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卷三·重述和笔记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2

删诗与护卫者应有的素质。

1.如何使护卫者不怕死:要求诗人们称赞地狱的生活,不要信口雌黄,把地狱说得非常可怕。[386a-387b]

例:(a)《奥德赛》第11卷[489-491],奥德修斯在地府会见阿基里斯的鬼魂,阿基里斯表示宁愿活在人世做奴隶,也不愿在地狱统帅鬼魂。(b)《伊利亚特》,第20卷[64],冥王哈得斯害怕地面震裂,让人和神看到阴间的恐怖情景。(c)《伊利亚特》,第23卷[103]。(d)《奥德赛》第10卷 [495]。(e)关于派特罗克洛斯之死,见《伊利亚特》第19卷[856];关于赫克托之死,见《伊利亚特》第22卷[362]。(f)《奥德赛》第 24卷[6]。

苏格拉底总结道:“这些儿童和成年人应该要自由,应该怕做奴隶,而不应该怕死。”因此虽然苏格拉底承认荷马的诗歌是人们喜欢听的好诗,但越是受欢迎的好诗,就越是容易影响城邦中的人,苏格拉底就越是不放心人们去听。

2.为使护卫者坚强勇敢,应当取消描写可怕凄惨的名词。[387c]

3.应删除英雄人物的嚎啕痛哭。[387d-388d]

原则:一个好人不认为死对于他的朋友——另一个好人,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推论:那么他不应当为朋友的死而哀悼。换言之护卫者是最自足的,最少依赖于别人。

注:自足是好人,上帝,乃至宇宙的标志,也是亚里士多德所谓幸福的标志。For the idea Cf.Menexenus 247 E. Self-sufficiency is the mark of a good man, of God, of the universe (Timaeus 33 D), of happiness in Aristotle, and of the Stoic sage (斯多葛派圣人).

推论:那么失掉朋友,儿子或兄弟,或钱财等,对护卫者来说,都不是件可怕的事。

因此:不论什么不幸降临他的身上,他都不会忧伤憔悴。那么我们应该删去诗人所作的那些挽歌,城邦的护卫者们不需要这些。

以此为标准阿基里斯就不应因好友派特罗克洛斯的死而心烦意乱等,这些片段应从荷马史诗中删去。

例:(a)《伊利亚特》第24卷[10-12],阿基里斯思念死去的好友派特罗克洛斯。(b)《伊利亚特》第18卷[23],阿基里斯第一次听到好友派特罗克洛斯战死时极度悲伤的情景。(c)《伊利亚特》第22卷[414],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见到儿子赫克托死后尸体被凌辱悲痛欲绝地央求大家放他出城赎尸的情景。(d)《伊利亚特》第18卷[54],阿基里斯的母亲海神忒提斯哀悼爱子的场景。(e)《伊利亚特》第22卷[168],宙斯担忧自己所钟爱的赫克托被追杀时的情景。(f)《伊利亚特》第16卷[433],宙斯伤心爱子萨尔佩冬被派特罗克洛斯杀死时的情景。

4.护卫者们也不应该喜欢大笑,纵情狂笑,会容易使自己的感情变得非常激动。[388e]

例:《伊利亚特》卷I[599],众神大笑。

5.虚假对于神明毫无用处,但对于凡人则是一种药物,还是有用的。那么我们应把药物留给医生,一般人一律不许碰它。[389b-389d]

类比论证:统治者为了国家的利益,可以撒谎用以对付敌人,甚至用以应付公民。但其余的人一概不许。

6.年轻人需要自我克制的美德[389d-390d]

对于一般人,最重要的自我克制是服从统治者(统帅);对于统治者,最重要的自我克制是控制肉体上的快乐欲望。

以《伊利亚特》为例,举了一些正面的和反面的例子(应删掉的)。

正例:《伊利亚特》第4卷[412],陈中梅译《伊利亚特》pp87,狄俄墨得斯(Diomede)责备塞奈洛斯顶撞全军统帅阿伽门农。

反例:《伊利亚特》第1卷[225],阿基里斯辱骂全军统帅阿伽门农。

接着就克制肉体欲望举例:

(a)《奥德赛》第9卷[8],关于食欲。(b)《奥德赛》第12卷[342],关于食欲。(c)《伊利亚特》第14卷,[281],[294-341],陈中梅译《伊利亚特》pp313,关于(色欲)。(d)《奥德赛》第8卷[266],关于(色欲)。

正面的例子:《奥德赛》第20卷[17]

7.护卫者不应贪财纳贿。[390e]

8.护卫者应虔敬,重申神明不可能是邪恶事情的原因。[391a-392a]

关于诗歌中的人的问题,苏格拉底认为我们应先找到正义的本性,正义对正义者的好处,弄清楚这些之后,我们才能讨论哪些故事应该讲,应该怎么讲。

因为我假设我们不知道正义的定义并将要讨论之,所以诗人和作家们在关于人的问题上说法有错误,他们说有很多例子,不正义的人是快乐的,而正义的人是愁苦的;隐藏起来的不正义是有利可图的,而正义则是他人的好处和自己的损失。而我预先假设我们应禁止诗人们说这样的话并命令他们吟唱讲述与之相反的故事。你同意吧?

那么,如果你同意我的话,我会说你已承认我们探索(正义)的出发点了。

讲故事,无非是关于过去,现在和将来发生的事情。[392d]

两种形式:叙述(narration),模仿(imitation),或两者兼而有之(在戏剧中)。

注: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而言所有的艺术本质上就是模仿。这里柏拉图有时也用模仿表示狭义的戏剧语言中的模仿,以与叙述相对照。

不用模仿,结果就是纯粹的叙述;相反,不用叙述,只剩模仿(人物对话)就是悲剧(tragedy)了。[394b]

苏格拉底总结道:悲剧和喜剧(tragedy and comedy)只用模仿;酒神赞美诗(dithyramb)只用诗人自己的吟诵;史诗(epic poetry)则即有模仿也有叙述。[394c]

苏格拉底的问题:是让诗人通过模仿进行叙述呢?还是部分地通过模仿呢?哪些允许模仿呢?还是压根就不让他们模仿?简单说就是:“要不要把悲剧与喜剧引进城邦里来。”(阿得曼托斯语)

苏格拉底进一步提问:城邦的护卫者是否应该是一个模仿者?

苏格拉底的论证:

1.一个人只模仿一样东西模仿得最好。

“模仿只不过是事物本身的摹本而已”,苏格拉底把人性比喻为钱币,每个钱币只能以一个模子为摹本。[395b]

2.护卫者应从小模仿与他们所肩负任务有关的人物,模仿那些勇敢、节制、虔诚、自由的人物。从小到老的连续模仿会成为习惯,而习惯会成为第二天性(second nature)。[395d]

3.护卫者不应当去模仿女人、奴隶,也不应当模仿坏人、鄙夫。他们应该懂得坏的男女,但决不要去模仿他们。

护卫者也不应模仿铁工,工人,桨手等。

护卫者也不应模仿马嘶、牛叫、大河咆哮等。

注:罗马皇帝尼禄沉迷戏剧并亲自登台演出。

两种说故事的体裁(风格)。[396b-398b]

甲:既是叙述,又是模仿,但叙述远多于模仿,仅在碰到好人的言语行动时才模仿。因此这种体裁变化不多,节奏也几乎相同。

乙:什么东西都模仿,需要各种声调和各种节奏,这种体裁包含各种各样的变化。

问题:我们的城邦应接受哪种体裁?还是接受混合体裁?

阿得曼托斯:赞成单纯善的模仿者的体裁。

苏格拉底进一步阐释:我们城邦里的人只做一个职业,鞋匠总是鞋匠,农夫总是农夫。因此一个能够模仿一切的人在我们的城邦里是不受欢迎的。我们只需要严肃正派的诗人模仿好人的语言,以教育我们的护卫者。(与莱库古立法比较)[398a-b]

1.首先应摒弃悲伤的挽歌式的调子,即吕底亚调(Lydian mode)。[398e]

2.应摒弃软绵绵的靡靡之音,即伊奥尼亚调(Ionian mode)和吕底亚调。[398e]

3.还剩下多利亚调(Dorian mode)和佛里吉亚调(Phrygian mode)。[399a]

苏格拉底认为应存在两种曲调(a)模仿勇敢的人奋不顾身,沉着应战;(b)模仿平时工作的人,正在劝说、祈求别人,如果是神的话就用祈祷,如果是人,则用劝说或教导。它们一刚一柔,能恰当地模仿人们成功与失败,节制与勇敢的声音。

阿得曼托斯说这正是多利亚调和佛里吉亚调。[399b-c]

4.那么就不需要能奏出一切音调的乐器。城里就只剩下七弦琴和七弦竖琴了,乡下可以吹短笛。即:“我们赞成阿波罗(太阳神,代表理性)及其乐器(七弦琴)而舍弃马叙阿斯(Marsyas,森林之神,代表情欲)及其乐器(长笛)。”[399e]

5.曲调之后继续讨论节奏,这些我们可以去请教戴蒙(Damon,前5世纪音乐家)。

苏格拉底总结道:“美与丑是紧跟着好的节奏与坏的节奏的。”好的节奏与音调跟随好的文词,而好的文词则与好的心灵的精神状态一致。因此好的言词、音调和节奏都来自好的精神状态。即那些智力好,品格好的人的真正良好的精神状态。[400e]

苏格拉底认为绘画,纺织,刺绣,建筑,家具制作等技艺,乃至动物身体,植物树木等自然物也都有优美与丑恶。(这里好坏的标准是什么?是否仍以我们的城邦为标准。)[401a]

因此苏格拉底要阻止艺术家们描绘邪恶、放荡、卑鄙、龌龊的坏精神。哪个艺术家不服从就把他们从城邦里驱逐出去。(柏拉图似乎没有分级制的概念,即当护卫者们成年后,拥有正确判断力后可从学习了解的角度接触这些坏的东西。实际上柏拉图并不排斥了解它们。[396a])[401b-d]

苏格拉底论艺术的目的(功用):“一个受过适当教育的儿童,对于人工作品或自然物的缺点也最敏感,因而对丑恶的东西会非常反感,对优美的东西会非常赞赏,感受其鼓舞,并从中吸取营养,使自己的心灵成长得既美且善。”[402a]

认识事物本身及其映像这两者是属于同一技能,同一学习的。文教(音乐、诗歌等)是为了使护卫者认识节制、勇敢、大度、高尚等美德以及与此相反的诸邪恶的形式,也能认识包含它们在内的一切组合形式,不论它们出现在哪里,我们都能辨认出它们本身及其映象。(这里的论证用字母类比基本的美德)[402b-c]

(1)一个人的心灵和形态都应有与之相应的和谐的美。(2)放纵(过分的快乐)与节制等美德不能共存。(3)最大的快乐是色欲。(4)正确的爱是对美的有秩序的事物的一种有节制的和谐的爱。(5)爱者与被爱者之间不得有任何越轨举动。[403a-c]

这里的爱者与被爱者是古希腊的男性同性恋,爱者为年长者,而被爱者为年轻者。从字面看柏拉图认为爱者与被爱者之间可以亲吻,抚摸,但不能再有任何进一步的举动。这就是所谓苏格拉底式爱情或柏拉图式爱情,后来被引申到异性间爱情,指追求精神间默契而非肉体结合。

古希腊的爱者与被爱者和今天的同性恋有明显的区别,今天的同性恋现象是以生理为基础的,并有流行时尚的特征,而古希腊的爱者与被爱者则是一种社会习俗,即年长者追求爱慕年幼者,并有教育年幼者成长的职责。年幼者长大成人后,会去追求比他更年幼的人做被爱者。

从这个角度爱者与被爱者是城邦公民教育制度的一部分,梭伦还规定“男性同性恋”是公民的特权,奴隶是禁止的。在底比斯有所谓圣军(Sacred Band of Thebes),由300名(150对)爱者与被爱者组 成,是底比斯军队中最精锐的部分,正是以这300名圣军为主力的底比斯军队第一次在陆地上击溃了希腊霸主斯巴达人(硫克特拉战役,371BC,Battle of Leuctra)。在后来底比斯与马其顿的喀罗尼亚战役(Battle of Chaeronea,338 BC)中底比斯落败,300圣军全部阵亡。(2000多年后的1890年,考古学家从300圣军的墓地中找到了254具骸骨)

苏格拉底从反对放纵的爱的角度不主张爱者与被爱者之间有过分疯狂和热情的举动。(可参考柏拉图《会饮篇》)

苏格拉底结束了对文教的讨论,并总结道:文教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对美的爱(love of the beautiful)。[403c]

1.护卫者必须戒除酗酒。[403e]

2.护卫者应接受一种简单而灵活的体育,是一种为了备战而进行的体育锻炼。[404b]

苏格拉底本人及其它雅典公民经常到城市里的体育馆里进行体育锻炼。

3.饮食:根据荷马史诗,那些英雄们会餐时不吃鱼,吃烤肉,不吃炖肉,也不吃甜食。[404c]

类比论证:“复杂的音乐产生放纵;复杂的食物产生疾病。”[404e]

放纵和疾病在城邦里流行的恶果,使讼师(和法官)和医生的地位上升。

比较了阿斯克勒比斯(Asclepiads,特洛伊战争时希腊联军中的医生)的医术与赫罗迪科斯(Herodicus)的医术。苏格拉底批评了单纯为延长人的生命为目的的医术(赫罗迪科斯的医术)。

论证:当每一个人都有他应尽的职责时,人们是没功夫生病的。如果为了病痛而把自己的工作撂到一边,这种生命是不值得过的。因此他会告别医生,继续工作,直到身体吃不消死了为止。[406d-e]

每个人都有自己应尽的职责,对于木工来说是做活计;对于富人(吃饱饭之后)来说,至少美德是他应当追求的。如果一个人不讲道德,他活着是没意思的。如果他遵循赫罗迪科斯的医术整天到晚当心自己的身体,会妨碍自己的追求。

除体育锻炼外再过分当心自己的身体,至少会使学习、思考等变得困难,这是学习,沉思等道德实践和锻炼的绊脚石。[407a-c]

正确的医术(阿斯克勒比斯的医术)是不让有严重全身疾病的人痛苦第继续活下去,让他再产生体质同样糟糕的后代(优生学,这种观点在今天是备受争议的,比如是否应使用基因技术杜绝某些遗传性疾病,如侏儒等)。[407c-e]

对于先天病弱而又无节制的人,他们活着于人于己都无益处,即便这些人很富,也不应为其医治。[408a-b]

苏格拉底驳诗人品达对阿斯克勒比斯的描写。品达说阿斯克勒比斯是阿波罗神的儿子,他受贿去医治一个将死的富人,因此被闪电打死。苏格拉底的反驳(归谬法): 如果阿斯克勒比斯是神的儿子,他就不会贪财;如果他贪财,他就不会是神的儿子。因此不能相信诗人们的说法。[408b-c]

格老孔的问题:我们的城邦是否需要好的医生?好的医生是否是医治过最大多数病人的医生?(因此也包括那些应予治疗和不应予治疗的病人)同样,法官是否应与各色各样人品的人都打过交道?[408c-d]

苏格拉底的回答:

1.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是“好的”。

2.医生不是以身体医治身体,而是以心灵来医治身体的。如果心灵败坏了,他们就不可能很好地治病了。(好的医生不以经验治病,而是以知识治病)[408e]

3.法官是以心治心,他们年轻时绝不可与坏的心灵厮混。但这样一律,好人在年轻时就显得比较天真,容易受骗,因为他的心里没有坏人心里的那种原型(譬如从来没见过蝴蝶的人第一次见到蝴蝶)。[409a-b]

4.好的法官一定不是年轻人,而是年纪大的人。他们是通过多年的学习才知道不正义是怎么回事的。他们并不是把不正义当作自己心灵里的东西来认识,他们仅仅通过知识,而非本人的体验来认识非正义的。[409b-c]

5.“好的”指拥有好心灵(暗含拥有知识)的人。邪恶不能理解德性和邪恶本身,但天赋的德性通过教育可以理解邪恶和德性本身。[409c-e]

6.医疗术和司法术对那些天赋健全的公民的身体和心灵抱有好意;而对那些身体不健全的,城邦就任其死去;对那些心灵天赋邪恶而且不可救药的人,城邦就坚决地处死他们。[409e-410a]

苏格拉底论:文教和体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心灵[410b-412a]

1.专注于体育的人会趋于野蛮和残暴,而专注于文教的人会趋于软弱和柔顺。天性中激情的部分会产生野蛮,但适当的训练会成为勇敢。人性爱智(love of knowledge)的部分过度发展会变为软弱,但培养适当就能变为温文而有序。[410c-e]

2.护卫者要兼有激情和爱智两种品质,要使两者在护卫者身上和谐有序。

3.靡靡之音会使天性激情部分软化,消融,最后导致“软弱的战士”。天性刚强的人听了靡靡之音会情绪不稳定,容易生气,也容易平静,变成喜怒无常的人。

4.一个人只接受体育训练而不接受文教,固然会变得更为勇敢,但爱智之火可能会逐渐熄灭,从而变得粗野无知,不能用论证说服别人。

5.文教服务于心灵的爱智部分,体育服务于心灵的激情部分,而非分别服务于心灵和身体。当两者配合得当,达到和谐时,我们就称他为最完美和谐的音乐家(musician,即受过教育的文雅之人)。[412a]

1.统治者必须是年长者,被统治者是年纪小的。[412c]

2.必须从护卫者中挑选那些最为国家(群,public)利益效劳,而不愿做任何不相关事情的人来做统治者。[412d-e]

3.必须寻找坚持原则(不被欺骗诱惑)孜孜不倦为他们所认为的国家利益服务的那些护卫者。[413c]

4.如何挑选出这些符合要求的护卫者呢?

从他们幼年起考察他们,在工作中考察他们。把他们带到不同的环境(先用贫穷忧患,再用锦衣玉食)中考察他们。(与护卫者绝不接触“坏”东西的教育矛盾?)

我们把从各种考验中经过的人作为国家的统治者和护卫者。那些不合格的则予以排斥。[413c-414a]

(问题:但由谁来筛选合乎要求的护卫者呢?经过什么样的程序?又由谁,如何来建立这整套制度呢?)

5.如何说服统治者自己和护卫者,说服城邦里的其他人,应当这样教育和培养统治者自己呢?苏格拉底的方案是“高贵的谎言”[414b-415d],即:反复讲述灌输“金银铜铁的故事”[415a-415d],直到子子孙孙们相信为止。

金银铜铁的故事是古老的腓尼基人的传说,讲人们虽然为一土所生(大地母亲),彼此是兄弟,但有些人身上掺入了黄金(统治者),有些人身上掺入了白银(武士),有些人身上掺入了铜铁(农民和技工)。统治者(金银)自然有统治领导的职责,而被统治者(铜铁)则有服从的义务,不妄图统治。值得注意的是苏格拉底并不认为统治者的属性可遗传,即:金父可能生银子,农民工人的后代中也可能发现天赋中有金银者。因此国家应重视他们,把他们提拔到统治者的地位。

按金银铜铁的理论,在政治生活中,不同禀赋的人应有不同的位置,统治者(禀赋最高者)有领导统治大众(禀赋较低者)的义务和职责。

6.护卫者应有的生活方式:(a)除了必需品,不得有任何私产。(b)食量等必需品由其他公民供应,作为护卫者职务的报酬,每年定量供给,既不多余,也不短缺。

护卫者绝对不得拥有土地、房屋或金银。否则他们就会去搞农业,去做买卖,就不再能做护卫者了。他们会从人民之友堕落为人民的敌人和暴君,结果就是统治者和人民会互相争斗,国家随之灭亡,大家同归于尽。

@季燕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