面。有关调查表明,平均每增加一个高校学生,将增加7300元左右的消费。其中,学费约2000元左右,平均占30%;伙食费约3000元左右,占40%;住宿在500元左右,占6%;交通、通讯约550元左右,占7%;文化娱乐700元左右,约占9%;其他消费约占10%。

1、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

由于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大学生的生活费需要也不一样,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大学生每月生活费在100-300元的占3.87%,300-500元的占44.41%,在500-700元的占34.17%.在700元以上的占9.33%.1996年6月南京调查统计情况是:生活费用在100-300元的占17%,300-700元的占70%,在700元以上的占13%.可以说,大学生消费在静态上可以划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而在动态上呈逐年递增趋势。

2、大学生的学习消费

学习消费主要包括学费、书杂费、考证消费和电脑消费等。大学生学费因学校所处的地域、类别、专业等的不同也有所区别。农、林、师等院校因享受国家政策,所收学费一般在2500-4000元,而其它院校的收费也因专业的不同而不同,收费在3000-8000元之间。另外,由于院校所处的地域不同,收费标准也不尽相同。

大学生除了购买基本的专业教材外,其学习消费主要集中在购买教学参考书、英语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等书目上。他们每个月够买参考书或休闲刊物在50元以下的占66.9%,51元至100元的占7.8%,101元以上的占2.9%.

考证消费——近年“考证热”在各个大学校园里悄然兴起。大学生参加各种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出国考试和国家公务员考试等等,名目繁多。相应的报名费、资料费、培训费等自然不菲。不少学生甘心对考证进行高额投资,以增加职场竞争中的筹码。据对广东高校的调查,在校期间大学生投资的考证费用在300元以下的占一半左右,在300-500元之间的占15%,而有的则超过了1500元。

电脑消费——好多学生以宿舍为单位,采取集体所有,分担成本的方式购买电脑。有些经济条件比较宽裕的大学生自己拥有电脑。同时,在高校,计算机网络已覆盖了许多大学的宿舍,在宿舍上网业已成为时尚,大学生的上网费亦成为大学生日常消费开支的一部分,有些大学生平均每月的上网费达50-60元,最高的达200元以上。

3、大学生休闲及娱乐消费

休闲消费——大学生闲暇生活中,最经常做的事情是上网、自习自修、读消遣杂志、读文学作品、书法音乐绘画等,这些活动都具有较强的独立性;而诸如参加课题,集体活动、打牌下棋、与人聊天等需要集体参与的交往性活动,却较少参加。主要是他们在紧张的课堂学习之余,更希望拥有自己的私人空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而不希望受到别人的干扰。

旅游消费——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公共假期的增多。大学生纷纷热热衷于出外旅游。广东的调查显示,有70.4%的大学生在假期参加过旅游。有40.4%的被访学生平均每次旅游花费在800元以上,其中花费在1500元以上的占了34.9%.

娱乐消费——大学生的娱乐消费数额相当可观。进迪厅,打台球,遛旱冰,去练歌房,开PARTY……另外,大学生不同程度的追星热潮影响着他们的娱乐消费。一部《泰坦尼克号》就足以让大学生体会到偶像崇拜所迸发的力量。这部电影的门票,最低点10元,最高80元,很多大学生看了不止一遍。

4、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消费

人情消费——现在,学生过生日,考试得高分,当了学生干部,入了党,评上奖学金,比赛获奖都要请客,否则便被视为不够交情,不上路。请客者档次越高,赴请者的随礼也就越高。人情风的蔓延,给一些并不富裕的家庭增添了经济负担,也给大学生带来了精神压力。

恋爱消费——而恋爱费用的来源,有的是由“家里特别提供”的;有的是“从生活费中支付”的;有的是来自“勤工俭学”的;有的是来自“奖学金”的,这与大学生的社会角色有关,更与家庭对大学生恋爱的看法有关。

当代大学生消费的特点

大学生消费状况表明,大学生正朝着追求现实、重视自我、要求个人和社会并重、以自我为中心的大道迈进,并呈现出如下特点:

1、实用:当代大学生消费的基本特点

“新学子调查”课题组在“大学生价值取向”中,列出了11种大学生生活中最主要内容:知识、地位、友谊、爱情、名誉、金钱、权力、健康、家庭、事业、理想等,从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大学生认同率最高的三个选项中是知识(47.65%)、事业(47.27%)和健康(43.65%),其次是友谊(38.58%)、爱情(30.43%)、家庭(30.99%)和金钱(19.63%),而后才是理想(14.67%)、权力(7.30%)、地位(6.33%)和名誉(5.17%)。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实用化。那么,在实用化价值观念指导下的大学生消费自然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以实用为消费的基本出发点。

从大学生的消费的状况分析,不论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中衣食住行消费,还是大学生学习消费中的学费、书杂费、电脑等,不论是大学生的休闲及娱乐消费,还是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消费,都带有浓厚的实用色彩。我们可以从表4-7发现大学生在闲暇生活中的阅读范围倾向于实用类、娱乐类书籍,而不是理论类比较枯燥的书籍。实用技术类书籍、文学类书籍、娱乐、消遣类报刊杂志的选择率分别为45.6%、52.7%、62.1%,而科普读物、人文社科类理论书籍的选择率仅为22.5%、32.1%,这明显地体现了大学生闲暇生活行为倾向的实用主义以及闲暇社会的基本特质——休闲。因此,我们也可以得出结论:实用是当代大学生的基本消费特点。

2、多样:当代大学生消费的重要特征

大众文化消费市场,是影响大学生消费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大众文化被有的研究者称为“通俗的、一次性的、消费的、廉价的、大批生产的、年轻的、诙谐的、色情的、机智而有魅力的”。这种解释描述了大众文化的某些特征,其中“年轻的”直观上使我们都会意识到,大众文化离不开青年大学生的参与、烘托和鼓噪。青年人总是引领消费市场的最新潮流。从中国近20年的发展来看,青年最先步入的不是人才或劳动力市场而是消费品市场,首先是青年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的改变促进了青年生活方式的变化,然后才是青年其他各方面的改变。

大学生多样化消费的特点根源于大学生多元化价值目标的存在。这种多元化的价值目标,一方面使大学生的思想活跃,有益于大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善于理财,理性消费,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大学生受不良倾向的影响,出现一些消极的消费类型来。

3、个性:新观念的表达

多元化发展源于个性化的彰显。大学生在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和时间内不太喜欢参加集体性活动。大学生消费个性化的表现,是新型青年文化运动的显著特点。这种个性化也可以理解为时尚化和风格化,而不仅仅是传统的青年文化对个性和自我的刻意追求和表现。新知识的爆炸式增长、新技术的迅速推广应运和新的信息传播媒介对日常生活的深入影响,使时尚的形成和流行更快捷,同时具有更鲜明的主题和更人性化的表现形式,并因而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具有象征性和大众化的色彩和基调,即成为一种风格化的东西。其所反映的是青年大学生的这样一种观念: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改变的,没有什么系统是完全封闭的,没有什么事物或道理是不能用形象来表达的。

4、差异:庞大的贫困生群体

武汉市的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年消费平均略高于8383.96元(包括学费、住宿费),最高的达到18500元,最低的只有2100元,差异巨大。这种差异的形成主要来自于家庭收入差异。一般来说,家庭经济收入基本决定大学生的消费水平。调查结果证实,有92.7%的大学生把家庭供给作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占其总消费的70%以上。

我国贫富分化加剧的现实决定了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差异很大,在校园内产生了一个庞大的贫困生群体。他们的消费水平较低,有些人甚至连基本生活费都难以保障。

5、前卫:时尚的选择

大学生消费“前卫”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追求品牌,崇尚权威;追求新颖、时尚,体现个性以及理性、成熟三个方面。

品牌商品不仅仅蕴含经济价值,而且有文化价值。随着科技高速发达,品牌竞争已经超越了产品的功能竞争,人们而更多的倾向于心理感受而不是从直观上判断某种商品的优劣。品牌代表的“质量”的权威性,“价格”权威性,以及品牌的“文化”权威——体现消费者的身份、地位、增强消费者的自信心。

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消费市场物质极大丰富。大学生正处于追求个性发展,自我意识增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年龄阶段。面对五彩缤纷的消费市场,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冲动浮躁心态向更趋理性化转变,在消费行为中开始表现出较为成熟的价值取向。大学生在购买像电脑这样昂贵的商品时,往往表现出购前的冷静,大部分大学生是在购买前查阅有关资料,比如价格、性能、品牌后再决定是否购买,其中有不少大学生找专家咨询有关问题,还有一些大学生是在与家人商量后再购买的。同时大学生的消费权益保护意识随着我国法制的建立健全而日趋成熟。当他们的消费权益受到侵犯时,他们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

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趋势预测

1、基本生活消费向营养型、质量型方向发展

从90年代开始,我国的消费水平逐渐由“生存型”向“享受型”发展,其主要标志,是硬性消费比值下降,软性消费比值上升,恩格尔系数降至41.9%.预计未来几年,消费结构必将更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从消费的内容上看,一方面,大学生用于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消费比重大大降低,而用于改善学习条件的消费比重提高,用于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消费开始上升;另一方面,大学生日益重视健康消费,用于进行体育锻炼和购买保健品的支出将会上升。健康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将成为主要的消费内容,而传统的物质消费(吃穿住行)或生存型消费将会变得更有营养和质量。

2、学习消费的比值将大幅度上升

知识经济时代带来的学习观念的变化,使广大大学生日益认识到学习不再是一件阶段性的事,而将伴随人的终身。不过有调查显示,北京目前用于继续学习的费用,大多数是自掏腰包,其中完全个人付费者占49%,个人与单位共同承担的占33%,全部由单位承担费用的18%.据北京市的推算,1999年继续教育的费用支出,人均约800余元,全市约达10亿元。

另外,一个新型的教育方式——网络教育将会越来越成熟。2000年底,中国的上网用户达2250万人,比上一年的增幅为25.3%,24岁以下的用户占总数的56%.自1997年以来,网络教育出现了3种形式:一是国内著名大、中学校开通的网校;二是以开发教育软件的企业开办的网校;三是网络经济大潮催生的纯粹的网校。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大城市,有7.5%的青年参加过网上教育;网上大学也开始出现,许多著名大学已经开始这种现代远程教育的试点工作。目前,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高速传输网和中高速地区网已经开通多条线路,建立了35个节点,通达全国70多个城市,连通了全国700多所大学和科研单位。这意味着网络教育在未来将可能成为“继续教育”的主流方式。

3、休闲及娱乐消费呈现多样

在休闲及娱乐消费方面,大学生群体有着比其他年龄群体更为旺盛的需求,这在90年代已经开始显现。进入新世纪,大学生的这种需求必将愈加强烈,并将在休闲度假、旅游观光、体育健身等领域,显现出新的发展势头。

休闲度假消费将会有较大的变化,大学生越来越不满足于看电视、进影剧院这样一些静止的休闲方式,而是追求新颖、出奇、刺激和有品位的活动:迪厅、游戏机,台球和保龄球将更为普及;蹦极、攀岩、速降、滑翔、漂流、潜水、探险、探幽这类刺激的活动,今后会吸引众多的青年大学生;听音乐、进茶仿、泡吧、泡沙龙,也将成为主流方式。

旅游观光消费,90年代在我国大学生中才开始流行,但发展的势头强劲。大学生是青年旅游者中的主体。未来大学生的旅游有两个趋势会更加凸显:一是首选自然风光;二是游出文化品位。

体育健身消费在大学中渐成时尚,“花钱出汗”不再被视为可笑的事,随着校园体育场馆建设的增加,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也将由单纯的室外场地转到室内室外并重,乒乓球、台球、羽毛球、健美操等室内运动健身项目日益受到青睐。同时,健康消费还向保健器械、保健衣物、营养品等领域扩展。青年大学生对各种健康产品的需求,已超越基本的预防疾病的需求,进入更高层次。

4、人际交往消费成本昂贵

在我国步入信息时代的进程中,信息消费的发展迅如潮涌,据信息产业部赛迪资讯顾问公司2000年的调查,90年代中后期兴起的手机,其用户35岁以下者占80%;电脑用户24岁以下者占59.7%,35岁以下者占80.9%;网民年龄分布的高分值在20-30岁。信息消费的最大群体是青年大学生群体。可以预见,未来信息消费用户年轻化,将是一个不会逆转的前景。

具调查数据显示,33%大学生拥有手机,还有37%的大学生希望购买电脑。随着手机、电脑等产品由商务消费转向生活消费,大学生上网率的增长,个人电脑的畅销,也使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由实用至上转向感受为本。

5、模仿性的消费情结日趋明显

今天的大学生消费有着强烈的模仿性特征,有着很深的“白领情结”:名牌服装着身,手提电脑随身,信息把握在手,创造未来人生。这已成为众多大学生所羡慕、仿效的社会形象。今天,发达快捷的消费信息、不断提高的消费需求使大学生对时尚的领略和把握更为及时准确,尽管他们还不一定拥有,但却能对许多时尚品牌如数家珍。一方面希望拥有舒适的物质生活,一方面希望拥有高雅的精神享受。“工作时拼命地工作,玩乐时拼命地玩乐”,这就是今天年轻人信奉的人生信条。与此同时,他们更有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对消费的选择,他们注重讲求生活的品味和质量,宁缺勿滥,宁高勿低。他们追求的是一种既有物质享受,又讲求精神生活的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参考资料:http://www.blogchinese.com/061201/269745/archives/2007/2007114104434.shtml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10-07
  从1996年中国正式实行大学生扩招以来,中国大学生人口总数已经激增至接近2000万。2000万,等于四分之一个德国总人口和三分之一个英国总人口。中国当代大学生群体潜在的市场价值、对于其他人群的影响力和其独特性,完全值得企业和研究机构将其作为一个独特的细分市场来专门研究和重视。

  独特的大学生群体

  1. 依附与独立并存

  大学生作为无固定收入的群体,无论是必要的学费和生活费,还是奢侈的休闲娱乐消费,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家庭的经济支持;但同时,他们又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和倾向,并在行动中有所展示。现代大学生并不认为花父母的钱是天经地义的,相当多的大学生都在自筹收入,例如做兼职、做家教。

  2. 个性与归属同在

  作为年轻人,大学生追求个性的释放,他们希望自己成为有独特风格的人,也喜欢有独特风格的产品与品牌。但是这种独特是群体的独特。大学生每天都和同学、朋友进行密切的接触,他们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他们希望并主动与群体保持一致,并以这种一致获得群体的认同。他们的空间很小,他们的选择很简单,他们的爱好很集中。近期的芙蓉姐姐等事件中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生们群体生活的方式和现代的网络、通讯设备,使得任何一个小小的火种都可能在大学生中迅速引爆流行。

  3. 稳定与冲突相依

  大学生群体具有青春激情和文化理性两种特性,他们对于周围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关注,
  尊重社会美德,关注公益事业,他们追求和接受浪漫、新奇、文化和挑战,他们是自信独立却又重视评价,跟随时尚却又独特保守、富有理智却又冲动行事、不乏功利却又愿意付出的一个群体。与那些未进入大学校园的同龄人相比,与那些大学毕业进入职场的前辈相比,大学生兼具了两个群体的部分特质。这种特性让企业可以获得两个“半个市场”,而营销专家可以通过观察、解读大学生的行为达到进一步理解其他市场群体的脉络。

  4. 储蓄与预支共处

  大学生群体作为一个细分市场,其实这个群体内部又有很大的差异性。有相对富裕的学生,他们的收入不仅能满足自己日常学习生活的需要,甚至还能有可观的积蓄。同时也有一部分学生,他们需要经常性借款以完成学业。

  大学校园 — 差异群体的大熔炉

  虽然,大学生群体不论从数量上,还是从群体特征上,都值得我们将其作为一个细分市场进行单独、深入地研究。但是,我们发现,由于学生们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家庭,这个群体内部的差异性非常大。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城乡构成差异和性别构成差异,这些构成差异的强弱,直接影响了整个大学生群体共同的生活形态选择与价值观取向。

  从城乡构成来看,来自城市的大学生

  占明显优势,根据新生代的调查,来自城市的学生占58.2%,来自农村的比例为41.2%,比例为1.413,这个数字与全国城乡人口的分布比例0.682有非常大的差距。
  从性别构成来看,中国在校大学生中男女比例大约为1.68,而中国整体男女性别比大约为1.062,也就是说,在中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中,男女性别比例明显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基于上述数据可以简单预测: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很有可能随着大学入学年限的增长,更多地受到来自城市同龄人的影响,包括消费习惯与价值观等。
  除了上述的差异以外,不少研究大学生的营销专家和企业实战派都不约而同地指出,根据入学年限的不同,大学生群体的生活态度、消费习惯都大不一样。“以前我们认为三年是一代人,现在发现一年级新生和二年级的想法都完全不一样。”诺基亚中国区市场总监冯耀康感叹道。

  大学生的现实消费力和潜在消费价值

  1.大学生是未来实力阶层

  中国市场与媒体研究(CMMS)在中国7年的调查发现,中国社会目前最富有的阶层占到总人口的10~30%(指第一和第二阶层),在这个群体中,拥有大学及以上学历的人群占到约40%,而这一比例在大众总体中只占到10%。另外,从CMMS2003和2004年数据对比发现,这个群体在富裕阶层中也在快速成长,这意味着,未来的富裕阶层是更多有着高学历、高文化特质的人群。大学生群体无疑就是未来的实力阶层(图表1)。
  与同龄人相比,大学生是新鲜事物的主动体验者。无论是健康的100%纯果汁饮料、新兴的功能饮料,还是MP3、数码相机、扫描仪等数据科技新产品,大学生群体的消费力都很强劲。

  2.大学生是科技消费族

  通过对比大学生已就业的同龄人(CMMS)、大学生(CUS21)和新富人群(H3)三个群体的科技产品消费发现:虽然和新富相比,大学生目前的消费能力还存在较大差距,但其科技产品消费水平已经超过了同龄已就业人群;从预购水平看,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MP3、手机等产品的“未来一年预购”倾向上大学生明显高于同龄人群体,并且也高于新富群体。

  这意味着,在大学生的消费需求或者可支配收入进一步增加的情况下,他们将变成这些高端消费品的重要购买者,大学生群体高端科技产品消费价值不可小觑。

  年轻人是运动一族,更是运动消费一族。在运动消费方面,我们将研究的年轻族群定义在大学生、其同龄人,以及23~28岁正在步入富裕阶层的三个群体进行对比研究。不难发现,大学生群体在过去一年购买过运动鞋或者运动休闲服的比例远高于其他两个群体。

  另外,从金融消费来看,80%以上的学生使用银行卡,并且有10%以上的拥有信用卡,随着网络金融业务的进一步发达,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诸多银行纷纷看好的消费市场,银行卡与校园卡结合,向学生推广借贷消费和网上支付等新型金融手段已经逐渐走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

  另外,从品牌观来考察发现,随着年龄增长,新富尝试新品牌的意愿在逐渐递减。在新富的25~29岁的人群中,22%的人愿意尝试新品牌,而到了30~34岁人群,这一比例则剧减为12%。可以这样来预估:大学阶段是未来高收入人群(大学生)品牌忠诚形成、固化的关键期,错过这一时期,则意味着未来高端市场的竞争劣势。

  无论从实际消费,还是消费观念来看,CUS21的综合分析研究都非常显著地表明这样一个事实:大学生群体在观念意识、开放性和潜在商业价值方面更接近于社会较高地位的职业群体,虽然其有限的经济能力更接近其同龄人,但他们对信息和知识的获取能力、对发展环境和社会问题的关注远远超过同龄人群体,这使得对大学生群体的研究成为评估“知识与文化如何持续影响消费观念与能力”的最有效参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07-02-27
尽量在课余时间打工
既锻炼自己也可以提高生活水准
第4个回答  2007-02-27
学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