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干达前总统阿明:趁总统外出叛变夺权,在位期间遭遇22次暗杀

如题所述

"云纪轩皇代,星高太白年。庙堂咨上策,幕府制中权"。古往今来为了争权夺利,一出出兄弟反目,骨肉相残在不断的上演。它是能让人上瘾的毒药,在权力的面前什么亲情,友情,爱情都显得那么的脆弱,不堪。

不仅仅是中国,全世界的人都有种对权力的执念。在遥远的非洲大陆, 有一个名作乌干达的小国家。 早年间它曾是英国的殖民地,当二战结束民族独立风潮席卷全球时,这个小国也搭上了民族自由的快车,在米尔顿·奥博特的领导下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早年间他耳濡目染了外国的残暴统治 ,一直想本国人民能够翻身做主。所以他利用自己的天才般的演讲天赋,向民众们宣传着独立的好处。后来还因为参加罢工运动,而遭到逮捕。他就像曼德拉一样,身体虽然在监狱但影响力却一直扩散。

后来 奥博特与各党派人士共同组建了乌干达人民大会党 ,并于1961年成功出任总理。次年,他宣布废除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对乌干达的统治,并拥护穆特萨成为总统。然而这个总统的势力并不及奥博特这个执行总理,两人在工作中不可避免的经常发生矛盾。

奥博特又与自己的亲信伊迪·阿明将军不断的进行黄金走私,当事情败露总统要彻查之际,奥博特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将总统推翻自己担任。

可见, 奥博特的上位之路并不光彩。 可能早年间他争取民族独立时,的确是为家国考虑,等到真的坐上了那个位置,就会变成压迫百姓,以权谋私之人。

上位以后奥博特奉行的统治近乎严苛,因此一直不受到主流 社会 的待见,还在国内安插了很多秘密警察,一时之间风声鹤唳。

他草木皆兵般的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唯独那位和他一起走私黄金的阿明将军奥博特很是信任 。在1971年奥博特外出访问之际,以阿明为首的军人趁机发动政变夺权, 奥博特被迫下台 ,随后只能与妻儿流亡海外。

奥博特不论如何也不会想到,深受自己信任的总统卫队队长居然会趁自己外出叛变夺权,是个包藏祸心的奸佞小人。

这位 阿明将军并不是多么的开明, 他一方面宣扬自己的仁政,又是特赦、减免税负,又是解散那些军警;而另一方面,他在背地里比奥博特还要极端,阿明以枪决和流放的方式排出异己,又鼓励人们举报那些不忠于阿明之人。

阿明的角色很特殊,有时他会被看作一个明君,有时则是个哗众取宠的小丑。他曾经多次声称上帝托梦于他,打着宗教的名号迫害"异教徒",还将七万多亚洲人驱逐出境。还有传言说他喜食人肉,是个不折不扣的暴君。

不论是奥博特还是阿明,他们都是通过叛变上位。所以,两人都没有什么好下场。同时,还打着各种各样的幌子来欺骗世人。但事实胜于雄辩,他们的种种行为将那些精心编制的谎言一一拆穿。阿明比奥博特,有过之而无不及。

乌干达前总统阿明在位期间,曾遭遇22次暗杀 ,乌干达的流亡者还有坦桑尼亚对其发动了共同讨伐。尽管阿明背靠着大独裁者卡扎菲,仍然无济于事。下台之际带领着妻子儿女仓皇逃亡利比亚,因为在国内嚣张跋扈惯了,导致其与当地军警多次发生冲突。

随后 阿明又逃亡到伊拉克暂时定居 ,最后还是到了相对发达的沙特阿拉伯,于2003年在当地医院病逝。而 "乌干达国父"奥博特,在阿明出走以后通过操纵选票的方式,再度担任总统 。但这次他的声望远没有之前那么高,因为大家都知道了奥博特并非真心实意的为国之人。

所以,游击战在乌干达不断的展开,在持续了五年的战争中共有十万人死于非命。事实证明,奥博特的统治的确是不得人心。这次打败他的并不是长久的战争, 反而还是他所信任的手下将领。

无奈奥博特只得再度收拾行囊,开始了他的流亡之路。这期间外媒纷纷猜测,奥博特肯定还会再度重返政坛,直到2005年他在南非的医院去世才打破了那些传闻。

那么,从奥博特的遭遇中有什么可以启迪世人的地方?

可能奥博特在追求民族解放的过程中,的确是将天下为己任。可等到他沾染了权力,体会过了权力的滋味,就不会轻易放手也总想着以权谋私,为自己谋求更大的利益。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他是靠着民众的支持上位的,民众自然也能将其推翻。

他的继任者阿明,当初也是打着推翻独裁的旗号 ,不过是又一位独裁者罢了。这些人的统治,终究不得民心。他们把国家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为了权力不惜让恐怖笼罩着整个乌干达。因此,像奥博特还有阿明这样的人都是不折不扣的独裁者。

他们可以用谎言来欺骗不明就里的民众,但当大多数人都知道了事情真相以后自是不会再服从其统治。其实像奥博特还有阿明的下场都算是好的,最起码是正常的自然死亡。可像卡扎菲还有萨达姆这样的独裁者,都是被处以极刑。

像这些独裁者因为自己得位不正所以绞尽脑汁的想要清除异己,表面上看来他们受到了众人的拥护,可实际上大家都在心底里默默的憎恨。当这份积怨挥发出来时,定将一飞冲天,推翻独裁统治。

因此当 荣登大位之际,千万不能忘记了自己的初心 ,又是谁将你一步步的推上了这个位置。不能因为掌握了绝对的权力就开始为所欲为,开始以权谋私,倘若如此,必定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