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声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入声是古汉语的四声之一,平仄中的三个仄调之一。

入声由三种不同的塞音韵尾-p(-b),-t(-d),-k(-g,-h)构成,读音短促,一发即收。入声在现代一些南方方言,如粤语、闽南语、吴语、部分赣语与客家话中仍完整的保存着韵尾三分;在晋语中保留-k韵尾;在吴语、江淮官话、部分西南官话中保留喉塞音;在湘语、部分赣语、部分西南官话与江淮官话中保留独立调值。

但是入声已经在普通话中消亡了,现代官话的特征之一是中古汉语的入声消失。

入声的辨别方法:

因为现代汉语没有入声,把入声字分别转变成了一、二、三、四各个声调去了。大致说来,汉语的第一、二声,相当于平声,第三、四声,相当于仄声。但是,第一、二声当中,仍杂有不少的入声字,作诗的时候,仍旧要归到仄声里去的。所以我们只要把这部份入声字识别出来就可以了。

凡b、d、g、j、zh、z六母的第二声字(阳平),都是古入声字。例如:

b:拔跋白帛薄荸别蹩脖舶伯百勃渤博驳。 (“鼻”例外,是中古去声字。)

d:答达得德笛敌嫡觌翟跌迭叠碟牒独读牍渎毒夺铎掇。

g:格阁蛤胳革隔葛国虢。

j:及级极吉急击棘即脊疾集籍夹夹嚼洁结劫杰杰竭截局菊掬橘决诀掘角厥橛脚镢觉爵绝。

zh:札扎扎铡宅择翟着折折蜇轴竹妯竺烛筑逐浊镯琢濯啄拙直值殖质执侄职。

z:杂凿则择责贼足卒族昨。

扩展资料

古代汉语有四个声调,但是和今天普通话的声调种类不完全一样。古代的四声是:

1、平声。这个声调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

2、上声。这个声调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去声。

3、去声。这个声调到后代仍是去声。

4、入声。这个声调是一个短促的调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