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简单易学的内功?

如题所述

正道内功初级功法

当今很多门派的“大师”、“掌门”讲不清“内功”为何物。什么是内功?笔者认为:内功就是呼吸、意念、动作高度地协调统一,经过正确的修炼方法与精神暗示,达到诱发和激发人体潜能而达到超越常人功能的一种武术高级修炼方法。
真正的内功是易学速成的,在短期内即可提高任一攻击部位的杀伤力及抗击打能力,更对养生健身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下面介绍本校独特的内功修炼方法——正道内功初级功法:
第一步:①双腿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体侧。脚尖触墙,面墙而立。眼微闭,凝神静气逆呼吸十二息(即吸气时腹部内凹,呼气时外凸,一呼一吸为一息)准备练功。
②双肩稍内扣,鼻子轻触墙,双膝微触墙。吸气时缓慢下蹲,徐徐吸气入下丹田(脐下),直至臀部触及脚后跟为止,整个过程为吸气。
③起立时,缓慢呼气,徐徐站立起身。
注意:①自始至终,动作与呼吸必须协调一致,即气吸至尽时下蹲到底,起立站直时气呼完,意念守在下丹田处。②自始至终鼻、膝、脚尖不能离开墙壁,尤其是头部绝对不能向左右偏斜(即眼不能左右看),否则使脊柱偏斜,影响功效。③呼吸在胸部不憋闷的前提下,越慢越好。
本法虽然简单,但大多数人初练时蹲不下去,此时把脚站立比肩宽亦可,不会影响功效。能站下去之后,逐渐合拢双脚练习,直至双脚并立,脱去鞋袜之后亦能蹲下者,即初步功成。
刚习时如蹲下一两次,其吃力之感不亚如挑百斤重物行走数公里。勤修本功,自然达到气沉丹田之效,久练自然丹田充实气足,桩步沉稳灵活,更能在激烈的实战对抗中气定神闲,发力迅猛持久,全身可达无意识活性抗打。
本功的功法原理即通过任督二脉的修炼达到丹田气足圆活,尤其是对颈、胸、腰、骶、脊椎的伸拉、压缩,可牵扯到常常运动不到的肌肉、韧带、神经,从被动运动到主动运动,日久自然感应异常灵敏,而使肌肉、骨骼达到坚韧有弹性,在实战中不惧暴力击打。
现代医学证明:脊椎的错位或伤损,可引起众多疾病的发生。脊椎的修正复位可减轻各种神经痛、心绞痛、头痛眩晕症等。现在很多武术修炼者只知脊椎的修炼对发力相当重要,却忽略了一旦脊椎发生偏差(错位)可引起严重的内脏的疾病,首当其冲的是颅脑血管疾病、心脏血管疾病的发生。此皆缘于不正确的成千上万次的脊椎扭转切削发力,而产生脊体错位压迫神经血管而引起的。许多惨痛的实例已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了。
此外,当今不少武术修炼者一到五十岁上下就肥肉猛增,而肥胖乃多种疾病之源(注:肥胖本身就是一种疾病),而本功对减肥效果非常明显。
当第一步功练至赤足并立亦能 49 次上下之后,第一步功成。此时进行实战搏击,身轻步稳,腿部力量即有抬腿伤人的威力。此时可转入第二步练习:要领基本同第一步功,唯一不同的是双手各持 20 — 40 斤重的哑铃上下练习,当亦能上下 49 次时,第二步功成。唯此负重练习之时劲非自然本能之“灵劲”,尤应进行下面第三步之练法:其余同第一步功,不同的是把双手背在腰背上,上下练功。亦能上下 49 时“灵劲”上身,此时周身通灵圆活,感应异于常人数倍,在毫无防范之下亦能承受常人之击打,不伤分毫。
此时进行中级内功的修炼可达事半功倍之效。
各位在练习过程中如遇到有任何问题,请来电来信咨询。
一、本功法是否为高先生祖传或得于哪位明师?
本功法非祖传,而是众多内家武学明师无私真传及本人近二十年之研修内家武学之心得整编而成,经近十年的推广验证:确系高效速成简明易学的!只要认真学习都绝对收效!绝不会出偏及误人子弟。吾内家武学启蒙恩师有智能气功创始人武术气功一代宗师庞鹤鸣,道门武术大师、点穴绝技唯一传承者玉真道长,实战拳法宗师轨迹拳创祖李紫剑等十余位明师。
二、练多久可达文中之功效?
若专业训练一月左右即可赤脚起立 49 次左右;业余训练约需 30 — 60 天左右。此时的腿功功力及腰背、丹田之力绝不同于没练之前,平时不论练习套路还是进行实战搏击体能即可明显提高,任一拳一脚常人绝难抵挡。再逐练下一步即可。每天不少于五次练习。
三、练本功有何禁忌?
练本功无什么特别禁忌!随时随地皆可练习,有一墙即可;唯练完后 1 小时内勿冲冷水澡,切记!
四、本功对哪些疾病有改善作用?
本功对严重肥胖症、遗精、腰腿痛、胃肠病、各种内伤等有显著效果。在练功过程中有哪一处平时无痛感的部位,练功一段时间后突然有痛感的即为病所,此时更应坚持练下去,不痛之后病即痊愈。对增高亦有显著作用。

二、卧虎功法
本功最主要增加全身肌肉韧性及内脏的抗震及减震功能,从而使全身无点皆成弹性抗击,勤者修炼 1-2 月则可达到肋间生胸肋丰满结实。体认法:首次练功满 60 秒时在此状态下你可令你同伴用力击打击你的肋腹则无甚感觉,当你练到可坚 3 分钟时,你全身稍微用力绷紧站立亦可接受常人的拳打脚踢;当你可坚持 10 分钟时,则可在搏击中承受数人的拳打脚踢。你可发现那些苦练 2-3 年的“高手”们拳脚,怎么那么无力?而且本功对双拳的杀伤力及对腕、臂的增力效果非常明显。举一例:本人弟子曾江(广州赤岗解放军某军校医科大学)在本班同学中有举重者臂力非常大,曾与其扳手腕,往往对方叫一、二、三即败北,求救于我,即教上述一步功法, 10 日后即反败为胜,由此可见功之奇特。
本功亦分二步练法。
一步练法:双手间隔一掌宽,全身绷紧挺直,双臂弯度约为 120 度,呼吸比正常应绵长一些,臂部不能向上翘起,全身上下一条线,如此一直坚持下去即可?易犯毛病:双臂弯度不够,臀部上供,这些都会影响功力的增长与抗击打功力。练功窍门:假如你第一天只能坚持一分钟,那明天必须咬牙坚持一分钟零五秒,后天坚持一分钟零十秒 ------ 成梯形往上叠加,这是武功保持猛增加的诀窍,一边坚持一边默年数字,有助于耐离的持久及减少杂念。
二步练法:在第一步功十天后可练第二步功。全身上下要求统一不功,唯一不同的是由掌变成日子拳练功,一直保持不动即可。如此练完之后,悟性稍高着尤其是练过卢氏结构、大成拳或形意、太极者仿佛似曾相识的感觉吧?读及此掩卷想一下,你联想到什么呢?——“这不就是那些极力推崇桩功的技击、混元桩么?不是么?请按卧虎桩状态站立直身试一下即知。本人称卧虎桩为强力桩功,实实在在的体认比那些放松加意念的“桩功”其两者之功效绝不可同日而语,一者天长日久莫名而得,一者修炼当日即感强烈的效果,怎么去比较?事实上其他任何派的“桩功”均只不过为“实力的修习与增加为目的而已”,何必过分宣扬神效奇妙呢?细想一下当今流行的“以桩为本,以一法代万法”的门派,真正实战高手有几人?更多的是以一身肥肉及“苯力”吓一吓三四流的高手而已,请诸君思量。

注意:练任何功法,技术前应全身活动热身后再练。

四、内家不传秘法——内功拳、掌、指运劲法(幻影拳内功运劲法)
1 、全身放松双手自然垂于体侧,双脚略宽于肩平行站立,凝神深长呼吸六次。图 39
2 、以鼻吸气同时双手提至胸前(指尖相对,掌心向上吸气时上提至膻中穴)腹部稍内收。图 40
3 、双掌内翻成掌心向前,指尖向上,双掌缓缓用劲向前推出,指尖向后翘意至劳宫穴,同时缓慢呼气气沉丹田(腹部稍向外突),推至似直非直时略闭气一会,然后放松继续呼气将臂推直,双掌用力不可放松。图 41 、 42
4 、然后吸气双掌外旋内转掌心向胸部并沉腕翘掌,指尖向前吸气运劲满(腹内收)闭气一秒,然后变拳以最快的速度向前冲成平拳(冲拳同时腹部向外鼓荡)意在拳面,必须要有遇石石碎,遇壁洞穿 的意念(如变成剑指、鹰爪、虎爪则为指功之修炼法)图 43 、 44
5 、然后双拳放松变掌掌心向下,缓慢向下按压(手指上翘,意在劳宫)略闭气,然后放松呼气,双手划向体侧与一式同。图 45 、 46
反复重复 12 次然后站直全身放松轻抖放松即可。注意全部采用腹式呼吸法,即吸气时腹部内凹,呼气时腹部外凸,修习 5 —— 10 天即觉掌沉拳重,双手有用不完的劲。注意除了拳掌必须用全力之外,其它各部必须放松。注意本功法除了快速冲拳必须全力最快速度冲拳外,掌部运动必须用暗劲运掌,略闭气一会一般时间为 1 秒,视个人体质而言勿强求。
本功每天如有时间可练习 3 — 6 组(每组约 12 次),重点体认逆呼吸方法。
第 4 式冲拳时可变成四指叉开向前冲击或成食指、中指并拢的剑指向前冲击,重复提示:运用指法向前冲击时,必须扣紧拇指使力达指尖,每一次须全力冲击——此即指功练习方法。
此功以前乃秘不示人的,本功修炼得法可令你有多大功力皆可达拳、掌、指部,使任一技法皆有杀伤力。
高峰秘诀

本科诀为实战武术家高峰先生近二年研修少林、武当、形意、八卦、太极、轨迹拳等内外家拳的心得及近百次的实战经验总结整理而成,对喜爱中国实战真功夫者将有极大的帮助。 ?
诀要 ? 实战秘诀腿落拳到动侧身变三尖如一 ?
敌若乱打 ; 击脐即解 ; 敌若转身 ; 击臀即破 ?
强敌闪侧 ; 敌弱破中 ; 阴阳八卦 ; 攻防合一 ?
沾连绵随 ; 触着即打 ; 连消带打 ; 力出气推 ?
出手螺旋 ; 腰弹手收 ; 直线攻击 ; 弧形格化 ?
以斜击正 ; 欲退先打 ; 着实发力 ; 受击弹抖 ?
以凸击凹以硬击软 ; 连击快攻 ; 闪化即进 ?
动先进身 ; 脚手齐到 ; 进则步低 ; 退则步高 ?
实战腿法 ; 全在连环 ; 腿劲之秘 ; 身腿合一 ?
腿法快诀 ; 对争圆活 ; 发力之秘 ; 惊起四梢 ?
与敌对诀 ; 等闲视之 ; 肘法之妙 ; 得手即用 ?
膝法之秘 ; 捉敌撞膝 ; 拳法之秘 ; 捉敌撞膝 ?
拳法之妙 ; 单手连击 ; 身法之妙 ; 活若龙蛇 ?
先至之妙 ; 意在敌有效击打;以阳击阴 ?
快拳之秘;由后超前;由高打矮;多用勾劈 ?
以弱胜强;灵活多变 ?

十、秘传防守手法修炼
防守手法在实战中作用非常大,一个善有于防守的人对于任一攻击都可拦截或化解令敌徒劳而我则可随意击敌要害或擒或打随已意。
——阴阳手练法:
先在墙上画两圆,其大小以高不过鼻,低不过裆,左右稍宽于肩即可。练时沉肩坠肘,距墙约 40 — 50 厘米即可,左手弧形上托则右手下按双手一上一下同时进行。
练法:左手从 1 至 3 为上托,从 3 开始翻腕下按经 4 到 1 。右手从 1 下按经 2 到 3 ,经 3 时翻腕掌心向上经 4 到 1 ,手指自练起始终对向对方。图 77 、 78 、 79 、 80 。
要点:手完全不用力,呼吸均匀,一个呼吸画一个圆(以不憋气为度越慢越好)。慢慢去体会手掌的感觉,过不了十天半月你就会感觉到手掌有麻胀沉的感觉,这是劲力到掌(指)的感觉,续练下去你能感到腕活、掌沉、指力倍增,尤其是双手掌指的感知能力异常灵敏,实战中敌人用拳掌击来,你可本能地弧形格挡并翻腕抓住敌击来之碗、臂,另一手几乎在同时击中敌人。

——八卦手练法:
本手法则比阴阳手更绝妙,修成本法则单手攻防则可令敌攻之不进,无处可逃,成一天罗地网也。
本法亦可在墙上画一与眼同高下与裆部齐的大圆,再在中间画“十”字即可练习(见图)。从 1 — 2 为按挡法, 3 — 4 为拍挡法, 5 — 6 为挂挡法, 6 — 7 为捋挡法, 7 — 8 为抄挡法, 8 — 9 为格击挡法, 9 — 10 为拨挡法, 10 — 1 为架挡法,由于其八种手法可抵挡八方进攻故为八卦手。
练时五指微张,不可用力,给人的感觉如挥动的红绸带,连绵、圆活,必须充分活动腕指关节,认真体会手掌的变化,持久则双手感知能力异常灵敏(即具备了内家“听劲”功夫),而达到一物不能加无物可潜逃的高级境界,左右手都必须练。通过本法修炼的人双手的防守打击(攻防能力)配合异常地好,能自然而然地一上一下,一左一右,相互配合,而达到我可随时击中敌人,而敌人无法捉摸我之攻击。
见图 81 — 89 图

阴阳八卦手歌诀
拳法一阴复一阳,两肘必在肋下藏。
出拳如炮身龙活,遇敌犹如火灼身。
起或未起夺中位,手打八方仙难逃。
出手要如虎扑羊,活实发力整体劲。
此是吾门神妙诀,仙术只传有缘人。

八卦手攻防应用——
以右实战式为例: 1 、上步以右手按拍敌之进攻直拳,以左拳控制后,进步用右手拍击或爪击敌面、鼻;此即本门“幻影绝杀八手”之“惊涛拍岸”。
2 、以右手左拍敌手,不论击中与否,即刻上步切削对方之咽喉,再用右摆拳击敌耳部。
3 、右手由内向外(右)格击,即刻进步右劈拳击敌面,然后左右圈击敌胁腋。
4 、敌用正踢、横踢、射踢时,我方务必顺机进身,右手由上而下向左向上,抄捞敌腿,进步用“虎扑”击敌丈外,一气呵成,不可脱节。
5 、敌用边腿时,我后退半步,右手由上向下划弧勾拨住敌腿上掠,顺敌失重之际,进步抓住敌头发或双肩,将颈向下拉,左膝撞敌之胸口,一击必杀。
以上介绍仅对刚入门的人而设,但已一击必杀!有腿法基础者可自由组合加入攻击!纯熟后可以自由组合,不论什么手法打到人就是好手!
学习指要:以上八种防守手法,任一手法皆可单一动作反复练习,随时可与各种拳、掌、肘,指任一技法组合练习。左右手练习的时间必须等同,切勿偏颇。
八卦手之八种手法即:按、拍、挂、捋、抄、格、拨、架,务必认真详加体会。学习时必须认真体会身与手的配合,练至手法纯熟方可与各种拳腿组合。

十一、强体健身功法 = 身材瘦弱者的福音
下面向大家介绍中国著名医学经络教授祝总骧老先生研创的“ 312 经络锻炼健身功法”
312 功法, 3 即人身 3 个重大穴位, 1 即 1 种气功修炼, 2 即双腿的锻炼。
1 、 3 个穴位即:合谷穴、内关穴、足三里穴。每穴一松一按为一次。上午一有空即可按穴位,晚上临睡时的按穴绝对不可改变。每日不应少于 2 次。
2 、一种气功即:意守丹田顺腹式呼吸功法:呼吸均长,吸气时小腹鼓气,呼气时凹落,消除杂念,逐步达到每分钟呼吸 1 — 2 次,每天早上和晚上各一次,每次 5 分钟。
3 、双足锻炼法:以双足深蹲与面鄙蹲墙法最好!晚上睡觉前以热水洗足并按摸足低。
就是怎么简单的功法,却对营养不良面黄肌瘦,身材矮小及胃肠病、心脏病、失眠、遗精有极惊人之效。望广为传播,自救救人乃人生最大善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2-21
一、真气运行法

真气运行法是一种静功自我导引法,主要通过凝神调息,培植真气,以贯通经络,调理阴阳气血,而达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之效。本功法由近人李少波根据《黄帝内经》理论,并采纳了“小周天功法”等古代气功养生治病经验,结合自身实践体验整理而成。操练不难,只要按要求练习,不会出偏差。操练步骤井然,各有反应或效果可证,治疗范围亦较广泛。

(一)练功姿式

以平坐式为主,凳椅面上可加软垫,要求凳椅坐面与小腿等高;臀部的1/2—1/3坐于凳面,两足平行,足底着地,并与小腿垂直,小腿与大腿垂直,大腿与上身垂直;两膝间距两拳宽,两手掌自然覆置大腿上,两肩松垂,含胸拔背,头顶如悬,下颌微收,舌抵上腭,口目轻闭,两眼内视,耳听呼吸。若惯于盘坐者,盘坐亦可。当修习纯熟后,则站、卧、坐、行皆可。

(二)呼吸与意念

本疗法呼吸法是鼻吸鼻呼。练功初期,意念只须注意呼气,尽量做到深、长、细、匀,而吸气时则任其自然,勿须任何意念。随着练功的深入,呼吸和意念须作适当调整。

(三)收功

每次练功结束前,先放松意念,手掌相对摩擦至热,如洗面状摩面部数周,使精神恢复常态后,慢慢起身活动即可。

练功方法

第一步:呼气注意心窝部

练功准备就绪,即微合双眼,先注视鼻尖片刻,接着闭目内视心窝部,耳听呼吸,勿使有声。意念随每次呼气自喉部下达心窝部,尽可能逐渐放慢、放长,每次呼气的时间,以每分钟呼8—12次为宜。吸气时任其自然,无念无识。练功时若有杂念,要用数息法制之:只须数呼气之数,从1—10,再回头从1—10,反复进行,杂念平息,即不必数息。本步练功时间每曰3次,每次20分钟。尽可能固定每曰练功时间,易于形成条件反射。若不能固定时间者,则每曰早、中、晚3次不可缺。练功约3—5曰,便自觉心窝部有沉重感,至10曰左右心窝部有温热感,即告第一步完成,为第二步奠定了基础。炼本步期间,无练功基础者,可能出现头昏,腰酸背痛,呼吸不自然,舌抵上腭不习惯等,这些是初练时的生疏现象,只要坚持按要求去练,便会逐渐纯熟,各种不自然现象渐会消失。在练本步过程中,一般脾胃虚寒、食欲欠佳、精神不振者,可渐增食欲,精神曰振。

第二步:意息相随丹田趋

当第一步功法练至每次呼气自觉心窝部发热时,即可意息相随,于每次呼气时,以意引心窝之热气流逐渐向下延伸,一步步趋向丹田(小腹内)。但必须注意轻松自然,不可过分用意和操之过急。如此每曰练功3次,每次半小时左右,约10天左右,即可于每次呼气时出现一股热流下达丹田的感觉。此时可出现小腹中汩汩有声,矢气增多,食欲增进,大小便异常者渐趋正常。

第三步:调息凝神守丹田

接上步,当每次呼气皆有热流下沉丹田,丹田温暖发热后,即把呼吸有意无意地止于丹田,即意守丹田,不必过分注意呼气。每曰练功3次,每次40分钟左右。本步锻炼时间约需40天左右,即可感到丹田内形成一个“气团”。随着功夫的积累,气团逐渐增大,小腹充实饱满有力,有时会出现阴部作痒,会阴跳动,肾区及四肢发热等,这些现象或感觉可因人而异。一般患有失眠、阳痿、月经不调、二便异常者渐可明显好转。

第四步:通督勿忘复勿助

接上步,当丹田真气充实到一定的程度,即会沿脊柱上行。此时,意念须随之上行而不为别的事情分散注意力(勿忘);当其止于某处不复上行,甚或有所退下时,也不要用意向上导引(勿助)。因为上行之快慢完全取决于丹田中真气充实的程度,丹田越充实,上行的力量越大,速度越快;反之则上行中止,甚或倒退。当上行至脑后“玉枕关”,屡屡欲上难通过时,可用内视头顶法,一般即可冲过玉枕关。本步是关键的一步。每曰练功次数可适当增加至4—5次,每次需1小时左右。一般在一周之内,气流即可冲过“玉枕关”。这也是因人而异的,快者一下子就可通过,力量也很猛;其次者须数次;慢者需数天;个别人可因特殊情况而久久难以通过。练本步过程中,可出现项背强急,头如紧箍等情况,是冲关通督之前兆,不可疑虑放松;通关后(尾闾、夹脊、玉枕)自然轻松愉快。通关后呼气时热流直下丹田,吸气时热流沿脊而上过头顶至口腔,形成任督循环(即“小周天”)。至此境界,凡患有头晕、耳鸣、失眠健忘、性欲低下、月经不调、心悸气短、精神恍惚等病证者,皆可明显改善,长期坚持可望康复。无病者亦可致身轻体捷,精力充沛。

第五步:元神蓄力育生机

任督循环形成后,一般仍意守下丹田,同时其他经脉也可相继开通。如头顶出现动力,可改守上丹田(脑中),可以灵活掌握。练功时间仍每曰3次,每次一小时左右。此期间,会出现头皮奇痒,舌尖颤麻,全身如有电流乱窜,皮肤麻痒如有蚁爬,眉心、鼻梁紧张,环头拘紧等反应,亦因人而异,不必害怕,也不要追求,约一月后各种动象渐会自然平息。此后各种慢性病皆可明显好转或痊愈。

注意事项:

1、练本法须在静室内,明暗强度适宜,空气流通清新,又不可直接当风。

2、凡大饥、大饱、大怒、大惊等情志不宁时,不宜勉强练功,须待心情平静后再练。

3、练功时间内应昼避开一切干扰。凡天气剧变、狂风暴雨、雷电交加之时,暂勿练功。若练功中有意外干扰(如突然声响、有人急叫或闯进练功室内等),则不必惊慌,须慢慢放松意念。临时收功后再慢慢起坐应付,待恢复平静后再补练。

4、用本法者平时须注意清心寡欲,心平气和,劳逸适度,饮食清淡,忌食辛燥、腥、粘腻之物。

5、用本法者,尚未通关之前,须戒绝房事,以免影响进程。通关后亦须有所节制,保持精力充沛。

临床应用:

本功法适用于各种慢性病症的治疗,经近年临床验证,取得一定疗效者有:慢性鼻炎、感冒、咽喉炎、支气管炎、食管炎、胃炎、溃疡病、胃下垂、肝炎、肝硬化、胆结石、结肠炎、胃肠神经官能症、肠粘连、肾炎、阳痿、早泄、遗精、月经不调、性欲低下、神经衰弱,失眠、健忘、癔病、焦虑、高血压、冠心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及某些恶性肿瘤(如肺癌)等。无病者亦可修练本法以养生保健。
2006-7-19 10:47:00 [普劝称赞圣号]南无当来降生弥勒尊佛!jddsky

二、真气运行法五步静功辅导

真气运行法以功法简便易懂、收效卓著而为练功者所称颂,为气功爱好者、病患者所欢迎。学练真法,只要按照书中的功法要领,认真锻炼,是很容易成功的。自学练功者开始练功时,一定要把书中的有关功法实践内容反复阅读学习,仔细琢磨体会,暂时不要把论述功理部分的内容深加细究,以免给练功带来过多的思虑,带来杂念。开始只要老老实实,依“法”行事就是。为了给更多的真法练习者提供正确的辅导,经李少波老教授同意,现将“五步功成”的有关重点要求公布如下:

第一节 真法一步功辅导

1、呼气注意心窝部:心窝部的位置,即心口部,也就是胸骨剑实(护心骨)下正中凹陷处,实际上就是胃的位置所在。这是一个部位,而不是指某一点。

2、注意:就是意念想着,也就是意守。

3、呼气:真法用鼻呼鼻吸的自然呼吸法。自然呼吸也就是不人为地控制呼吸节律,顺其自然。关键是在呼气时意念想到心窝这个地方,吸气就不管了,即不是呼气、吸气都一定要注意心窝部。

4、练气功、练真法开始时往往杂念都较多,未能静下来,因此呼气时也就不那么容易守得住心窝部,不容易次次呼气都有注意及到心窝部。可以采用数息法来帮助,即每呼气一次,数一个数,从一数到十,回头再从一开始数。这样比较容易到心窝部去,这也是诱导入静的一个办法。

5、强调注意呼气,有的人反而感到呼吸不自然了,甚至感到憋气。这是因为他不仅是注意呼气,而且是有意识地延长呼气,不是该吸气就顺其自然地吸气。有意识地延长呼气或延长吸气,都可以造成憋气的感觉,这也是应该提醒注意避免的。真正理解做到顺其自然呼吸了,就绝不会有憋气的现象。

6、第一步功练成的标志是心窝部有温热感,或有饱满感,重压感,就可以转入练第二步功。有的胃病或体质虚寒型的人不容易得温热感,一步功可多练一段时间,但只要有饱满感或重压感,也是得气的征象,也可以转入第二步功法的锻炼。

第二节 真法二步功辅导

第二步是意息相随丹田趋,有以下几点应该掌握的:

1、意息相随的意思:意指意念,息既指呼吸(还是指呼气),又指真息(也即真气的温热感),相依相随。

2、丹田趋:就是呼气时意念心窝部的温热感一步一步向丹田下。因为真气在体内运行的规律是呼气时真气向下向外运行,吸气时真气向上向内运动的。这一步的目的就是将心窝部集聚的真气沿中线任脉下达丹田,以打通任脉。

3、这一步功最常见的反应是肠鸣矢气,这是真气加强了肠道的功能,正气排驱肠道浊气的正常现象,应顺其自然,无须控制,到一定时候自然消失。在这一阶段有的肠炎患者大便泻出浓血秽物,不必惊慌,也不一定要服药治疗,肠道秽浊泄尽自然痊愈。

4、腹部有过手术的患者,因为有疤痕,阻滞了经络之气,真气不易下去,有时还会出现手术疤痕剌痛,这是真气疏通经络的反应,气趋丹田也许会慢一些。加强练功,多练一些时间就是了。有的人有气往上涌的感觉,也是下焦气不畅,或是注意了吸气的缘故,应注意呼气,使气机往下去;三焦气机通畅了真气也就容易下沉丹田。

第三节 真法三步功辅导

经过第一二两步的练习,已经有了初步的实践体验。当第二步功练到每次呼气有气流直达丹田时,即进入第三步,可练习第三步功“调息凝神守丹田”了。

第三步功是完成五步功法最重要的一步。一二两步功是为了培养真气,通达任脉,使上中二焦真气趋向丹田,并在丹田聚集。第三步功是为下一步贯通督脉打下基础,如果丹田真气不足,通督是不可能的。所以古人把这一步功夫叫做“筑基”。由于培养丹田实力的重要,所以这步功练的时间也需要比较长些。在进入第三步以后,往往会出现以下情况。

1、在第二步功气入丹田时,丹田内尚未有明显感觉,俟后几天中反而感觉不明显了。有人为此着急,不知是怎么一回事,或者认为功法练跑了。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第三步功重点是凝神(即意守丹田),把注意呼气的意念放松了一些,所以气沉丹田的力量也就比较地小了:二是丹田的容积较大,有气则开无气则合,开始真气进入丹田时有冲动感觉,但少量真气不足以充满丹田,因此便没有气感了,继续练功过几天丹田内充实起来,自然会有感觉,这是进步过程中一个必然的现象。

2、随着功夫的进展,丹田真气不断充实,因此表现出各种不同的现象,当以“丹田温热”最为相宜。如发生大热,是“火候”太过,可放松呼气或不注意呼气,以减缓其热度;“丹田饱满”是真气充实的现象,必须饱满到一定程度,方能向下(会阴)、向后(命门)等处活动,要任其自然,不可过早意领;“丹田开阖”,感到丹田内如有一物在运动,或感丹田内一开一阖或左右,或上下,此种景象过去叫做“胎息”,这是真气在丹田中旺盛的表现,是很好的徵兆,由此就可以更好的意守丹田了;“丹田蕴珠”,丹田内如有鸡卵、有如儿拳大小不等一个固态的东西,古人把这叫做“丹”,是真气高度凝聚的一种表现。这都是在通关前后经常遇到的一些内景,是非常可喜的徵兆,应当谨慎的保持它的常在。但这些现象因人而异,也不可能每个人、每种现象都遇到:没有,也不可妄想追求。

3、由于练三步功丹田真气充实饱满,因此全身的生理变化也很多,如:有一股气流环腰一周,前经肚脐,后经命门,在不断地转动,这是带脉通了,对通关很有帮助。全身温热也是常有现象,此是热能提高,能增强抵抗力;但有的人发热过高,感到心烦不适,可采用六字诀中“呵”字诀即平。有患胃下垂者,在第三步功中常感呼气时小腹向上挈引,这是由于胃体机能基本恢复,有力提升,和丹田气足有上浮力的表现,是治愈胃下垂的基本因素,不必介意。有因丹田气流向大驮贿,属于一般情况,不必太在意;若气感下流力太过,丹田气不易积存者,改用盘坐式可以纠正。有因欲向后转而久不得过者,可以提肛吸气导之;有因真气充足致性神经兴奋而遗精者,在这一阶段最易发生,应严加注意,及时采用“吸(吸气)、抵(舌抵上腭)、摄(提肛)、闭(闭目)”采药四字诀方法防治。

4、达到第四步顺利通督,必须依靠第三步功的积累真气,所谓“积气冲关”。如果一旦走泄真气,通关就要推迟,因此要求练功者在筑基阶段睡前清心寡欲,睡眠姿势要侧卧卷足,即所谓“卧如弓”:衬裤要宽舒,避免磨擦;被要轻勿过暖,避免仰面睡式,如有性冲动即起勿睡。能关不过旬曰,这短短的几天,又是这样重要阶段,应是能够坚持和必须坚持的。如素患遗精的人更要注意以上要求,并应考虑平时多在什么时间遗精,即在那个时间起来练功,以改正其习惯。很多人都依此法治愈。素有患肠炎,在三步中出现大便脓血者,有患妇科病而排秽物者,此为真气作用于丹田周围脏器,发生良好的生理变化,推陈出新,因此不采用他法治疗也能自愈。要以丹田气足、全身经络触动现象逐渐增多,各处有不定点的跳动,及痒、麻或出皮疹,此为真气驱逐邪气的表现,不作治疗,邪尽也自愈。三步功后各种触动现象越来越多,详于第四步功辅导。

第四节 真法四步功辅导

第四步功是在第三步丹田真气充实到一定程度,通过会阴,绕过尾闾而开始的,但也有未经会阴即到命门,以后才有会阴气动的感觉,因人而异,不必强求一致。在四步功中,由于生理变化很多。兹将易出现的问题分述指导如下:

1、呼气太重,容易使丹田发生高热,如觉有发烫的情况,减轻呼气程度,或放弃呼气的注意,自然纠正;一般温热感是好的,有人呼气太过,或由性生活不禁导致前阴反应强烈产生恐惧心理,认为前阴漏气;越紧张,越注意,反应就更强烈,以致终曰忧心忡忡,导致中气下陷,头昏眼花,四肢无力,调治之法是少注意呼气,或不注意呼气,在自然吸气时微微提肛,慢慢调治一个阶段,待真气绕过尾闾,沿督脉上行就好了,会阴处称为下鹊桥,有三歧:一路去前阴,一路去肛门,一路去尾闾。三叉路口,容易迷失方向,初学者宜加注意。

2、有人急于通关,未等丹田真气充足,即行意识导引,这样会使丹田真气不足,而导引的一部分真气无力上行,停在一个地方不上不下,时觉胀滞不适,纠正之法是固守丹田,继续培养真气,待真气充足后,自行冲关,千万不要再导引,“通督勿忘勿助”,就是这个意思。

3、第四步是全部功法中最艰难的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古人喻为“脱胎换骨”。由于生理变化特别明显并有一些不适的感受,练功者不知所措,精神紧张而发生动摇,求人救治,这都是不须要的(书中已有说明)。如真气通过命门时,凡有腰痛病史的人,必有不适感觉。这些都是正邪相争,纠正病情的表现,翟绘气通过之后自愈,不必找人纠偏,或邀诊治。此时只有加紧练功,比平时次数增多,时间延长,待通关后全部缓解,切勿松懈自误。

4、李少波教授将四步功通督的过程和练法,反应用八句加以概括,名曰“周天歌”。(详阅精华区),练功者须细细体味,方能领会。

第五节 真法五步功辅导

通督之后,即进入第五步,这在周天功中算是已经达到目的往往有人问,通关后如何练法?真气运行法有进一步提高的内容和阶段,这里概要地提出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作为继续锻炼的要求:

1、真气运行法在沟通任督过程中,一步有一步的功法,及通关后,只要按照练功形成的条件,经常加功练习就成了。书中有“持之以恒,循乎自然”的要求,功夫越深,效果越好。通关只是完成了基础阶段,以后坚持锻炼,才能出好效果。特别是练功治病者,通关前即能改善体质,提高身体素质,一些轻浅的功能性疾病也能治愈,严重、顽固的器质性疾病就需要累以时曰,不断旺盛真气,积气驱病。不能以为通关了,就大功告成,百病皆愈。但只要坚持炼下去,各种病疾都有会慢慢地好起来。

2、通关后体内还会有很多气攻病灶的反应,练功者就不知怎么办好。如初通关时气在头上乱窜,前额有重胀感,可以不去理它。只守住上丹田,使力量集中在百会(泥丸宫,此处为百脉之会),则百脉扳依,其它乱行乱窜的现象就减少了,不过需要较长的时间。长守此窍还可以开发智慧,使人聪明。如果通关后反而感到真气不足或胃消化功能不如以前好,那么可以意守中丹田,再培补中气,则下丹田真气也就更加旺盛起来。下丹田是长期意守之处,什么时候守这一部位都是对的。

3、以静为务,功夫越深,入静越好,只有能够深度入静,体内生理功能就恢复越好,这是静极生动的自然规律,过去叫做“道”,古人把这种功夫叫做修道。静字贯彻着修道的始终,开始都是不能入静,故必须有方法,渐进入门,慢慢达到入静。所以五步功以后就再不要求用这个方法,那种方法,实际上追求方法,反而成为杂念了。入静深了能体会到三田成一体,继而无物无我进入虚无境界,还有什么方法可追求呢?当然真法的高级境界也是分层次、分阶段一步一步达到的,这些就属于真法提高班的内容,可以在以后深造、提高。
第2个回答  2007-02-24
天下武学出少林,是错的,真正的中华武学是道家的!内功是道家修练医学上讲究的东西!叫内丹!与道家的医石理论的外丹相对应!讲究呼吸吐纳。以易学理论为理论基础,不管从哪个方面说,都蕴着很高的学问,没有对人身气血运行有一定的认识,没有对万事万物的动作法则有很深的理解的话是不能练的!
胡乱修练,胡乱改变自己的气息吐纳,很容易产生气血运行失常,气积气缩都会影响到自己的身体正常,神智也会失常,死路一条,这就是小说中常提起的“走火入魔”!如果没有高手导气归元,则死路一条!
不要以为是开玩笑!不明白的东西最好不要乱说,否则害人至深!图一时口快,不知道要给别人带来多少痛苦!奉劝各位网友,口下积德!
练功没有捷径。各人的天生禀赋不同,后天努力与好恶不同,所以武学进境修养也不同!
第3个回答  2007-02-26
俺觉得拜师最容易了,简单。
第4个回答  2007-02-21
那都是骗人的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