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板成见名词解释

如题所述

刻板成见(Stereotape),又被称之为“刻板印象”、“刻板效应”,是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和传播学家李普曼在其1922年出版的《公共舆论》一书中提出的传播学与心理学理论。

它是以高度固定化、简单化、概括化的符号来对特殊群体和人群所做的社会分类,是人们对特定事物和群体所持有的固定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会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刻板成见是长期存在、不易察觉的,人们不仅对接触过的人会产生刻板印象。

还会根据一些不是十分真实的间接资料对未接触过的人产生刻板成见,它主要起着社会控制的作用。一般来说,刻板成见总是弊大于利,若不及时纠正极容易带来歧视,往往会产生不良影响。

主要特点:

1、过于简单化、概括化的分类。刻板成见主要有两种获取途径,一种是通过与某些人、某些群体的直接接触经验获得,另一种是通过间接的资料和信息的概括获得。在刻板成见的影响下。

人们往往会给人“贴标签”,无论是曾经接触还是素未谋面,都将其简单分类贴上标签,并在接下来的接触和交往中根据标签的指示采取行动。例如,北方人在我们的印象中一般是比较豪爽的,而南方人就更多的跟精明联系到了一起。

2、同一社会文化、同一群体中,刻板成见往往具有相当的一致性。刻板成见的产生与人们所处的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受到当前的社会文化、历史渊源、传统习俗等多方面的影响。例如,由于中日之间长久以来存在的种种冲突战争,部分民众对日本存在着较为一致的不正当的刻板印象,如“小日本鬼子”等等。

3、刻板成见大多数都是偏见,甚至完全是错误的,一般情况下都是弊大于利的。我们大多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日常生活中真正的接触到某一个人后,才发现他跟想象中的完全不同,这种想象其实就是带有一定偏见的。比如,经常会出现的地域歧视,就是一种完全错误的刻板成见。

4、刻板成见经常表现出两级分化,或是偏好、或是偏恶。一般来说,人们的刻板成见总是表现出了明显的好恶,中性化的刻板成见几乎可以说得上是没有。

克服刻板成见的具体方法有:

一方面,要善于核实信息。人们产生刻板成见的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接触到了错误的信息,并未经核实即信以为真。因此必须要能够以“眼见之实”去核对“偏听之辞”,及时纠正自己的刻板成见。

另一方面,要加强现实接触。俗话说得好,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只有真正的与群体中的成员广泛接触,才能够不断的检索和验证刻板印象中与现实相悖的信息,不断的改进资深的偏见,最终克服刻板印象的负面影响,获得准确的认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