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

如题所述

其是旧时古民谚,主要原因是在明清之际,徽州是一个高移民地区,山多地少,人烟稠密,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加田园”的说法,由此造成徽州人深刻的危机意识。为了生存,人们蜂拥而出,求食于四方,徽谚所谓“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

“徽州介万山之中,地狭人稠,耕获三不赡一。”(康熙《休宁县志·汪伟奏疏》)“民”可是“以食为天”的,连“食”都成了问题,岂不心生哀怨,由此就连极不合情理的“十三四岁,往外一丢”也似乎变得符合情理了。

这实在是环境逼迫使然。当别的地方十三四岁的孩子正在朗朗诵读或是在天真无忧地嬉戏时,徽州的孩子却被父母狠心地“往外一丢”了。

丢出去当学徒,学做生意——小小年纪便踏上自立的征程,去经受风雨磨练,去接受生活洗礼。因此才有《弇州山人四部稿》中的“大抵徽俗,人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的说道。

扩展资料

旧时徽州介绍:

徽州的原始居民是“椎髻鸟语”的山越人,他们头上挽着一根独髻,说着中原人听不懂的方言。山越文化的特征是“鲜知礼节”,剽悍尚武,三国时,仗着天高皇帝远,徽州山民“依阻山险,不纳王租”,与当时孙权的东吴政权,前后对抗了几十年。

因为当时的土著人口很少,百姓的日子并不艰难。后来就不行了,后来外来的人口大量涌入,两晋“永嘉之乱”,唐末五代“安史之乱”,两宋之际“靖康之乱”,形成了三次大的迁徙高潮,最终使徽州成为一个中国封建时代罕见的移民社会。

至少是从唐代开始,徽人所需的粮食,就已经是“仰四方而来”。在我国历史上,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一向是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历史上的五大古都,其中三个:长安、洛阳、开封,都在黄河流域,动乱的频率很高,

我们今天所谓的徽州大姓,汪、程、吴、舒、戴、胡、江、洪等等,都是由北方特别是中原一带,因战乱迁徙而来。徽州山重水复,易守难攻,成为中原士族理想的避难场所。

千百年来,由王朝更迭、外族入侵、农民起义等等引起的战争连绵不断,但极少有哪一次殃及到徽州,包括日寇侵华战争——徽州,就这样成了战争频仍的中国社会一个世外桃源。

今天的人们,已经无法复述中国历史上那些灾难的日子了,每逢中原板荡,烽火四起,都迫使更多的中原世族大规模南迁,造成徽州人口激增、土地资源越来越贫乏的局面。

这些源源涌入的汉人,一方面以武力,一方面以中原正统文化为武器,对徽州土著进行征服和教化,终于在越人酋长控制下的徽州地区,取而代之,反客为主。唐代以后,不仅越人的生活习俗日渐泯灭,就是山越之称,也不再见诸于文字了。

避乱以外,还有的人是因为在徽州做官,或是偶然到徽州游历,爱这里山水清淑,定居下来。这些人也大都是一些士大夫或名门望族。

作为一个人口不断涌入的移民社会,徽州人口与土地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徽人的生计日益艰难,粮食严重不足,进入明清之后,几乎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

一年所产的粮食,只能养活全境十分之一的人口,百姓为粮食所逼出外谋生的竟达十分之九。大量的粮食需从几百里以外的苏常地区乃至上千里以外的湖广地区运来,所以江南米价,徽州最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