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移民与人口流动指的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中国农村人口流动的走向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兼论西部大开发对人口合理流动导向的社会意义
  罗玉达
  (贵州大学哲学系,贵州贵阳550025)
  作者简介:罗玉达(1958-),男,贵州遵义人,贵州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摘 要:从社会学的视角,描述和分析了中国农村人口流动的规模、基本特点及其走向;农村人口流动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对促进人口合理流动,实现人口正态分布的社会意义。认为“民工潮”现象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过程的必然现象,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表现,是解决中国农业和农民问题的契机,只能疏导,不能压抑和堵截;而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解决中国农业和农民问题提供了大思路和历史性机遇。
  关键词:农村人口流动;西部大开发;人口正态分布
  中图分类号: C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5099 (2000)05-0043-05

  当代中国出现的人口流动大潮,与我国改革开放,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相一致,开始于八十年代初,以后以逐年递增的趋势迅猛发展,至九十年代中后期形成波澜壮阔的局面,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多方面深刻的影响。这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过程的必然现象,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表现。正确认识人口流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有深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不打算对人口流动的所有社会现象进行概念的诠释,只就中国农村人口流动的基本特点及走向,以及它对我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对人口合理流动,实现正态分布的社会意义等作一些相关的社会学描述与分析。

  一、中国农村人口流动的基本特点及其走向
  中国人口流动,主要的是农村人口流动。广大农村人口在改革开放,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机制推动下,从乡村涌向城市,从落后省区向发达省区流动。中国农村人口流动,多数属户籍未动而离开原居住地外出打工、经商等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和机遇,但又没有永久性迁居的移动人口。

  是什么原因和力量使得众多的农村人口离开家乡,离开土地外出求生存、求发展呢?
  从内在需求来讲,我国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使得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渴望找到新的就业机会,从土地上游离出来寻找新的生存发展空间。黑土地、黄土地承载不起过多的庄稼汉这一严酷的现实,促使农民到经济相对发达、就业机会相对较多的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去谋取职业。
  从外部环境来看,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催化下,城市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突破了劳动力配置的城乡封闭模式,使企业获得招工、用工、工资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权,促进了农民离开土地异地就业的大发展。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执行,使农民获得了对自身劳动力的自由支配权,再加上务农与从事非农职业比较利益的驱动,对城市和发达地区物质和文化生活的向往,就促使新一代农民告别传统的宗法家族组织及其生活方式,摆脱土地的束缚,投身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去。
  可见,市场经济是农村人口流动的原动力。

  据有关专家分析,在中国12•5亿人口中,有9亿多是农民身份的人口,其中有7•9亿住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占总数的88•4%,另有1•05亿农业户口的人住在城镇。在7•97亿人中,真正搞饭吃的就业人口有5•23亿人,其余2•74亿人是未成年人和已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在5•23亿农村就业人口中,从事农业劳动的有4•6亿多人,其余6000万人口从事非农业劳动。【1】全国4•6亿农业劳动力仅有14多亿亩耕地,另外还有一些后备的土地资源,这些土地按我国现有农业生产力水平综合分析,最多只需2亿劳动力就可以经营好。近年来,随着农村乡镇企业等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已经吸纳了1•1亿多农村劳动力。据中南财经大学博士后王红玲的计算,我国现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比较准确的是1•17亿人。【2】1亿多剩余劳动力大军无事可做,人多地少的矛盾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可耕地的减少仍在不断扩大,为了求生计,只得背井离乡,外出找活干,求发展。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当人口流动与社会流动呈上向流动的趋势成为可能时,当务农与外出打工、经商等的成本与收益产生较大差距时,就能激发人们追求新的生存发展方式的强烈愿望。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游离出来,三三两两结伴而行,外出打工寻生路,从农村涌向城市,从落后省区涌向发达省区,汇集成滚滚浪潮,形成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对这股不可扼制的浪潮,有人称之为“盲流”,有人称之为“民工潮”,有人叫好,有人担忧。笔者认为,利弊相伴而生,两相比较,利大于弊。它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过程的必然现象,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表现,不应对其进行扼制,而应进行正确的疏导和管理。

  从我国农村人口流动的规模特点和走向看,据资料显示, 1985年以前,全国农村流动人口不足1000万人,而1986年则增至3000万人, 1988年更上升到5000万,真正的“民工潮”兴起于1989年,数量超过6000万人。据社会学家郑杭生、洪大用对农民涌入城市的数量分析估计, 1990年为7000万人, 1992年为9000万人, 1994年后外出找工涌入城市谋生的人约为1亿人左右。【3】真正确切的人数无法准确统计。另据中国农村人口信息和研究中心的人口流动研究小组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的陈吉元、胡必亮和庚德昌所进行的三个宏观调查和研究资料也显示,农村人口流动的人数差不多已经接近1亿。占农村总人口15%以上的农村劳动力短期或长期地离开了他们出生的村庄,而且数量还在增加。其中有少部分人 (大约10~20%左右)从自己的家乡移到别的农村定居;大多数农村流动人口仍然是从乡村涌向城市,约占80~90%。在流动的农村人口中, 90%是从农业转向非农。粗约估计,大城市吸收了30%,中、小城市接收了40%,乡镇只容纳了20%。流动的高比例是从不发达的西北、西南地区和中部省份流向经济较为发达的南部和我国东部地区。88%的流动人口年龄在18~40岁之间,其中约50%以上的人受过初级中学以上的教育。【4】

  在80年代,我国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的主要方式是离土不离乡,而90年代,由农村向城市、由内地向沿海的地区间劳动力转移加快了速度。80年代,以到乡镇企业从事非农职业为主,进城打工的农民以建筑业、当保姆为主。到了90年代,农民外出所从事的工作已经涉及城市二、三产业的上百种行业。在建筑、运输、邮电、商业、餐饮业、渔业、修理、生活服务,以至工矿企业,到处都有农民的身影。民工从事的行业越来越多,如木工、瓦工、漆工、收购、做小买卖、编织、驾驶、开小吃店、倒卖票证、蹬三轮车、拖平板车、做豆腐卖、卖菜、捡破烂、拆迁、当保姆、耍把戏、弹棉花、爆苞米花、擦皮鞋、补鞋、开发廊、电脑打字等等,真是五花八门、无所不包。在中国的都市,随便走到哪里,异乡客比比皆是。其中,建筑业中农民工始终是主力。四川是全国劳务输出最多的省, 1993年,四川民工总数达1000余万,而流动到全国各地的人数达550万人以上,约占全国民工的10%。他们当年汇回家乡的款项达50亿元以上,他们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可以说只要有外来流动人口从事工作的地方,就有四川人。

  据1995年全国1%的人口调查,四川、安徽、湖南、广西、江西和贵州依次为纯迁出人口最多的前7个省区,合计比率达83•2%,而广东、上海、北京、江苏、新疆和辽宁依次为纯迁入人口最多的6个省 (市区),合计比率达87•4%。【5】这说明了农民外出打工以获取更高经济收入为目的的农村劳动力是地区间迁移人口的主体成分。但据调查分析,并不是低收入地区的农村劳动力都能流向高收入地区,因为,除了地区收入差的大小吸引之外,外出打工者的个人技能、素质、信息来源、社会关系都是重要的因素。在农村人口流动的过程中,绝大多数都是通过家人、亲戚、朋友、同村人的介绍,或从他们那里获取信息才得以迁移流动的,并不是盲目流动,往往是以迁往临近省区为首选目标,这样既可以节省流动迁移产生的费用,又可以减少因生活环境的变化产生的心理压力。但如果自己的亲戚朋友或乡亲在较远的城市谋生有门路,也可以不远万里远走他乡。因此,目前中国农村人口流动的特点大都是依赖血缘关系或地缘关系的介绍、帮助实现的,而地区间经济收入或期待收入的高低,则只是流动迁移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最终影响迁移流动的是有没有能提供工作的机会和有关工作信息的来源。农民流动的动机无非有两个:一是为了实现致富的愿望,二是为了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身份,实现上向的社会流动。尽管个体间的流动原因、走向千差万别,但从总的态势看,我国农村人口的流动走向基本上是从生产力水平低的地方向生产力水平高的地方流动;从落后地区向先进地区流动;从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流动;从贫矿区、老矿区向富矿区、新矿区流动;从低工资、低待遇向高工资、高待遇地区流动。从地区间的人口流动基本走向看,由于我国中西部省区和沿海省区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就导致了人口流动浪潮由西向东、由北向南的基本态势。

  二、中国农村人口流动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也许有人会说,从土地上游离出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太多,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沉重包袱,他们素质低下,到处盲流,有损都市人的脸面,造成了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社会秩序混乱、计划生育失控等严重社会问题。然而,笔者认为,从黑土地、黄土地上走来的农村流动人口,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积极影响,是利大于弊。
  第一,从流入地的情况来看,大量农民工的存在,为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大量农民工的存在,为城镇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推进,准备了劳动力资源的蓄水池,加快了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建立了一个灵活的机制,特别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只要认真留意观察一下,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发展,目前外来劳动力对流入地来说已经越来越不可少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失去外来劳动力,中国各大、中城市将会陷入 “瘫痪”,城市的环境卫生将无人打扫,许多建筑工地将会停工;沿海绝大多数的乡镇企业将会关门;深圳这个最大的经济特区将会成为一个死城;珠江三角洲一带大量的“三来一补”企业的香港老板要卷起铺盖回家;城市居民的生活将会变得很不方便。【6】可见,外出打工求生的农民活跃在经济战场的各条战线上,已经成为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第二,从流出地来说,农村人口流动,为农村中过剩的劳动力寻找新的就业机会,一方面大大地缓解了农村的就业压力,有利于农业实现规模经营,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另一方面,农民外出打工不仅赚到了票子,取得了经济效益,而且通过做工、做事,在发达地区、在城市接受现代文明的教育和市场经济的洗礼,开阔了眼界,改变了价值观念。通过外出民工带回家乡的资金、技术、信息、管理经验、全新的观念而带动一地农村经济发展的例子是很多的。许多农民在多年的打工生涯中,实现了从“打工”变经营,从帮工变“老板”的演变。许多家庭“出去一人,全家脱贫”;有的农民是“一年土,二年洋,三年回来会办厂”,成了农民企业家。可见,农民流动的自身意义和社会意义都是不可低估的。据有的专家估计,每年全国仅“打工族”创造的社会财富就高达30亿元以上。全国外出打工的农民一年挣回的钱在500亿元以上。单是四川省外出打工的农民每年寄回家乡的款项就在50~60亿元左右,其中从省外汇回的占91%。贵州外出打工的农民寄回的款项也在20亿元以上。可见这是一笔相当可观的、可以用于支援当地农村生产和生活的资金。外出打工的农民也是文明的使者,新的观念、新的生活方式的倡导者和示范者,通过他们,城市文明就会逐渐渗透到广大的农村地区,悄然地改变着农民的生活。

  第三,农民进城打工,有力地冲破了城乡分割的结构,打破了人才和劳动力合理流动的陈规戒律,推动了城市劳动力的职业竞争,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注入了一个巨大的推力。当然,农民进城谋生,也给城市职工,尤其是下岗职工带来了一定的就业心理压力。一般地说,农民工选择的职业是城市职工不屑一顾的苦、脏、累或收入较低的工作,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机制和劳动力市场的充分发育,以及城市用工制度的进一步放开,新一代农民工自身的文化素质和谋生技能也会提高,他们会在更多的领域大显身手,与城市职工在职业上会形成竞争局面,这样又会推动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讲,农村人口流动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社会力量。

  第四,农村人口的流动,推进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中国现代化的实质是农业现代化,是农民现代化。
  没有农业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就不会有中国的现代化。解决好农业问题和农民问题,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而民工潮正是解决中国农民问题和农村问题的一次新的发展机遇。民工潮是农民的觉醒,它表明了中国农民向二元经济结构和二元社会结构这种城乡隔离、两个天地不平等格局的挑战。民工潮现象既反映了农村就业不充分,又反映了农村劳动力市场建设的滞后。我们应抓住历史赋予的机遇,因势利导,着眼于广大的农村,着眼于全国,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第三产业,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给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城乡一体化,缓解因农村人口流动给城市和中国东部沿海地区造成的人口挤压分布态势。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现,解决中国农业和农民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促进人口合理流动,实现人口正态分布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三、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实施对促进人口合理流动、实现人口正态分布的社会意义
  中国是一个拥有960万平方公里国土、12•5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东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分布呈东密西疏的极不合理状态,构成了中国的基本国情特征。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现,解决中国农业和农民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促进人口合理流动,实现人口正态分布,东西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都有着多方面的社会意义。

  从解决我国农业和农民问题的角度来看,它也是一种大思路、大战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本质上就是农业和农民问题,农业和农民问题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难点和重点。如果把西方现代化农业的资本主义经营模式完全移置到中国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我国人口众多,主要是农村人口多,占了全国人口的80%,如果一下子实行大规模的机械化、现代化的经营式农业,那么,从土地上游离出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将会猛增到4~5亿,这么多人的就业怎么解决?因此,我们只能走逐步推进集约化、规模经营的农业发展道路。西部大开发,为生态农业、复种农业、立体农业、多种经营农业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为西部地区的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西部大开发重点是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这两项建设将给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国家各部委投入大量的资金和将要支持的建设项目,加上在国家金融信贷、税收政策支持下,由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牵动和吸引许多国内外企业家到西部去投资开发的项目,西部10省区市自身的建设投入,将会给农村剩余劳动力开辟广阔的就业门路,开启新的生存发展空间。这样一来,就会改变西部农村人口流动的方向。哪里有投资,哪里就有工作干,有钱挣,流动的农民工就会涌向那里去谋生。既然家门口能

  挣钱致富,何必大老远往东部沿海跑呢?那时就会出现农村流动人口在西部省际间流动,甚至会出现我国中部和东部省区的农民建筑队、打工队向西开拔的局面,出现高层次人才从“孔雀东南飞”改向“孔雀向西飞”的格局,从而逐渐缓解民工潮由西向东挤压的态势,实现中国人口东、中、西部地区正态分布的理想状态,从而实现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动态均衡推进的发展模式。当然,这是一个逐渐推进的过程,它有赖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程度。

  总之,当代中国出现的人口流动浪潮,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力度、进程、战略指向,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多方面影响,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过程的必然现象,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表现。正确认识和处理农村人口流动问题,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将产生积极的作用,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业和农民问题,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
  参考文献:
  〔1〕全国有多少“真正的农民”〔N〕.报刊文摘, 1994-1-17.
  〔2〕关于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的估计方法与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 1998 (4).
  〔3〕郑杭生、洪大用.重视和发展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事业(A). 1994年中国社会学年会论文〔C〕.
  〔4〕黄平、E•克莱尔.对农业的促进或冲击:中国农民外出务工的村级研究〔J〕.社会学研究, 1998 (3). P71.
  〔5〕严善平.中国九十年代地区间人口迁移的实态及其机制〔J〕.社会学研究, 1998 (2). P71.
  〔6〕周毅.中国人口流动的现状和对策〔J〕.社会学研究, 1998 (3). P85.
  责任编辑:闵 军
  The Trend of Population Flow from the Country
  in China and Its Influence on Social Development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2-25
和国土房产vbhnmjhgf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