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第四版形式逻辑的答案?!

如题所述

形式逻辑答案
第一章 形式逻辑的对象和意义 (P13-14)
一、1、逻辑学;客观规律。 2、思维规律。 3、客观规律。 4、某种理论、观点、看法。
二、1、(b)。2、(b)
第二章 概念 (P43-49)
二.(1)单独、集合;(2)普遍、非集合; (3)普遍、集合; (4)普遍、非集合; (5)普遍、非集合;(6)普遍、集合。
三.字母ABCD分别表示先后出现的概念
六.全部错误。理由:
1、使用了否定;2、循环定义;3、定义过窄; 4、循环定义;5、隐喻;6、定义过宽; 7、定义过窄;8、定义过宽。
七、全部错误。理由:
1、是分解;2、混淆根据、子项相容;3、不是划分; 4、子项相容、划分不全、混淆根据;
5、混淆根据、子项相容;6、是分解;7、多出子项;8、划分不全。
九、1、内涵、外延。2、交叉、反对。3、不相容(全异)、同一。4、(略)。5、定义过窄。
6、真包含(同一)、不相容(全异)。7、限制、概括。8、多出子项、划分不全。
十、a c d d(c) c d a c
第三章 简单命题及其推理(上)(P77-81)
一、(3)、(5)直接表达判断。
二、 A A A E O I A(a) E
三、 1、不能,能。2、能,能。3、(略)
六、(3)正确。
七、 1、SOP。2、真包含于。3、全同、真包含于。4、真假不定。5、特称、肯定。6、SI P真。
八、c d d d c d
九、de de bc bc
十、SIP、SOP取值为真,SIP可换位:sip pis 。
十一、推导一:ABC三句话分别是性质命题SAP、SaP、SEP,a与E是反对关系,必有一假,所以根据题意SAP必真,所有学生懂计算机,班长必然懂计算机。 推导二:A句与C句是反对关系,不可同真,必有一假,所以B句真,B句真则C句假,所以A句亦真,所有学生懂计算机,班长必然懂计算机。
1
十二、推导:SIP与SOP是下反对关系,不能同假,必有一真,所以POS必假,P真包含于S或与S全同,即S真包含P或与P全同,而前者使AB两句话均真,不合题意,所以S与P全同。
十三、分析:“该来的(人)不(是)来(的人)”可推出“来(的人)不(是)该来的(人)” (sep pes)。“不该走的(人是)走了(的人)”可推出“不走(的人是)该走的(人) (sap sep pes pas)
第四章 简单命题及其推理(下) (P110-114)
一、1、第一格AAA式。2、第三格AAI式。 3、第二格AEE式。4、第二格AEE式。 二、1、大项扩大。 2、中项不周延。 3、四概念。 4、中项不周延。 5、中项不周延。 6、中项不周延。
三、1、答案不唯一。 2、MIP 3、 MOP 4、 PAM MAS MAS SOM
(横线) (横线) (横线) SIP SOP SOP 四、1、结论是“有些A是C”或“有些C是A”。 2、可推出“所有A不是C”或者“所有的C不是A”。 3、能,结论是E或O。 4、结论是O,因为前提有特称,有否定。 5、不能。只有EEE式可以使三个项都周延两次。而两个否定句不能推出结论。 6、结论否定,大项周延,而I的主谓项均不周延。
五、“甲生疮,甲是中国人,中国人生疮。”小项扩大。“中国人生疮,你是中国人,你生疮。”四概念。“你说谎,卖国贼说谎,你是卖国贼。”中项不周延。“我是爱国者,爱国者的话是最有价值的,我的话是不错的。”六概念。
六、1、“a与b全异,b与交叉c”分别得出“所有a不是b, 有的b是c” ,可推出“有的c不是a”。a与c的关系有三种可能:真包含于、交叉、全异。 2、“a包含b,c包含b”即“b真包含于a,b真包含于c”,可分别得出“所有b是a,所有b是c”,可推出“有的a是c”。a与c的外延关系有4种可能:全同,真包含于,真包含,交叉。
七、1、正确。2、性质命题不是肯定。3、媒介项不周延。4、前提中不周延的项结论中变得周延。
八、1、 结论如果是肯定,小前提必肯定(2分); 结论如果是否定,大项必周延,大前提是特称,只有大前提是否定,才能保证大项周延,小前提必肯定。„„(3分) 2、 第四格里大前提是特称否定,结论必否定,大项必然不当扩大;(2分) 小前提特称否定,大前提必肯定,中项必然不周延。所以„„(3分) 3、 前提中最多有三个项周延,且必须是A与E组合,结论必否定,大项必周延,中项再周延两次,小项必不周延,结论必特称;(3分) 前提如果少于三个项周延,中项周延两次,大小项都将不周延,结论必然是特称肯定。所以„„(2分) 4、 小前提否定,大前提必肯定;(2分) 结论必否定,大项必周延,大前提已然肯定,必须全称才能保证大项周延,所以„„(3分) 5、 矛盾的命题肯定否定必相反;(1分) AB肯定,则C必肯定,D必否定;(2分) AB中有一否定,则C必否定,D必肯定,所以„„(2分)
九、1、“M与P不相容”得出“所有M不是P”,与“所有M是S”推出“有的S不是P”。S与P的外延关系有三种可能:真包含,交叉,全异。 2、“M真包含于P”得出“所有M是P”,与“有些S是M”推出“有些S是P”。S与P的关系有4种可能:全同,真包含(于),交叉。 3、“M真包含S”即“S真包含于M”可得出“所有S是M”,与“所有M不是P”推出“所有S不是P”,S与P的关系是:全异。
十、(1)、(2)、(4)有效; (3)无效(大项扩大)。
十一、1、对称、传递; 2、反对称、传递; 3、对称、非传递; 4、对称,反传递; 5、非对称、传递; 6、对称、传递。
十二、1、违反对称性关系原理; 2、违反非传递性关系原理。
2
第五章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上) (P133-136)
一1、p∧q 2、p∧q 3p q 4 p q 5 p∨q 6 p∨q 7、p强析取q 8 p q 9 p q 10 p q
二、1、真。2、假。3、假。4、否,如选言、假言、负命题。5、只有能打开,才说明曾使
用过。若甲不能打开,可断定未曾使用过,甲在说谎,收录机不是他的。
三、1、错。相容选言推理,不能用肯定否定式。 2、错。充分假言推理,不能用否定前件
式。3、对。分号前的话等于“只要是快车,就不在这一站停车”,充分假言推理,可以用否
定后件式。 4、错。是充分假言推理,不能用肯定后件式。
四、1、他如果能跳过这道沟,就一定是运动员。(他如果不是运动员,就不能跳过这道沟)。
2、如果X大于5,那么X大于3。(如果X不大于3,就不会大于5。3、如果畏惧艰险,
就不能胜利到达顶点。(如果要胜利到达顶点,就要不畏艰险。)4、他如果不会下围棋,就
会打桥牌。 (他如果不会打桥牌,就会下围棋)。
五、d d c c b c
六、1、小蓝的书包要么是黄的,要么是白的(书包颜色和姓氏不同);(2分) 小蓝的书包
不是黄的(背黄书包的说话,小蓝回答); (2分) 所以小蓝的书包是白的; (2分) 小
黄的书包是蓝的; (2分) 小白的书包是黄的。 (2分) 2、 由b与c可得(1)“手
表不是在宿舍丢失的”;(3分) 由(1)与a可得(2)“手表是在校园或大街上丢失的”;
(3分) 由d与e可得(3)“手表不是在校园丢失的”; (2分) (2)与(3)可推出“手
表是在大街上丢失的”。 (2分) 3、 由c可得(1)“零点时商店灯光灭了”;(2分) (1)
与e可得(2)“乙的证词正确”;(2分) (2)结合d可推出(3)“作案时间在零点之前”;
(2分) (3)与b可得(4)“甲未盗窃财物”;(2分)(4)与a可推出“盗窃财物的是乙”。
(2分) 4、 假设C假,则否定了A、B的前件,A、B必同真,不符合题意,假设不成
立; 所以C真A、B假; 所以A、B的后件均假,即“乙是第二,丙是第三”; “甲不
是第一”,所以“甲是第四”; 剩下的“丁是第一”。 5、 由(c)得(1)“S不与P全异”,
(1)与(a)可得“P与M全异”,可得(2)“所有P不是M”; 由(c)得(3)“S不
与P叉”,(3)与(b)可得“S与M不全异”,可得(4)“有S是M”;[当然也可推出(5)
“有S不是M”、(6)“所有S都是M”,但(5)与(2)推不出,(6)与(2)可推出“S
与P全异”,与(c)矛盾。] (2)与(4)可推出“有S不是P”,S与P是真包含、交叉
或全异,结合(c)可得“S真包含P”, 可得(7)“有S是P”,(7)与(2)可推出“有
S不是M”, 所以S与M真包含、交叉或全异,而S与M不全异,所以“S与M真包含
或交叉”。
第六章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下) (P152-157)
一、1、如果做坏事,就要受到惩罚。2、如果不通过考试,就不能录取(如果要被录取,
就要通过考试);并非不通过考试而能录取。3、假;真。4、假;真。5、假。6、小王或者
不是大学生,或者不是运动员;小王如果是大学生,就不是运动员(小王如果是运动员,就
不是大学生)。7、真;真。8、他不去。9、并非p而且q(非p或者非q)。
二、d d a c c d
三、de ab ad ad be bc
四、abcde acde abe cde
五、(1)a.否。b.是。c.是。d.是。 (2)否。是必要条件。 (3)p
∧q假,p∨q真。 (4)甲不去,乙也不去。 (5)不能;能。
(6)小张去,小刘也去。 (7)a不是重言式,b、c是重言式。
六、1、 由a与b可得(1)“小张在做习题”,(2分) 依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
(2分) (1)与b可得(2)“小方在读报”,(2分) 依据: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2分) 最后
得“小李在写家信”。 (1分) 依据: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1分) 结论:小张在 做习
3
题 ,小李在 写家信 ,小方在 读报 。 2、a、b、c可分别写成公式: a. (p∧q)﹁r b.
﹁(﹁r∧﹁s) c. s p ﹁(﹁r∧﹁s) (r∧s) r (r∧s) s (s p) ∧ s p [(p∧q) ﹁r] ∧r
﹁( p∨q) ﹁p∨﹁q (﹁p∨﹁q)∧p﹁q 所以,甲和丙通过了四级考试,乙没有通过。
3、 由a得(1)“所有的A是B”,(1)与b可得(2)“有C不是A”; C与A真包含、
交叉或全异,所以(3)“C不真包含于A”; (3)与c可得“C真包含A”,即“A真包
含于C”,所以可得(4)“所有的A是C”; (4)与(1)可推出(5)“有C是B”, (5)与b可推出C与B的关系是真包含或交叉。
第八章 归纳推理(P196-198)
一、1、简单枚举。2、完全归纳。3、科学归纳。
二、(2)、(4)可借助完全归纳推理得出。
三、1、“磨擦会发热”,简单枚举(科学归纳)。 2、“销石能溶解于水”,完全归纳。
3、“声音是物体振动发出的”,科学归纳(简单枚举)。
四、1、求异法。2、求同法。3、剩余法。 4、共变法。5、求同求异并用法。
第九章 类比推理与假说 (P205-206)
一、b a b b
二、类比推理,其中(1)(3)(4)为“机械类比”。
第十章 形式逻辑基本规律 (P220-224)
一、1、同一律。2、排中律。3、矛盾律。 4、排中律;如果老王是党员,他就是干部。
二、d b b d d
三、(4)(6)(10)无错误。(1)(2)(3)(7)违反了矛盾律; (5)违反排中律; (8)
(9)违反同一律。
四、1、偷换论题。2、自相矛盾。 3、模棱两可。4、正确。
五、1、自相矛盾:“精神病人可以提出不参加战斗的理由(他本人应当提出„„)”与“精
神病人不能提出„„(假如他意识到„„没有精神病)”。 2、违反同一律。两人
对“围绕松鼠走了一圈”这一概念的内涵理解不同一。第二个人偷换论题。 3、
师生二人均“自相矛盾”:他们同时肯定了“依照我们的商定付款”和“依照法院的判决付
款”这两个矛盾的命题。但学生是以其人之道,还自其人之身,构筑了一个反二难,是驳斥
错误二难推理的一种方法。 4、 小陈认为丁队夺冠,小唐认为丁队不可能夺冠,所以两
人的猜测矛盾。必定一真一假; 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个人正确,必定是小陈或小唐,则小张
和小徐猜错; 小张认为“甲队将不是冠军”,所以“甲队夺得冠军”。 如果四人中只有一
个人猜错,也必定是小陈或小唐,则小张和小徐正确; 小徐确信“乙队将夺魁”,所以“冠
军属于乙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6-18
我也需要,937238905谢谢
第2个回答  2012-03-22
我也想要= = 也给我一份呗~
第3个回答  2010-12-02
有的话也给我一份
第4个回答  2010-12-05
你是什么系的,这门课我们大一时修过,可以到宿舍来找我,我们的书上还都有答案,不会是历史系或者中文系的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