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小常识有哪些

如题所述

一、购买食品时的注意事项
1. 购买带包装的食品时,注意查看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避免购买过期或无生产信息的食品。
2. 购买蔬菜时,要选择新鲜、无明显异味的蔬菜,避免购买有农药残留的蔬菜。
3. 不购买无证摊贩销售的食品,减少食物中毒的风险。
4. 购买食品时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手部污染食品。
5. 少吃或避免吃油炸、油煎食品,以减少油脂摄入。
二、食品掺假、掺杂和伪造的识别
1. 掺假是指食品中添加了无营养价值或价值较低的物质,或从食品中抽走有价值的物质。
2. 掺杂是指食品中加入了不应该有的杂物,如硅酸钠或红砖木等。
3. 伪造是指食品的包装标识或产品说明与实际内容物不符。
三、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1. 禁止生产经营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
2. 禁止生产经营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
3. 禁止生产经营含有致病性寄生虫、微生物或微生物毒素含量超过国家限定标准的食品。
4. 禁止生产经营未经卫生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
5. 禁止生产经营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等及其制品。
四、如何判别伪劣食品
1. 外观过于艳丽、异常大的食品要谨慎购买。
2. 食品呈不正常不自然的白色,可能添加了漂白剂、增白剂等化学物质。
3. 食品保质期过长,可能添加了防腐剂。
4. 反自然生长的食品,如过大的西红柿、异常鲜艳的辣椒等,可能使用了激素。
5. 小作坊式加工企业的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6. 价格明显低于一般价格水平的食品,可能质量不佳。
五、食品储存注意事项
1. 建立出入库制度,先进先出。
2. 各类食品分类存放,标志明显,防止交叉污染。
3. 离墙离地存放,做到“四防”:防霉或防腐、防鼠、防虫、防蝇。
六、如何清洗果蔬上的残留农药
1. 水洗浸泡法:用清水冲洗后浸泡,可加入少量果蔬清洗剂。
2. 清洗后碱水浸泡法:用碱水浸泡,分解有机磷杀虫剂。
3. 去皮法:去皮可去除部分农药残留。
4. 储存法:储存一段时间后,部分农药分解,降低残留量。
5. 加热法:加热可去除部分农药。
6. 阳光晒:经日光照射晒干后的蔬菜,农药残留较少。
七、如何识别用激素促进成熟的蔬菜
1. 外观异常,如西红柿表面光滑,可能有激素添加。
2. 个头过大、颜色异常的蔬菜,如激素催熟的西红柿、黄瓜等。
八、如何健康饮用桶装水
1. 桶装水打开后应在短期内使用完。
2. 桶装水应放在避光、通风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曝晒。
3. 定期清洗饮水机。
4. 购买桶装水时,检查包装桶是否晶莹透明,质感硬。
5. 购买散装食用油时,注意是否有“QS”标志,避免购买问题食用油。
九、导致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的原因
1. 冷藏方法不正确,如将煮熟的食品长时间存放于室温下冷却。
2. 从烹调到食用的间隔时间太长,使细菌有足够的繁殖时间。
3. 烹调或加热方法不正确,加热不彻底。
4. 由病原携带者或感染者加工食品。
5. 使用受污染的生食品或原辅料。
6. 生熟食品交叉污染。
7. 在室温条件下解冻食物。
8. 厨房设备、餐具清洗、消毒方法不正确。
9. 使用了来源不安全的食物。
10. 加工制备后的食物受污染。
十、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建议
1. 不购买腐败变质、污秽不洁及其它含有害物质的食品。
2. 不购买无厂名厂址和保质期等标识不全的食品。
3. 光顾无证无照的流动摊档和卫生条件不佳的饮食店。
4. 不食用在室温条件下放置超过2小时的熟食和剩余食品。
5. 不随便吃野菜、野果。
6. 生吃瓜果要洗净。
7. 不饮用不洁净的水或者未煮沸的自来水。
8. 直接食用的瓜果应用洁净的水彻底清洗并尽可能去皮。
9. 进食前或便后应将双手洗净。
10. 在进食的过程中如发现感官性状异常,应立即停止进食。
十一、常见的饮食卫生误区
1. 好热闹喜聚餐,不符合饮食卫生,建议实行分餐制。
2. 用白纸包食物,白纸可能含有化学物质,污染食品。
3. 用酒消毒碗筷,白酒的酒精含量不足以达到消毒效果。
4. 抹布清洗不及时,抹布可能滋生细菌,应定期煮沸消毒。
5. 用卫生纸擦拭餐具,卫生纸可能含有细菌,不适合用于擦拭餐具。
6. 用毛巾擦干餐具或水果,毛巾可能含有细菌,不适合用于擦干餐具或水果。
7. 将变质食物煮沸后再吃,煮沸不能彻底消灭细菌分泌的毒素。
8. 把水果烂掉的部分剜掉再吃,剜掉的部分可能已含有细菌代谢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