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铺建筑面积和实际面积一般是怎样算的

我租了一个商铺,当时哪个商场还没建设完,签合同的建筑面积是23.81,那个客服说实际面积大约是这个的60%,其他是公摊面积,这个可以理解,这么算大约是14.25,但我去实际测量的时候只有12.97,差了1个多平米,合同上又没写具体的算法,所以问他他就说按实际来,之前的60%也不提了,这个到底有有没有什么规章制度算啊,这样的话少不少我们怎么知道

商铺建筑面积的计算方式如下:
1.公摊计算方式为:公摊系数=公摊面积÷套内建筑面积,而套内建筑面积=建筑面积-公摊面积。国家目前对于商铺公摊面积方面暂时还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2.一般商铺的公摊面积要比住宅大,一方面是考虑到消防,另一方面是因为商铺要公摊的楼梯和走道甚至天井面积偏多。商铺公摊系数的高低从某种角度上说也意味着购物环境的好坏,其会对商铺的经营产生不同的效果。
3.商铺的公摊系数对消费人群的容量以及消费人群的人流量有直接影响。商场的空间面积是有限的,公摊越小,可容消费者的活动空间就越少,这样人流量就会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商铺的经营效果。因此越是高档的商铺,为消费者考虑的商铺公共空间就会越多。
4.如果商铺片面地追求低公摊面积,表面上看起来商铺的使用面积大了,合算了,但商铺赖以生存的客户却不会因此多起来。逛街的人,可能因为商铺过于拥挤而不愿停留或者只是过过场,不会激发他们的购买欲,这样,即使商铺的使用面积再大也无济于事。
商铺实际面积的计算方式如下:
1.商铺实际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套内阳台建筑面积。
2.套内的使用面积(商铺套内房屋使用面积为套内房屋使用空间的面积,以商铺水平投影面积按以下规定计算):
(1)商铺套内房屋使用面积为套内各商铺功能空间的面积总和。
(2)商铺套内内部楼梯按自然层数的面积总和计入使用面积。
(3)不包含在商铺结构面积内的套内内部烟囱、通风道、管道井均计入使用面积。
(4)商铺内墙面装饰厚度计入使用面积。
3.套内墙体面积
商铺套内墙体面积是套内使用空间周围的维护或承重墙体或其他承重支撑体所占的面积,其中商铺各套之间的分隔墙和套与公共建筑空间的分隔以及外墙(包括山墙)等共有墙,均按商铺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入套内墙体面积。商铺套内自由墙体按水平投影面积全部计入套内墙体面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3

商铺的建面,实面和实用率是由房管局经测量后所公布的数据。无论是发展商还是商家,都会按照这个面积数据来签订租赁或销售合同。自己测量的面积是不能算数的。

具体的算法是有一套专门的方法,要说清楚需要很多字,建议你去相关专业网站查询。(无非就是要把中庭、消防通道、电梯位、停车场等等公共区域面积平摊到商铺上去)

一般签署租赁合同都会注明,最终面积以房管局公布的数据为准,双方就不会有什么争议了(除非实际与数据相差非常大)。

这种情况下唯一可能被黑的只有可能开发商在房管局那里下的功夫,调整了实用率(这个你懂的啦)。

实际上在招商过程中,如果不能或没有出具房管局测算的铺面面积数据,那就有很多猫腻了。
说实用率高,一般会让商家觉得铺面好用;但签合同的时候,实用率就会低一些,所以建筑面积就会大些,租金也会高点。

你的那个铺你自己测量的面积是不能算数的。你不如要他们出示房产局测量的面积。如果你还对房产局测量的面积有异议,你可以申请双方都认可的第三方,具有资质的测量公司来进行测算。

拓展资料: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是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的通知》(建标200467号)的要求在1995年建设部发布的《 全国统一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其目的在于为满足工程造价计价工作的需要,本规范在修订过程中充分反映出新的建筑结构和新技术等对建筑面积计算的影响,考虑了建筑面积计算的习惯和国际上通用的做法,同时与《住宅设计规范》和《房产测量规范》 的有关内容做了协调。于2005年4月15 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颁布实施。

作用:

确定建设规划的重要指标。

确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基础。

计算有关分项工程量的依据。

选择概算指标和编制概算的主要依据。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11-13
商铺的建面,实面和实用率是由房管局经测量后所公布的数据。无论是发展商还是商家,都会按照这个面积数据来签订租赁或销售合同。具体的算法是有一套专门的方法,要说清楚需要很多字,建议你去相关专业网站查询。(无非就是要把中庭、消防通道、电梯位、停车场等等公共区域面积平摊到商铺上去)
一般签署租赁合同都会注明,最终面积以房管局公布的数据为准,双方就不会有什么争议了(除非实际与数据相差非常大)。
这种情况下唯一可能被黑的只有可能开发商在房管局那里下的功夫,调整了实用率(这个你懂的啦)。
实际上在招商过程中,如果不能或没有出具房管局测算的铺面面积数据,那就有很多猫腻了。
说实用率高,一般会让商家觉得铺面好用;但签合同的时候,实用率就会低一些,所以建筑面积就会大些,租金也会高点。
你的那个铺你自己测量的面积是不能算数的。你不如要他们出示房产局测量的面积。如果你还对房产局测量的面积有异议,你可以申请双方都认可的第三方,具有资质的测量公司来进行测算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6-01
商铺的建面,实面和实用率是由房管局经测量后所公布的数据。无论是发展商还是商家,都会按照这个面积数据来签订租赁或销售合同。具体的算法是有一套专门的方法,要说清楚需要很多字,建议你去相关专业网站查询。(无非就是要把中庭、消防通道、电梯位、停车场等等公共区域面积平摊到商铺上去)
一般签署租赁合同都会注明,最终面积以房管局公布的数据为准,双方就不会有什么争议了(除非实际与数据相差非常大)。
这种情况下唯一可能被黑的只有可能开发商在房管局那里下的功夫,调整了实用率(这个你懂的啦)。
实际上在招商过程中,如果不能或没有出具房管局测算的铺面面积数据,那就有很多猫腻了。
说实用率高,一般会让商家觉得铺面好用;但签合同的时候,实用率就会低一些,所以建筑面积就会大些,租金也会高点。
你的那个铺你自己测量的面积是不能算数的。你不如要他们出示房产局测量的面积。如果你还对房产局测量的面积有异议,你可以申请双方都认可的第三方,具有资质的测量公司来进行测算。
不过,为了1平米,客观的讲,有点得不偿失,你说呢?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5-12-06
“建筑面积”是包括了公共分摊面积和实得建筑面积的。即建筑面积包含了房屋居住的可用面积、墙体柱体占地面积、楼梯走道面积、其他公摊面积等。
“实得建筑面积”就是人们俗称的“实用面积”。它是“建筑面积”扣除公共分摊面积后的余额。
业主直接可以利用的面积称为“使用面积”,俗称“地砖面积”。它是在实用面积的基础上扣除了柱体、墙体等占用空间的建筑物后的一个内容空间的概念。
2、公摊面积有蛊惑
先行公摊面积主要包括楼梯、电梯、过道、首层大堂等,有的楼盘公摊面积还包括了水房、电房、保安亭等配套设施的分摊。
而后者比前者在名义价格相同的情况下,实际价格要高得多。对于公摊面积的处理,目前尚无法准确法律规范出台,这一问题,购房者不应小觑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