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凡青年到知名作家,郭敬明逆袭的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如题所述

在节目中,何老师抛出了一个公众人物该怎样表达情绪的问题。何老师自己的答案非常精彩(值得借鉴和学习)。紧接着,郭敬明也说到了自己这些年的心路历程,从最初的锋芒毕露到现在常常替人背锅,这段过程似乎也没怎么特别纠结煎熬,就是随着时间和经历而来的一种自然而然的转换。于郭敬明而言,这就是成长吧。


早期经历

小时候的郭敬明酷爱读书,因此他的文字功底也在不断增长,并且在二年级的时候,郭敬明就开始尝试投稿。1995年郭敬明升入了初中,此时的他就已经开始赚稿费了,还参加一些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从小学到初中,郭敬明一直都是年级第一。郭敬明进入高中读书,并由网名“第四维”开始发布文章,并且他的一篇稿子还过了第三届的新概念作文大赛初赛。

郭敬明往上海参加新概念决赛,这是郭敬明第一次来到上海这个大都市,上海的繁荣给郭敬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时的郭敬明对上海充满了向往,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复旦大学,然而高考的时候,郭敬明却失利了,而且失败在了他最擅长的作文上,他的作文只得到了总分的一半30分,这也导致郭敬明没有考上心仪的大学。三思后郭敬明选择了上海大学,这个选择为郭敬明的未来埋下了伏笔。


郭敬明做导演是偶然也是必然

有一次在拍《小时代》第一部的时候,选来选去选不到合适的导演,郭敬明给编制柴智屏小姐聊天,想要为这部电影找一个合适的人来导。可是大家都不是很能理解这些东西。本着只是想通自己的讲解来让大家更好的理解的想法,却在无意之中被编制发现了他的导演潜质,说他有一个导演思维,让他试着导。可真是应了那句"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于是在那样一个偶然的情况下,郭敬明开始了他的导演之路。但成为导演的郭敬明并没有松懈,即使他成为导演是偶然,可他最终立足于导演这行的结果却是必然。他导的《小时代》大获成功,上映首日,排片率便达到了43.33%,收获了7300万人民币票房。之后,他又陆续推出《小时代2:青木时代》 《小时代3:刺金时代》 《小时代4:灵魂尽头》 《爵迹》 《AI》等多部作品。

结语

如今的郭敬明即便不再受到追捧,他当年的读者和粉丝早已结婚生子,也不再喜欢这些多愁善感的文字,但是郭敬明毕竟在很多人的青春里,留下了属于他的印记。无论是《夏至未至》中那个香樟树下的白衣少年,还是《悲伤逆流成河》中潮湿黏着空气里弥漫的自然不造作的伤感,都让每个处于青春期的年轻人感同身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4-11
发生了很多艰辛和不容易的事情,他从小特别喜欢读书,学习成绩特别棒,参加了大大小小的作文比赛,然后赚了很多稿费,之后在上海大学学习,他是比较自卑的,后来写了很多优秀的小说作品变成了商人,比如说小时代系列的小说。
第2个回答  2022-04-11
郭敬明背后发生了他弃医从文的转变,而且他还在生活当中注意观察细节,去体验别人的生活,最终写出成名之作。
第3个回答  2022-04-11
他的家庭实力非常雄厚,他在出入上海的时候也是一个非常自卑的人,但是他化这种悲愤为动力,创作出了适合自己的作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