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桩后注浆工法有什么作用

如题所述


灌注桩后注浆工法有什么作用
1、能使桩中的沉渣和泥皮得到硬化,使桩的承载力得到极大的改善,同时也使沉降量减小。有资料表明,如果桩基为细粒土壤,可以提高30%至70%的承载力,而粗颗粒土壤的受力增幅可达到40%。
2、可大幅度减少施工费用,节省经济费用,特别是大直径超长桩,效果更加明显。后注浆技术与常规灌浆技术相比,既能减少桩径,又能缩短桩长,又同时可避免穿透较难穿越的地质土层,降低施工难度,进而大幅度缩短工期。
3、适用范围广。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可应用于不同的地质层和强风化的地层,尽管最初的应用主要用泥浆护壁钻孔、挖孔、冲孔灌注桩,但其应用领域逐渐扩展到了各种干作业灌注桩的施工中,效果显著。
4、施工工艺相对简便,操作简便,普及度高。
施工技术内容
灌注桩后注浆是在成桩后一段时间内,用预先埋设在桩体中的注浆导管和与其连接的桩端和桩侧注浆阀门进行注浆。
注浆的目标是:首先在桩底、桩侧后进行灌浆,使桩底及桩身淤泥层得到强化;其次在桩底及桩侧一定范围内,采用渗透(粗颗粒土)、劈裂(细粒土)、压实(不饱和疏松土)进行灌浆,以增加桩侧阻力、增加桩端阻力、增加单桩承载力、降低桩基础沉降。
通过对灌浆工艺参数的优化,可以提高桩基承载能力40%至120%,且粗粒土的增幅比细粒土大,桩侧和桩底复式注浆效果明显好;桩基础的沉降率约为30%。采用预埋桩后灌浆钢导管进行桩体完整性超声检查,注浆用钢导管可取代等承载力桩身纵向钢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