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向个人转账限额

如题所述

为什么客户银行卡转账金额突然下调?这是个例还是普遍现象?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近期有多家银行调整了部分银行客户的网上转账(个人网银等非柜面业务)额度。

关于额度的调整,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这个调整不是整个银行业的统一标准。比如光大银行规定单笔、单日默认限额为10000元,农业银行则根据客户实际情况进行限额调整。

第二,即使是同一家银行,不同省市的调整额度也有差异。比如农行,对于超过12个月没有在电子渠道有交易单的个股客户,在杭州每日限额1万元,在福州更少,只有5000元!

对于多家银行的这些操作,网友显然不准备买单。有人认为银行违反了“存款自愿,取款自由”的基本原则。有人认为银行不能单方面决定这些事情。在调整额度之前,应在采取相关措施之前咨询客户。还有人认为每天1万元的额度太低,会给日常生活带来很大不便。

为什么银行会因为不受“观望”行为的影响而选择“逆势”呢?

我们要明白,作为营利性的金融机构,利润最大化是银行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目的。是客户的“上帝”,银行自然会想尽办法“迎合”不同类型的客户。因此,在制定和实施新系统之前,银行会充分考虑客户的需求和体验。

对银行转账金额的进一步限制是在考虑了部分用户的需求并满足上述要求后制定的。近年来,我国发生了多起电信诈骗案件。骗子通过编织各种谎言来欺骗受害者,很多人在情急之下将毕生积蓄转到陌生人的账户上。

当他们意识到自己被骗的时候,钱早就被骗子转走了,一辈子的积蓄瞬间没了,让人心痛。而如果从一开始,银行就对这些账户的资金状况进行有效监控,并根据客户每天的资金进出情况进行管理,那么即使有人上当受骗,损失也会比以前小很多,至少不会破产。

转账额度管理不仅可以更细致地保护客户的资金安全,还可以使银行更有效地协助相关部门开展“反洗钱”活动,发现非法转账等严重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换个角度看这件事,是不是没有以前那么排外了?

其实很多人对银行降低网上转账额度的“新规”的不满,真的没必要发泄。多年来,国内很多银行都对个人柜台业务转账设置了限额,但原来的限额都比较高,很多人直到日常转账达不到限额,才会感觉自己的自由受到了限制。

我相信这次调整的金额是很多银行在透彻了解客户日常转账的基本面后做出的,减少的金额不会触及大部分用户的日常转账金额。也就是说,90%以上的用户之前的习惯在未来可以继续保持不变,不用担心额度下降后给生活带来的不便。

当然也有少部分储户的日常转账会受到影响,所以这些人要做的就是携带个人证件,比如身份证、申请表等。到银行柜台根据不同银行、不同地区的规定办理转账和取款业务。为了以后的方便,麻烦一次还是值得的。

相关问答:银行卡转账一天最多转多少

1.银行卡转账是没有有限额的。 2.在银行自助机具上当日可以转账最高金额为50000元。50000元以上需要在柜面办理,并出示本人有效身份证件。 3.如果代他人转账,除需要存款人身份证件外,还需出示代理人有效身份证件。 各银行转账限额: 工商:单笔50w ;日累计250w。中行:系统内单笔20w,日累计100w。跨行单笔2w,日累计50w。建行:系统内单笔20w,日累计100w。跨行单笔20w,日累计100w。交行:系统内单笔100w,日累计100w。 跨行单笔10w,日累计100w。招商:无限制。广发:无限制。光大:系统内5000w。跨行10w。邮政:暂未确定。民生:单笔50w,日累计200w。浦发:手机5w,证书200w。中信:无限制。拓展资料:产生费用 数据显示,市面上有将近34亿张磁条卡需要更换芯片卡,而每张芯片卡的成本大约在10元左右,更换成本数以百亿计。业内人士认为,换“芯”的收费标准需要监管部门进一步规范。部分银行在推行将磁条卡换为芯片卡的过程中,会向消费者收取一定数额的工本费,此举引起社会热议。对此,中消协认为,银行卡换“芯”应由银行自担费用。 目前各银行对换卡的收费标准相同,工行、民生等银行免费更换IC卡,其他多数银行的换卡费用普遍在10元至20元,也有银行称,换卡业务最高收费40元。 工商银行免费,95888、622208、62127等开头卡片可不换号码。 农业银行最高40元,年底前首张IC卡免费,非首张工本费下降80%。 中国银行最高5元,3月31日前办理的磁条卡换芯片卡不收费。新办卡收费5元。6开头卡号可不换号,4开头需要换号。 建设银行最高40元,北京网点换卡不花钱,不保号。6开头的卡号可以同卡号换卡,4开头的则不能保号。工本费在实际中执行的并不统一,但实际上通过同卡号换卡和损坏换卡多数并不收工本费。 交通银行最高20元,普通卡换卡、新开普通IC卡均需要20元手续费;对置换或新办沃德卡、交银理财卡、薪金卡、尊享薪金卡、年金卡等芯片卡,免收工本费。换卡时,17位卡号的卡片不能保号,19位卡号的卡片可保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