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制定小学数学复习计划

教师如何制定小学数学复习计划

备考准备阶段
A.熟悉考试情况:搜集历年考试报名公告与考试大纲,了解教师资格考试的报考条件、报名流程、考试内容、考试规则等信息。
B.购买备考教材:根据考试大纲,购买相应考试教材。
C.制定备考计划:根据自身基础条件与优劣势,制定出一个适合自己的、科学合理的完美备考计划。
基础复习阶段
第一轮复习:精读教材,全面打基础。 由浅入深、由点到面,仔细按照教材复习各个科目,将基础知识打牢,要全面、深入地掌握广阔的知识。
重点提升阶段
第二轮复习:系统复习,查漏补遗。 做一定量的练习题,查找自己的弱点,专攻死穴,达到优点更优,漏洞补上,齐头并进。
巩固提高阶段
第三轮复习:整理重点,学思结合。 此阶段其实是对前两个复习阶段的总结巩固阶段,要配合以练习题、模拟题、真题等,总结经验,归纳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梳理知识,做到学与思的结合。
冲刺应考阶段
第四轮复习:调节心理,轻松应考。
最后10天,是全力冲刺阶段,考生在保证做一定量题的基础上对之前的复习加以巩固。
通过做题,进一步查漏补缺。考生须按照正式考试的时间进行全真实战演练,锻炼自己的考试能力,让自己适应考试环境。另外,考生可适当休息,调节身心,准备好应考的最佳状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2-15
对于六年级的我们,什么对我们的考试最重要呢?那就是一个好的习惯和一个好的学习计划,下面就让我来告诉你,学习计划是要这样安排的……

第一,一个相对完善的时间表,既要涵盖每月的整体安排,又要包括每月以及每天、每时的细节规划。

第二,复习计划要留有余地,不要“满打满算”。比如,晚上7点开始复习数学,8点开始复习英语,这样安排就太紧了,当中应该有一个缓冲。比如,7点到8点是数学时间,8点15分以后留给英语。这样,数学复习完后喝口水,稍作休息,不要“连轴转”。而且,留有余地也可以确保上一段计划的完成,还是以7点到8点复习数学为例,万一时间到了,却还差一道题没做完怎么办?留有15分钟的余地,就可以具体问题具体解决,而不致产生浮躁的情绪。

第三,要在执行计划时学会放弃。有的人死心眼儿,比如复习数学时遇到两道难题,卡了一个小时也没有思路,却非要做出来不可,一晚上的时间都搭上去了。结果,这两道题没有眉目,其他的科目也耽误了。而我们的情绪也难免受到影响。对于这样的人,我们自己要在心里想,把这两道题放一放,先完成其他科目的计划,最后如果还有剩余时间,再回过头来处理先前的“遗留问题”,如果没有时间就放在明天或后天再做。

第四,复习计划要兼顾全面。有的考生对喜欢的科目就先复习,不喜欢的科目放在后头;有的考生把自己的强项放在前面复习,弱项的复习受到影响,导致强项越来越强,弱项始终没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其实,每个考生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正确的做法是优势要强化,劣势也要弥补。
第2个回答  2010-12-14
错题集
第3个回答  2010-12-14
有问题上百度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