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市域铁路?市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1、特点不同

城市轨道交通包括地铁、轻轨、磁悬浮等运输方式,是城市公共交通模式的一种,国内外通常在中心城区规划建设,其车站距离短、密度大,速度目标值一般低于每小时100公里,平均旅行时速在25~35公里之间,线路长度一般小于50公里。

市域铁路是站间距、速度目标等介于国家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两者之间的一种交通制式。

2、作用不同

市域铁路与地铁和城市轻轨相比,具有速度快、投资少、审批快等特点,还能实现与国家铁路干线的互联互通,增强城市对外辐射能力。

且市域轨道交通可供选择的制式有两种:国铁制式和城市轨道交通制式。国铁制式,就是采用铁路制式系统,适用于速度快、站间距较大的市域轨道交通网络。

扩展资料:

发展前景:

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不仅是发展地铁轻轨,而且应该包括发展市域铁路(通勤铁路、市郊铁路),地面市域铁路的建设成本只相当于地铁的1/5甚至更低。日本东京大都市区的地铁只有312公里,而通勤铁路有1134公里。

美国纽约大都市区的地铁有492公里,而通勤铁路有2159公里。通勤铁路大都是从城市核心区的铁路车站呈放射状向外延伸,把一系列中小城市连接在一起,形成以特大城市为中心、由轨道交通连接众多中小城市组成的大城市群。

每条通勤铁路的里程在50公里左右,形成一小时通勤的大都市区。这既避免了城市摊大饼式的发展,又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大都市区的人口密度,发挥了大城市群的集聚经济,同时避免了人口过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5
一:市域铁路,也称市域轨道交通,通俗地讲,就是站间距、速度目标等介于国家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两者之间的一种交通制式。
二:城市轨道交通包括地铁、轻轨、磁悬浮等运输方式,是城市公共交通模式的一种,国内外通常在中心城区规划建设,其车站距离短、密度大,速度目标值一般低于每小时100公里,平均旅行时速在25~35公里之间,线路长度一般小于50公里。
三:市域铁路与地铁和城市轻轨相比,它具有速度快、投资少、审批快等特点,还能实现与国家铁路干线的互联互通,增强城市对外辐射能力。市域铁路的设计时速为120公里/小时,平均旅行速度50~60公里/小时,比城市轨道交通效率更快。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8
市域铁路是专门在相邻几个城市间运营的电气化客运铁路,运营时速在80~160之间,站间距较小,这种线路一般都直接进入市区,是介于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轻轨)和城际高速铁路之间的新型运输模式,在日本很普遍叫“通勤电车”。车型如动车组、地铁列车都行,像成灌铁路、广佛地铁均属于此类。
城市轨道交通时速在40~80之间,仅限于市区内运营,因全地下或高架造价高,一般不超过30公里。
城际高速铁路运营时速在200~300之间,一般采用CRH高速动车组运营,用于发达大城市间的通勤。如京津城际、沪宁城际等。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12-04
楼上说的其实都挺好的,大概区分也就是这样的了。市域铁路也就是国家大中城市之间的铁路系统,运行速度较高,有高铁,动车组等等,隶属铁道部管辖。如京沪铁路,京津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是某一大中城市内的有轨交通线路,运行速度不高,隶属市政部门管理。如地铁,高架桥磁悬浮列车等等。
第4个回答  2020-10-07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