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措施

如题所述

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通常以非手术疗法为主,但有时需要手术干预。



    非手术疗法

      卧床休息和抬高患肢:病人需静躺1-2周,抬高患肢20-30cm,以促进血栓稳定并防止血栓脱落。使用弹力袜或绷带可帮助改善静脉回流,避免水肿。
      抗凝血疗法: 主要药物有肝素和香豆素类衍生物,用于防止血栓扩大和新血栓形成,凝血酶原值应维持在20-30%。
      溶血栓疗法: 早期使用链激酶或尿激酶溶解血栓,如尿激酶,初剂量为5万μ,根据纤维蛋白原水平调整维持剂量。
      辅助药物如中分子或低分子右旋糖酐有助于改善微循环。


    手术疗法

      一般不作手术取栓,但广泛性髂股静脉血栓伴动脉血供问题需手术。手术应在血栓形成后72小时内进行,以减少炎症和并发症。
      手术如髂股静脉切开取栓需暂时阻断静脉以防血栓脱落。
      髂静脉血栓切除术的临床研究显示,早期手术效果较好,但需谨慎选择适应症。


    慢性期与再通期治疗

      慢性期不推荐静脉重建手术,侧支循环有望自行建立。
      阻塞期手术目的是加强侧支循环,如原位大隐静脉移植、大隐静脉转流移植或带蒂大网膜移植。
      再通期手术可能涉及瓣膜修复,如带瓣膜肱静脉段移植。


    重要性

      手术治疗需配合药物和其他辅助治疗,根据血栓部位和阶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
      未来,更有效和简便的治疗方法将不断涌现,推动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的进步。





扩展资料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常见病。此病可后遗下肢水肿、继发性静脉曲张、皮炎、色素沉着、郁滞性溃疡等,严重损害劳动人民健康。美国每年约有50万人患本病,我国尚无统计数字,但并不少见。上海中山医院自1957~1977年期间共收治深静脉血栓病人49例,其中下肢深静脉30例,上腔静脉10例,下腔静脉7例,上肢静脉仅2例。该院血管外科自1978~1988年收治深静脉血栓病人124例,其中下肢深静脉106例,上腔静脉1例,下腔静脉7例,上肢静脉10例,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部位以下肢髂股静脉段最多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