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什么样的工作最满意?

如题所述

说起工作,不少人都带着负面情绪,调侃自己在搬砖、打工,只是为了生存压力而不得不去完成被安排的任务。

但这个世界上也有人是发自真心热爱着自己的工作。在豆瓣小组“我真的好爱工作啊!”这里,你能看到有人很享受枯燥的翻译工作:

有人在压力山大、又卷又内耗的券商行业里做得喜滋滋:

就算是别人看来“没前途”的行政工作,也有人能从中找到自己的乐趣,对工作产生极高的满意度:

小组里的每位成员,都能在平凡的岗位上找到属于自己的意义和价值。

真正热爱自己工作的面孔

长什么样?

前两天,我在网上看到一篇关于电影《长津湖》的详细报道。

其中提到,影片里壮阔的大场面、场景的搭建、视听效果、服道化、造型的细节、配音、画面构图和设计、后期剪辑、CG特效、甚至是一些受伤特效,都是由本片的导演之一徐克亲自操刀。

为了视觉效果真实和贴切,徐克会跟随着演员们到冰天雪地里摸爬滚打,去体会在战争里面的想法和感受,然后再把这些感受通过声效视觉体现出来。

而拍摄这部电影时,徐克已经年过七旬。

徐克一直走在国产电影特效制作的尖端。

从早年间的《蜀山:新蜀山剑侠》开创新派武侠、《青蛇》的双蛇戏水、水漫金山,到《双龙会》中的“二龙同画”,再到近些年或监制或导演的“狄仁杰”系列,他一直在突破自己。

只是没想到已经70多岁的他,不仅拍出了人生中第一部真实历史题材的战争片、还在《长津湖》里把视效玩出了新高度。

如果不是对导演这份工作有着真爱,我想恐怕很难在“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年龄取得这般成就。

喜欢一份工作究竟是什么感觉?

有人说,“大概像喜欢一个人一样吧,每分每秒都想看到他,甚至忘了要照顾自己”;

有人说,“一句话:一天一下子就过了,一点都不觉得难熬”;

还有人说,“为了把一个任务搞定,饿着肚子,憋着尿,熬着夜……半夜来了灵感,立刻爬起来开始干活。没事的时候便工作,有事的时候也会想着如何解决一些工作上的问题”。

总结下来,做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通常会有以下状态:

精神上,每天早起虽然累,但精神并不萎靡,没有使人力倦神疲的压力,出了门就是清爽又值得期待的一天;

情绪上,虽然也会有抱怨和不如意,但负面情绪很少,即使加班加点也愿意接受;

成就上,因为觉得自己的工作有价值,所以喜欢和家人朋友分享工作中获得乐趣。

这就职业幸福感(CareerHappiness)。

职业幸福感公式

伦敦职业教练、CareerTreeCoaching 创始人Sarah Archer把职业幸福感总结为以下公式:

CareerHappiness=(Freedom + Challenge + Balance – Stress) x Meaning

拥有强烈的职业幸福感,取决于能否在以下要素中拿捏到位:

自由:关于工作,你有多少选择权、支配权、决定权;你的工作性质、工作方式是否是你想要的。

挑战:工挑战太少会导致无聊,太多的挑战则会导致压力。唯有适量的挑战,让你发挥出最佳水平,你才会觉得工作是生动的。

平衡:一份职业幸福感强的工作,就是当你愿意all in时,你可以全身心投入;当你想要抽离时,也能抽出时间和精力来照顾自己的健康、与家人伴侣有相处时间、从事自己的爱好和兴趣。

压力:因工作本身产生的正常压力有助于我们表现的更好;但非工作本身产生的过多压力———派系斗争、酒桌文化、人情事故等——会严重削弱职业幸福感。

意义:意义可以是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也可以是看到我们所做的事情产生的具体结果。“意义”是职业幸福感公式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如果没有意义,职业幸福感将荡然无存。

也许有人会问,那么金钱呢?工作不是做慈善,难道不考虑钱么?钱对职业幸福感当然有很大的影响,但如果我们工作只追逐金钱,那么职业幸福感很难长期维持。

工作要追逐利益,但我们需要摆脱“金钱=成功=幸福”的模式才能获得职业幸福感。

爱上自己的工作,少数人靠“运”

更多人靠自我查缺补漏

据计算,我们一生中的工作时间会达到90000个小时,没人愿意把这么多的时间浪费在忍受痛苦上。

所以,找到一份自己热爱的工作、获取职业幸福感是重要的人生课题。

对于幸运的人来说,在很早时能找到自己热爱的事物,然后将其变成工作是最好不过的。

台湾著名漫画家、被人称为“画中国历史故事全世界没人画得赢他”的蔡志忠就是如此。

他出版过400多本漫画书,销量在全球超过了4000万册;

他联合导演的动画片《七彩卡通老夫子》打破台湾票房纪录,还一举夺得1981年金马奖最佳卡通片奖;

2011年,他荣获“金漫奖”终生成就奖。

他4岁时,爸爸给了他一个小画板,小蔡志忠就在上面不断涂画,无比快乐。

他不只是把画画当成业余兴趣爱好,而是把它看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然后沉迷在其中。从那时起,蔡志忠就立志一生要以画画为生。

15岁时,他给一家漫画社寄过去的漫画作品得到了认可,因而得到了一个工作机会。从此,蔡志忠开始了自己职业漫画家的道路。

别人总是夸赞他好努力,他却说“我是在做自己喜欢又擅长的事,不需要努力”,“只要不饿死我,一天给我一个馒头,我就能画一辈子”。

蔡志忠就是把自己所爱变成职业化的典型范例。

如果没有找到自己热爱的事物,那找到工作中的“使命感”就尤为重要。

“使命感”也是做这份工作的意义、目标。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研究所教授、研究目标感的权威专家威廉.戴蒙和他的合作伙伴通过一系列科学实验、调研发现:

那些优秀的职场人士都能够清晰地回答诸如“你想要努力达成的目标是什么?为什么?”这类问题;

他们的心中始终怀有一个崇高的、渴望实现的目标,驱动着他们每天努力向前;

当他们完成阶段性目标的时候,“目标”赋予他们满足感;

当他们陷入困境的时候,“目标”又可以帮助他们不屈不挠地坚持下去。

就像在咖啡店工作一样,如果你缺少使命感,每天工作的任务就是别人点什么你做什么,那这份工作恐怕很难坚持长久。

但如果你在这份程序化极强的工作中建立起自己的使命感,比如,想认识不同的人、听他们的故事、做出出最温暖可口的咖啡给过路人……那这份工作带给你的幸福感无疑会增强。

如果你既没有热爱之事、也很难发掘出工作中的“使命感”,不妨参考Sarah Archer的建议,从职业幸福感公式里自由、挑战、平衡、压力、意义几要素入手,定期做检查,查缺补漏。

工作中被过分限制、自由度过低,就找上司谈谈能得到的权限;挑战不够,就迈出舒适区迎难而上;被工作耗尽了能量,就尽快调整、平衡,顾好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最后,我们要明白,再喜欢的工作中都会有自己不喜欢的部分,而热爱可以敦促我们努力把不喜欢的部分也做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