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失调与自闭症的区别,你知道吗?

如题所述

1、作用不同
自闭症是一个医学名词,又称孤独症,被归类为一种由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其病征包括不正常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兴趣和行为模式。
感统全称感觉统合,感觉统合是大脑的功能,感觉统合失调即为大脑功能失调的一种,也可称为学习能力障碍。1972年,美国南加州大学临床心理学专家爱尔丝博士(Ayresa.J)创导了感觉统合(SensoryIntegrationTheory)——即“感统”理论。
2、状况不同
“感统”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外的知觉做出反应。只有经过感觉统合,神经系统的不同部分才能协调整体作用使个体与环境顺利接触;没有感觉统合,大脑和身体就不能协调发展。
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以严重的、广泛的社会相互影响和沟通技能的损害以及刻板的行为、兴趣和活动为特征的精神疾病。
/iknow-pic.cdn.bcebos.com/342ac65c103853433e2f3c379c13b07ecb8088c0"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342ac65c103853433e2f3c379c13b07ecb8088c0?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342ac65c103853433e2f3c379c13b07ecb8088c0"/>
3、表现不同
感觉统合失调表现为平衡能力差。走路容易摔倒,经常出现摔伤,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会翻滚、骑车跳绳。手工能力差、精细动作差等。
自闭症一般表现为缺乏与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与父母亲之间缺乏安全依恋关系等。
参考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item/%E8%87%AA%E9%97%AD%E7%97%87/311"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自闭症">百度百科-自闭症
参考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item/%E6%84%9F%E7%BB%9F%E5%A4%B1%E8%B0%83"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感统失调">百度百科-感统失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13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沉浸在内心的小世界中,不善表露自我、不会与他人沟通,仿佛只身一人在遥远的星星上,但却闪烁着无尽的光芒,他们是自闭症儿童。

每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儿童都是“来自星星的孩子”,他们渴望关心、渴望爱。 联合国将4月2日设为“世界自闭症关注日” 以提高人们对自闭症和相关研究与诊断以及自闭症患者的关注。

自闭症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现在仍然有许多自闭症儿童患者。那么你知道什么是感统失调吗?与自闭症的区别又是什么?

你可以回忆一下,80后、90后的童年时代,伙伴们经常三五成群去田野里玩耍,团体游戏很多,以钻、爬、跑、跳为主的游戏更是数不胜数,不会整天粘着妈妈撒娇。

那时的孩子从小脱离大人的看护,身体形象得到了良好的建立,大动作和精细动作也在很多游戏中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大脑的潜能也在快乐的游戏中得到了开发,孩子们慢慢的学会了交流和沟通,语言方面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现在的城市化环境带给我们便利,却带给孩子成长的局限。保护过多不会蹦蹦跳跳,电子产品代替陪伴,很少接触同龄玩伴,很多学龄前儿童都会出现怕生,不爱说话,孤僻,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出现这些情况,有的家长会很着急,上网一查,就误以为孩子是自闭症,过分关注起到反作用,还有的家长不当回事,随着孩子年龄增长,错过最佳训练期。

感统失调和自闭症的症状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但这二者之间并不是相等的。感统失调的孩子不一定是自闭症患者,自闭症孩子也不是每个都感统失调。但是很多孩子可以在合适的感统游戏中,愉快的氛围下,提升更多的技能,这也是为什么感统训练被广泛的使用在自闭症训练中。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如何区分感统失调与自闭症。

大家通常都把它称为“感统失调”。在我们讨论相似性和差异性之前,让我们先确保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感觉处理/统合障碍(SPD)。它基本上是大脑误解传入的感觉信号,给出了错误的反应。想象一下一个视力差的孩子不戴眼镜去打棒球。当你把球扔给他时,他的大脑会误解它的位置。如果他看不清楚,他可能挥棒太晚,太早,或根本没有。这可能会给他带来巨大的挫败感,从而导致情绪的失控。

感觉处理/统合障碍几乎就是如此,只是它包含不止一种感觉。你的大脑可能会误解视觉、触觉、听觉、味觉或嗅觉的输入,使之看起来难以忍受。有感官敏感性的孩子通常被称为感官回避者。反之亦然。感官寻求者是那些比平时需要更多输入的人。他们可能喜欢大的声音,总是会撞到东西上,以便感受到深层的压力,获得他们需要的触觉输入。

感觉处理/统合障碍使大脑很难做出适当的反应,所以它经常会做出反应。这会导致刺激行为和崩溃。但是,SPD并不是一种诊断,它是一种潜在疾病的症状(群)。家长经常被鼓励去寻求医学诊断来找出根本原因,但原因并不总是能够被精确地确定。

它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其特点是沟通和社会交往困难,以及限制性、重复性行为。通常情况下,这些限制性和重复性的行为与感官有关。

刺激是自闭症社区中经常使用的一个术语。一个孩子可能会拍打他们的手,来回摇动,敲他们的头,坐立不安,或坚持要拿着一个特定的东西在任何时候。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语言常有延迟,但并非总是如此。孩子们在适当的年龄开始说话,但在一定的年龄段,他们开始变得不说话。另一些孩子在正常的发展阶段出现了言语,但无法正确使用它。有些人还有其他的语言障碍,比如口吃。

社会交往是自闭症儿童另一个领域的障碍。因为它是一个谱系,所以有很多方式可以呈现出来。虽然有些孩子可能很疏远,似乎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完全无视周围的人,但另一些孩子可能显得过于社交,因为他们不认识社会界限。还有一些人可能只是社交上的尴尬。

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有感统失衡的问题,但由于症状不明显,容易让人把问题和性格挂钩,因而很难引起重视。但有一些感统失衡的儿童,他们的症状要严重得多,以至于明显影响他的学习成绩、人际交往,而被误以为是自闭症。

为了区分感统失调和自闭症,我们需要从它们的相似点进行细分,从 语言交流、眼神对视、行为刻板程度、情绪控制、意识状态 等五个方面逐个分析。

1、语言交流

重度感统失调和自闭症都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语言交流问题。

感统失调是由于不会表达或者理解意思但是整理不出合适的发声方式,所以他们会因为交流困难而焦急,会尝试用肢体语言表达,即便别人听不懂,也能感受到他们的情绪。

自闭症则缺乏这种感情色彩,而且通常没有沟通的欲望,你很难知道他想要什么;

2、眼神对视

两者都存在眼神对视少、对视短的症状。

自闭症不对视是因为对别人不感兴趣,即便偶尔有目光接触也感受不到信息的传递。

感统失调则是把目光投入到感兴趣的事物当中,你可以从他的眼神中看到他对正在玩的玩具流露出欢喜的神情;

3、行为刻板

自闭症儿童进行的刻板行为是枯燥乏味的,比如爱看风扇旋转,不断转圈圈,这些行为本身没有趣味和逻辑性。

感统失调的刻板行为则表现为依赖,比如对一个玩具或者动作特别迷恋,做这个事让他觉得特别舒适有安全感;

4、情绪控制

两种障碍患儿的情绪控制能力都很差,但感统失调的孩子发脾气一般是有对应的事件引发的,而自闭症总是无缘无故就发火和暴躁。

5、意识状态

从表面上看,患儿都存在孤僻不合群的问题,但是自闭症孩子是真正活在自己的世界,对外界的交往没有诉求,会呆呆地看着,面无表情,没有加入的欲望。

感统失调的儿童是不敢看,他们因为障碍无法正确理解集体活动的各种指令,性格上自卑,害怕加入,即便有兴趣,但是焦虑、不安、恐惧限制了患儿的参与。

除了这些外在表现症状,也可以通过专业的医疗仪器对脑神经发育状况进行检测,从生理的角度判断二者的不同。 比如自闭症孩子就很容易出现缺少某种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头发汞含量超标、食物不耐受或过敏、肠道菌群异常、脾虚、肝郁以及肾虚等问题。而感统失调则会存在脑神经电流异常的问题。

不过无论孩子属于哪种障碍,治疗都是刻不容缓的,感统失调本身并不存在智力问题,只是孩子的大脑和身体各部分协调出现了障碍,使得许多优秀的方面表现不出来。可是如果不进行治疗和纠正,那么这种障碍一旦超过了12岁,就很难再改变,能力再也难以发挥,甚至会比自闭症更加严重。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