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房率多少属于正常范围

如题所述

一般多层的建筑物得房率为88%,高层的建筑物得房率为72%,而办公楼为55%属于正常案范围。

得房率,是指可以让住户自由支配的面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套内建筑面积)与每户建筑面积(也就是销售面积)之比。得房率是购房时大家比较看中的一个购房指标。计算房屋面积时,计算的是建筑面积,所以得房率太低,不实惠;太高,不方便。因为得房率越高,公共部分的面积就会越少,住户住久了会有压抑的感觉。

多层住宅:得房率一般为88%-95%,公摊系数为5%-12%。

小高层板楼住宅:得房率一般为85%-88%,公摊系数为12%-15%。

高层板楼住宅:得房率一般为78%-85%,公摊系数为15%-22%。

高层台楼住宅:得房率一般为75%-78%,公摊系数为22%-25%。

影响得房率的因素

公摊面积包括两部分,其一是电梯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以及其他功能上为整栋建筑服务的公用用房和管理用房建筑面积。其二是套(单元)与公用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具体说来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房型结构(几梯几户):例如一梯多户可能与一梯二户需要分摊的公用面积相差无几,可户数增加了,总套内建筑面积增加了,则每户需要分摊的公用面积就会减小。

2、楼盘形态:一般来说高层得房率最低,小高层次之,多层则得房率较高。

3、物业类型:一般来说板式得房率最高,叠式次之,点式则较低。

4、公共活动区域大小:一般来说,高品质的物业多建有高挑大堂,宽敞电梯、室内车库,这些都会占用到大量公摊面积,故得房率相对较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