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讨论Fe3+和SO32-之间发生怎样的反应,提出了两种可能,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一是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讨论Fe3+和SO32-之间发生怎样的反应,提出了两种可能,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一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______;二是发生双水解反应:______;为了证明是哪一种反应发生,同学们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填写下列空白:实验Ⅰ:取5mLFeCl3浓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上述Na2SO3浓溶液,观察到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红棕色,无气泡产生,无沉淀生成,继续加入Na2SO3浓溶液至过量,溶液颜色加深,最终变为红褐色.这种红褐色液体是______.向红褐色液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可以观察到溶液最终变黄色,同时观察到的另一现象是______.将所得溶液分成两等份,其中一份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其目的是______.另一份加入BaCl2稀溶液,有少量白色沉淀生成,产生该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实验Ⅱ:换用稀释的FeCl3和Na2SO3溶液重复实验Ⅰ、Ⅱ,产生的现象完全相同.由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指导老师看过学生的实验步骤后认为该设计有缺陷,应在开始实验前对某主要药品进行检验,所选择的药品为______;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若在FeCl3浓溶液中加入Na2CO3浓溶液,观察到红褐色沉淀并且产生无色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从形式上看,Na2CO3和Na2SO3相似,但是从上述实验中可以看到,二者的水溶液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的现象差别很大,分析其原因可能是:①______;②______.

Fe3+和SO32-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其离子方程式为:2Fe3++SO32-+H2O=2Fe2++SO42-+2H+
Fe3+和SO32-之间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和亚硫酸,其离子方程式为:2Fe3++3SO32-+6H2O=2Fe(OH)3(胶体)+3H2SO3
故答案为:2Fe3++SO32-+H2O=2Fe2++SO42-+2H+;2Fe3++3SO32-+6H2O=2Fe(OH)3(胶体)+3H2SO3
实验Ⅰ:FeCl3浓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Na2SO3浓溶液,铁离子能够与亚硫酸根离子发生水解生成了红褐色的氢氧化铁胶体;向红褐色液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先产生红褐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溶液变成黄色且有气泡产生;
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SCN-═Fe(SCN)3,证明氢氧化铁胶体转化为了Fe3+
加入氯化钡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为硫酸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SO42-═BaSO4↓;
故答案为:氢氧化铁胶体;先产生红褐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溶液变为黄色,有气泡产生;证明氢氧化铁胶体转化为了Fe3+;Ba2++SO42-═BaSO4↓;
实验Ⅱ:换用稀释的FeCl3和Na2SO3溶液重复实验Ⅱ,产生的现象完全相同,证明了Fe3+与SO3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和双水解反应是同时进行的;
亚硫酸根离子能被氧气氧化为硫酸根离子,所以要先用BaCl2溶液、稀盐酸检验是否含有SO42-,若有白色沉淀证明Na2SO3已经变质;
在FeCl3浓溶液中加Na2CO3浓溶液,观察到红褐色沉淀并且产生无色气体,二者发生了双水解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3CO32-+3H2O═2Fe(OH)3↓+3CO2↑;
故答案为:Fe3+与SO32-同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和双水解反应;BaCl2溶液、稀盐酸;检验Na2SO3是否变质;2Fe3++3CO32-+3H2O═2Fe(OH)3↓+3CO2↑;
由于亚硫酸根离子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够与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碳酸根离子没有还原性;
铁离子与亚硫酸根离子生成了氢氧化铁胶体,与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铁沉淀,说明碳酸根离子水解能力比亚硫酸根离子大,
故答案为:SO32-有较强的还原性,CO32-没有还原性;SO32-水解能力较CO32-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