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简介生平思想

如题所述

1、王守仁(1472年~1529年),余姚人,自号阳明子,学者后称其为阳明先生。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不仅是明代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哲学家,还是军事家;精通儒、释、道三教。王阳明是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其学说世称“阳明心学”。
2、王阳明出生时名为王云,五岁了还不会说话,后来在以为高僧的授意下改名王守仁,这才说话。十二岁在京师念书时,王阳明问熟师“何谓第一等事”,老师说“只有读书获取科举名第”,他却说:“第一等事恐怕不是读书登第,应该是读书学做圣贤。”事实上,他从年少时代就从不循规蹈矩,所有记载都说他自少“豪迈不羁”。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王阳明考取进士,授兵部主事,当时,朝廷上下都知道他是博学之士。
3、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王阳明因反对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谪贬至贵州龙场当驿丞,途中被刘瑾派人追杀,他都机智地化险为夷。王阳明生活在一种宁静而条件艰苦的环境中,历年来的遭遇使其日夜反省,一天半夜,他忽然对《大学》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感悟,认为人的内心自然包含世界运行的规则(心即理),认识到圣人的光明品质人人都具备,这个光明品质即是良知,想从外面的事物寻找良知是错误的。
4、正德十二年(1517年),兵部举荐王阳明巡抚江西剿匪,镇压民变,王阳明遣使招安,并攻破蓝天凤部,将去福建剿匪时,刚到丰城,宁王朱辰濠突然举兵叛乱。王阳明积极备战,发出讨伐檄文,公布宁王的罪状,先用反间计使宁王不敢攻打南京,乘机做好防守南京的准备。宁王无奈,只得率六万人攻下九江、南康,渡长江攻安庆。王阳明调集八万大军(对外号称三十万)转攻南昌,再回击救援南昌的宁王大军,宁王溃逃,途中被擒获。王阳明用三十五天全面平息宁王之乱,因此而获“大明军神”之称。
5、王阳明屡建奇功,后因功高遭忌,辞官回乡讲学,在绍兴、余姚一带创建书院,广收门徒。反对朱熹通过事物追求“理”的格物致知,提倡从自己内心去寻找“理”,认为“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明“本心”则明“天理”。在王阳明看来,良知是是非之心,好恶之心,是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良知人人俱有,自圣人以至愚人,无不相同,人人同具良知,人人有个判断是非善恶的自家标准。
6、两广役后,王阳明肺病加疾,归途中,他经过江西大余灵岩寺,在寺中各处游历,进入寺中一位祖师圆寂的房间,只见圆寂老僧的容貌与自己一模一样,并在书案上发现一张字签“五十七年王守仁,问君欲识前程事,开门即是闭门人”。1529年1月9日,王阳明病逝于江西省安舟中,临终之际,他身边学生问他有何遗言,他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