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余氏宗亲联合会涉嫌非法称将改名,如何看待这换名行为?

如题所述

非法社会组织“打一枪换一个地”已成为常态,基本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没有有效的联系方式。骗钱敛财是非法社会组织的根本目的。

完整信息

此前报道,2月18日,民政部在官网公布的2021年第一批涉嫌非法社会组织名单,10个组织位列其中。据介绍,近年来民政部门持续开展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工作,依法处置了大批非法社会组织,有效净化了社会组织发展环境。但是,一些组织和人员仍罔顾法律红线,继续违法开展活动,现将前期核查中缺乏证据线索的2021年第一批涉嫌非法社会组织名单予以公布,提醒公众谨防上当。

南都记者检索发现,中华余氏宗亲联合会公告显示,该联合会以“广东余氏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帐户进行财务运作。

天眼查显示,广东余氏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于中华余氏宗亲联合会成立的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余雪秀,另有一名大股东。该公司曾发生法定代表人变更和投资人变更,目前已注销营业执照。

南都记者注意到,著名作家余秋雨曾以“荣誉会长”的身份,出现在中华余氏宗亲联合会的相关活动中,中华余氏宗亲联合会相关微信公号披露,余秋雨为该联合会题词,中华余氏宗亲联合会第二届第一次代表大会暨理监事会就职典礼在广州举行,余秋雨也曾现身并作了10分钟的发言。

2月20日,南都记者联系了中华余氏宗亲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余院辉,对方承认,该联合会确实没有在民政部门备案注册,就用这个名字举办了相关活动,“以这点来说我们确实是非法了”。

他还称,在被民政部通报后,有很多朋友和宗亲打来电话询问情况。“当时我们去申请,民政部门说名字带有‘中华’字头的不行,当时没有改这个名字,就没有注册到。现在我们已经着手研究改名去相关部门办理登记注册。”

值得注意的是,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主办的网站也在2月20日刊文,提醒“骗钱敛财是非法社会组织的根本目的”。

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二级巡视员刘宁宁表示,在涉嫌非法社会组织中,“碰瓷正规军”现象较为常见,用耳熟能详的名字骗取公众信任,开展社会活动。“这些组织基本上都是打着‘中国’‘中华’‘国际’这些字样,拉大旗做虎皮。这些组织的名称与我们合法登记的社会组织往往就仅有一字之差,让人难辨真假。比如中国志愿者协会,与民政部合法登记的‘中华志愿者协会’,‘中国’‘中华’就仅仅一字之差,就是合法和非法的区别。”

不仅如此,非法社会组织的隐蔽性强,活动成本低。刘宁宁介绍,非法社会组织“打一枪换一个地”已成为常态,基本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没有有效的联系方式。骗钱敛财是非法社会组织的根本目的。

刘宁宁表示:“它公布的地址往往是一个国家机关的地址,社会公众网上一查是某某部委,就相信了,他们在开展活动的时候,往往又用一个公司的账号来骗钱敛财,让公众把钱打到这个公司的账号上,它就打着国字头社会组织的名称,来用一个注册的公司实际收取费用,就是这种运作方式。”

民政部提醒,在参与有关组织活动前,可通过“中国社会组织政务服务平台”“中国社会组织动态”微信公众号随时查询合法登记的社会组织名单,核查其合法身份。刘宁宁表示,各级民政部门共登记社会组织超过90万个,“如果平台中没有您要查询的社会组织名称,那么您在参加相关活动时,就要在心中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