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了,有哪些快速好用的退烧方法?

12月12日,重庆。王女士的儿子被确诊阳性,当天发烧到39度且吃药后高烧不退。由于当时退烧贴已经买不到了,王女士急中生智,想到用妹妹的尿不湿放水在冰箱中凉一下,给哥哥物理降温。

发烧了,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物理降温、中西医协同降温等多种方式,进行快速退烧。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在国家关于疫情防控的总体部署下,目前,各地疫情实现了总体可控,病毒对人体的危害呈逐渐递减趋势。目前,在落实国家近期出台的二十条、以及疫情防控“新十条”优化措施中,人们已经能够坦然面对奥密克戎。当人体阳性后,预计在一周左右时间,发烧可能会伴随人体,因此,在发烧时,对症施策尤为重要。

小伙伴们知道,在医学临床中,将发热分为低热(37.3-38℃)、中热(38.1-39℃)、高热(39.1-41℃及以上)等阶段。下面,咱们就具体捋捋,不同发烧阶段,可以采用哪些快速退烧的方法吧。

       低热(37.3- 38℃)阶段。当低热37.3时,临床症状可能表现为发冷、流清鼻涕、打喷嚏。在此阶段,暂不需要服用退烧药,可以采取物理方法进行降温,如可以采取温水擦浴,以及冰敷等方法进行物理降温,并适当补充水分;如果体温由37.3继续上升,且温度升至38度左右时,可以考虑使用退热贴进行降温;如果效果还不十分明显,或者在观察中出现继续持续高热症状,可以考虑服用副作用小些的中药进行退烧,如板蓝根、双黄连口服液、连花清瘟胶囊、藿香正气口服液等药物进行对症退热;同时,也要及时补充水分,并与物理降温方式双管齐下,做到协同退热。

中热(38.1- 39℃)阶段。当体温在中热阶段(38.1-39℃)时,表明炎症在逐渐加重,此时,患者应继续多喝水,及时补充体液,防止脱水、促进新陈代谢,也可以采取用温水或酒精擦拭额头、腋窝、腹股沟等部位进行物理降温,并注意不要使患者着凉,以免加重发热症状,从而加重发烧症状;如果采取以上物理降温方法效果仍不明显,可以服用尼美舒利颗粒,或者布洛芬胶囊等药物进行退烧,而对于儿童,建议服用布洛芬混悬液进行退烧。对于口服退烧药效果仍不明显,且体温仍居高不下的,可以考虑进行肌肉注射柴胡注射液等药物降温,或及时到医院就行就诊,以免耽误诊治。

   高热(39.1- 41℃及以上)阶段。当体温在高热阶段(39.1-41℃及以上)时,表明炎症逐渐加重,还可能会累积身体其它脏器,此时,患者可能出现昏迷、意识不清、抽搐等症状。此时,可以口服泰诺等退烧药,或者在患者肛门塞入退热栓,共同进行降温处理;如果条件允许,建议服用安宫牛黄丸,对患者进行快速降温,及时缓解高热等相关症状,并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以免延误病情,防止累及身体其它脏器受损。

俗话说,办法总比困难多。我认为,如果发烧了,要及时测量体温,做到心中有数,并仔细观察病情进展情况,可以根据不同阶段的体温情况,及时进行对症降温治疗,如可以采取物理降温、中西医药物降温,以及按摩、针灸等方式进行协同降温。如果降温效果不明显,且持续高温超过3天,或出现超高温等情况,则表明病情比较危重,建议入院治疗,及时查找病因对症治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15
退烧最快的方法可以选用退烧类药物进行治疗,退烧药物按照用药方式可以分为口服、栓剂、肌注三种类型。口服退烧药物包括有布洛芬混悬剂、复方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液等;栓剂退烧药物主要包括有对乙酰氨基酚栓、复方小儿退热栓等;肌注退烧药物主要包括有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柴胡注射液等。
但是需要注意临床上在体温超过38.5℃的前提下,才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用退烧类药物进行缓解治疗,如果未达到38.5℃以上的发烧,一般可以选用贴退热贴、温水泡浴等物理降温方式进行降温治疗。如果患者体温超过39.5℃以上,则需要尽早到医院进行就诊治疗,以免引起高热惊厥、神经受损等严重后果。
发烧时可以通过退烧药物、物理降温、糖皮质激素药物等方法进行退烧。退烧需要一个过程,不能迅速使体温降低,以免引起机体出汗太多,影响机体健康。
1.退烧药物:如果体温超过38.5度可以通过退烧药进行退烧,常见的药物有布洛芬、乙酰氨基酚等。
2.物理降温:发热37.5-38.5度之间时,或者服用退烧药效果不太理想时,建议加上物理降温,如酒精擦拭、泡温水浴、冷敷等方法。还需要多喝水,促进排泄。
3.糖皮质激素:如果高烧不退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抑制免疫达到降温的目的,如常用的地塞米松注射液、醋酸泼尼松等。
发烧时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遵照医嘱进行退烧治疗,不要盲目自行使用药物,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12-19
退烧最快的方法可以选用退烧类药物进行治疗,退烧药物按照用药方式可以分为口服、栓剂、肌注三种类型。口服退烧药物包括有布洛芬混悬剂、复方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液等;栓剂退烧药物主要包括有对乙酰氨基酚栓、复方小儿退热栓等;肌注退烧药物主要包括有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柴胡注射液等。
但是需要注意临床上在体温超过38.5℃的前提下,才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用退烧类药物进行缓解治疗,如果未达到38.5℃以上的发烧,一般可以选用贴退热贴、温水泡浴等物理降温方式进行降温治疗。如果患者体温超过39.5℃以上,则需要尽早到医院进行就诊治疗,以免引起高热惊厥、神经受损等严重后果。
发烧时可以通过退烧药物、物理降温、糖皮质激素药物等方法进行退烧。退烧需要一个过程,不能迅速使体温降低,以免引起机体出汗太多,影响机体健康。
1.退烧药物:如果体温超过38.5度可以通过退烧药进行退烧,常见的药物有布洛芬、乙酰氨基酚等。
2.物理降温:发热37.5-38.5度之间时,或者服用退烧药效果不太理想时,建议加上物理降温,如酒精擦拭、泡温水浴、冷敷等方法。还需要多喝水,促进排泄。
3.糖皮质激素:如果高烧不退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抑制免疫达到降温的目的,如常用的地塞米松注射液、醋酸泼尼松等。
发烧时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遵照医嘱进行退烧治疗,不要盲目自行使用药物,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第3个回答  2022-12-19
退烧最快的方法可以选用退烧类药物进行治疗,退烧药物按照用药方式可以分为口服、栓剂、肌注三种类型。口服退烧药物包括有布洛芬混悬剂、复方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液等;栓剂退烧药物主要包括有对乙酰氨基酚栓、复方小儿退热栓等;肌注退烧药物主要包括有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柴胡注射液等。
但是需要注意临床上在体温超过38.5℃的前提下,才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用退烧类药物进行缓解治疗,如果未达到38.5℃以上的发烧,一般可以选用贴退热贴、温水泡浴等物理降温方式进行降温治疗。如果患者体温超过39.5℃以上,则需要尽早到医院进行就诊治疗,以免引起高热惊厥、神经受损等严重后果。
发烧时可以通过退烧药物、物理降温、糖皮质激素药物等方法进行退烧。退烧需要一个过程,不能迅速使体温降低,以免引起机体出汗太多,影响机体健康。
1.退烧药物:如果体温超过38.5度可以通过退烧药进行退烧,常见的药物有布洛芬、乙酰氨基酚等。
2.物理降温:发热37.5-38.5度之间时,或者服用退烧药效果不太理想时,建议加上物理降温,如酒精擦拭、泡温水浴、冷敷等方法。还需要多喝水,促进排泄。
3.糖皮质激素:如果高烧不退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抑制免疫达到降温的目的,如常用的地塞米松注射液、醋酸泼尼松等。
发烧时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遵照医嘱进行退烧治疗,不要盲目自行使用药物,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第4个回答  2022-12-20
发烧的治疗方法
关于发烧时的物理治疗方法,究竟是用擦拭,还是汗蒸,网上很多人各执一词,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而看了许多的回答之后,我个人的理解是需要根据不同的发热原因,发热程度,病人年龄与体质来进行区分,不能一棒子打死。
普通感冒,如果是受凉发烧的话,可以不开空调,但需要适当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同时可以采用服用退烧药之后适当捂汗的方法来实现退烧,但需要特别注意不能捂得温度太高,否则会对器官造成损伤,小孩子可能会得焐热综合征,且捂汗的过程中需要及时的更换湿衣服,保证不会进一步受凉。而如果是受热发烧的话,比如中暑,这时候可以开空调大概27摄氏度,被子不觉得冷的话可以少盖,然后可以用温水(32-34摄氏度)先上肢后下肢,患者头部最好放一个冰袋,防止头部充血,在腋窝、肘窝、手心、腹股沟等部位可稍用力擦拭。
发热程度:对于高烧不推荐焐热,最好是降温服用退烧药,对于低烧推荐焐热
退烧药的服用
关于退烧药,当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以选择服用,常用的种类有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氨基比林、非那西丁等,一般推荐前两种,药效虽然比较慢且小,但是副作用相对较小,主要的副作用是肠胃刺激以及肾炎,所以要控制用量,同时保证自己的食量
服用退烧药之后可能不捂汗也会一直冒汗,这个时候其实虚汗,需要及时擦拭更换衣服,避免着凉进一步恶化。
注意事项
1、多喝热水,这个是真理,一定要不停的喝,温度以一次能喝一口的量为宜,有利于退热以及提高体内免疫反应
2、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室内外温差较大,容易受凉导致二次感冒,且人群密集处容易有病毒传染,会进一步恶化病情
3、尽量较少淋浴,温水擦拭即可
4、退烧后恢复期为1到2周,要养好身子,多锻炼,少熬夜,多补充营养
5、保持较好的心情,放松心态,多休息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