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格预审到底有无存在的必要?

如题所述


  伴随着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招标投标方式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传统的线下招投标向电子化招投标迈进。这一改变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地域差别和时空限制,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同时信息得以及时沟通,增强招投标过程透明度,加快了招投标活动的整体过程。
  随着电子招标方式的全面推广运用,资格预审方式在招标实务中的作用发生显著的变化,优势已经被逐渐替代。一方面由于投标人的经营资格、专业资质、财务状况、类似项目业绩、履约信誉等情况在建设部门指定网站上可以明确的查到,对投标人的资信、报价打分电脑就可完成,评委只需对其他部分进行评审,使得评标工作变的简单,效率大为提高。

  另一方面,资格后审在电子招标投标中发挥出愈加重要的作用,在与电子化全流程紧密结合下的优势显得非常突出。其从制度本身上通过电子化手段可以避免了信息的泄露,这一程序上的严密性能够充分保证投标人报名信息、数量、名称的保密,在评审阶段也可实现真正的“暗标”评审,这一方式使得招投标在竞争程度、成本支出、评标质量上明显提升,同时有效的预防围标串标行为。
  针对资格预审存在的突出问题,国内不少省(市)已先行先试逐步取消资格预审并出台相关政策严格限制资格预审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围标串标、非法谋取中标现象的发生,对净化工程建设领域招投标活动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显著效果。鉴于当前电子化招投标在工程建设招投标的成功应用以及带来的前所未有的革命性改变,相信资格预审制度将会被逐步取消。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