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头像会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吗?

如题所述

会的,结合我自己分享下个人经验总结。

一,最终我认为,是她的微信头像影响了我。我向来都对美女头像的工作人员信任度要低一点,我认为这样的人是经过了包装的,而且这类人,朋友圈里还经常什么都没。其次是真人头像的,这类朋友向来比较直接和坦诚。但我害怕和他们长聊,会感觉一个人老是用同一个眼神和姿势看着你,心里怪怪的。使用风景照的,我会感觉是长辈,总有点距离感。使用猫猫狗狗,特别是卡通人物的,我就会莫名有亲切感。而那位欺骗我的女生,头像使用的是惊讶猫的图片,我记得以前有个女生经常拿它的图片来逗我心理学家使用信任游戏作为研究范式,他们发现在“第一印象”中,真人头像的信任度要大于卡通头像,无头像者极少被信任(赵竞2014)。信任的原因也受个体因素影响,个体会把使用某个头像的人作为某种“心理替身”,会把他们过去的回忆带到与“替身”的交流中(Chang.L.J,Doll.B.B,Frank.M.J 2010)。有些男性会偏好信任卡通等虚拟头像,研究者认为,这是由于他们内心的不安全感导致。我就是这种人,当你见惯了人心鬼蜮 ,看到人可以为了欲望做出多么荒唐的事时,也许宠物才是最不需要你堤防的生物。所以,我就这样被惊讶猫头像骗了,这件事让我不再轻易信任卡通头像,但它真正讨厌的地方在于,它毁了一段美好的回忆。二,有很多网友分享了他们换了头像后,大家对他们态度的改变。很多女生使用的是自己的美照,于是各种学长天天来撩。后来头像换成了猪后,学长也不来撩了,大家都觉得她是逗比,猪甚至成了她的标识。还有人分享,有男客服换了清纯女头像后,客户签约率高了,甚至有客户表白,还送花来公司,女性都把他当姐姐,时间长了他都忘记自己是个男的了。还有小哥哥使用自己的帅照做头像,学妹们总是三五个来加,后来有天心血来潮换了自己和妹妹的合影,不仅赞变少了,以前加的学妹评论总是充满了嘲讽。也有使用狗狗做头像的姑娘,潜水于各大群被人无视,连妈妈都着急。后来在老妈的逼迫下换了美腿照,自此微信响个不停,老妈无奈只好让换回去。顺便一提,男生换了二次元头像的,基本就没什么异性缘了,女生换了儿童照的也一样,不管是不是自己生的。我有一位女性朋友是模特,在一次聚会时,她主动提出加我陌陌。我说:没有陌陌,大家联系都用微信,为什么不加微信呢?后来她告诉我,她陌陌上是真人照,照片全是精心拍摄的美图,每天上千条消息。微信头像是一束花,朋友圈里平常也只分享点心灵鸡汤,不挂照片。“为什么?”我好奇地问。“为了提醒我,只看照片的男人是有多么肤浅!”她答。我一时竟无言以对。由此可见,微信头像是显著影响第一印象的。那些关注你换头像的人,多半都是在乎你的人,毕竟换头像,系统是不通知好友的。三,心理学里有一个著名的名词叫首因效应,即在印象的形成的第一出现的刺激会影响人们对事物总体印象的形成。显然,微信头像就是社交网络中首先出现的刺激。美国一项对推特用户的研究表明,在18到23岁的网络使用者中,他们对账户头像的关注会远高于账户资料。在获取信息有限的渠道下,网络个体对他人的判断主要依赖于某些特定符号,个体喜欢对这些特定的符号背后的情绪进行加工,由此来推测他人的性格特征(Naquin & Paulson 2003)。比如,如果你使用了个搞笑图片,对方会推测你是个活跃度高的人,其实这是不利于网络社交的,因为他会担心,由于你太活跃,侵犯到他的隐私。然而这完全是一种不必要的担心,使用搞笑图片的网友,有时只是想让自己快乐一点。如果你使用了真人照片,但由于太艺术等,别人会推测你可能隐瞒了某些东西,最终TA会觉得你这个人不可信。所以,人们单纯依靠情绪感知,缺乏其他独立证据支持,就虚构一个人的言行特征,这样的判断是不准确的。因此,我们可能需要一个清晰表达我们特征的头像,帮助别人判断,而这个头像首先要清晰地表现你的情绪特征。心理学家们发现,美国HR已经开始通过社交媒体筛选应聘者,这样的行为最近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Peter A. Rosen Benjamin D. Mclarty等人研究发现,顶尖企业比较乐于雇佣(hireability)的人,他们的头像更多具有情绪稳定性、容易达成共识、责任心三个特点。比如头像中包含了眼镜,则被认为更具有“达成共识性”(agreeableness),而头像中遮挡了嘴唇则被认为“情绪不稳定”。责任心则体现在工作之外的另一面,比如在做有意思充满笑容的照片。有趣地是亚洲人在应聘工作时,不喜欢用自拍做头像,这会让美国HR觉得太封闭。大家还可以揣摩下特朗普为什么用这么一个推特头像?我觉得这个头像更符合他总统的形象,这个头像所表现出的情绪特征更稳定,还有一种深邃的感觉,显然这和他平时的形象不符。有缘帮作答希望帮到你 请点击采纳谢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