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年和闰月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闰年和闰月的区别在于闰年是凡阳历中有闰日(二月有二十九日)的年或阴历中有闰月(一年有十三个月)的年,闰月是每逢闰年所加的一个月。

闰本义是余数,指历法纪年和地球环绕太阳一周运行时间的差数,多余出来的叫“闰”。阳历的平年只有365日,与回归年比较,每年相差5时48分46秒,所以每四年积成1日,加于2月29日,这一天称为闰日。

阴历以月球绕地球定历法,每年和回归年的365日5时48分46秒相差约10日21时,积以置闰。所以每三年要闰一个月,每五年闰两个月,每十九年闰七个月。这样每逢闰年所加的一个月,称为闰月,闰月加在某月之后,就叫闰某月。

历史渊源

在中国传统的阴阳历中以朔月的长度29.5306日为1个月的平均值,全年12个月,同回归年的长度365.2422日相差约10日21时。需要置闰,使阴阳历各个月份和天象物候保持对应的关系。

闰月放在一年的年终,例如,秦代和西汉初期使用的《颛项历》,以十月为岁首,把九月做为年终,闰月就放在九月之后,而称为“后九月”。到了西汉初制定太初历时,把闰月分插在一年的各月,并规定以没有中气的那几个月作为闰月,月序仍用上个月的月序,只要称其为“闰某月”,这一置闰规则在采用平气的历法中最合理的。

到清代的时宪历时则改用定气注历,如继续单纯以没有中心置闰的规则,有可能一年要置两个闰月。因此,又补充规定,以两次冬至之间包含有13个月的定为闰年,闰年的第一个没有中气的月定为闰月,这一规则一直沿用至今。闰年中以闰四、五、六月最多,闰九、十月最少,闰十一月、十二月和正月则不会出现,至少在几千年内是这样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