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心里表现有哪些

如题所述

1
红色:
红色有很强的注目性和刺激性,能产生巨大的鼓舞效果和警示效果。因此,红色常用于喜庆的日子以及大减价的海报中。此外,红色还有增高血压,加速血液循环的作用,因此红色具有热情、活泼、吉祥、革命等心理特征。

02
橙色:
橙色是一个使人感到温暖、兴奋的颜色。在进行食物调色时,适当地增加一点橙色,会使照片看起来更有食欲。此外,橙色和红色一样,也是是象征警戒的颜色,我们常见的救生衣、登山包等都使用的是橙色。

03
黄色:
黄色是有彩色的纯色中明度最高的色彩,因此常用黄色来代表警惕。在大自然中,丰收的稻谷是黄色的,向日葵是黄色的,迎春花是黄色的,黄色代表了丰收,代表了明朗,代表了希望。

04
绿色:
说到绿色我们总会想到植物,因此我们常将绿色比喻为“生命之色”。在平面设计中,绿色代表了自然、平静、新鲜、纯补等心理特征,常用于宣传环保科普类平面设计。

05
蓝色:
说到蓝色,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天空、是海洋,天空和海洋都是自然界中面积比较大的事物。蓝色常常用来代表理智、无限、永恒、高深等心理特征,因此我们常用蓝色来表现产品的科技感以及企业形象的商务感。

06
紫色:
人眼对紫色光的细微变化的分辨力很弱,因此紫色是最富有神秘感的颜色。紫色多用于来象征女性,代表了女性优雅、高贵、温柔、娇媚的特点,所以紫色在女性化产品的设计中十分常见。

07
黑色:
黑色一般给人消极、颓废的感觉。因此许多摇滚歌手以及朋克青年,都喜欢身着黑色的服装来表达自己叛逆的心理。此外,在平面设计中,黑色常被认为是消极色,让人产生黑暗、罪恶、恐怖、死亡等心理。

08
白色:
白色的明视度及注目性都相当高,与其他任何色彩混合均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因此又被称为“百搭色”。白色常给人一种寒冷、严峻、死亡的感觉,因此白色常用于医疗设施中。但是,与此同时白色同时又象征着圣洁、光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5
色彩构成——心理联想表现

大自然间的有色光通过不同物体的反射传达到人眼中,不同的波长表达出不同的颜色信息,有色光作用于人眼的过程,伴随着色彩的感知和情感体验。

色彩本身属性带给人的单纯心理感应,是由色彩的固有属性所导致,这种直接的情感对应关系,是人类在整个进化中,所积累的生存经验潜移默化的积累而成。

色彩的知觉过程是人们感知色彩的生理和心理过程。色彩知觉自审美过程,正是经历记忆、想象的创造性思维过程,是客观审美对绸与主观审美主体相互作用的复杂心理过程。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课件来学习。

几个知识点在这里给大家以文字形式呈现:

1、色彩的冷暖

色彩的冷暖感是出于人的生理感觉和心理联想。太阳、火光给人带来温暖,所以看见红色、黄色就会联想到它们,从生理上产生温暖感;相反,海水、月色会给人带来寒冷感,所以看见蓝色就会产生冷感。

2、色彩的轻重

色彩的明度决定了色彩的轻重感。明度高的色彩有轻感,明度的有重感。

3、色彩的远近

色彩的色相、纯度和明度决定了色彩的远近。从色相角度看暖色系有近感,冷色系有远感;从明度角度看高明度有近感,低明度有遭感;从纯度角度看高纯度有近感,低纯度有远感。

4、色彩的兴奋与宁静

色彩的纯度决定了色彩的兴奋和宁静,高纯度的色彩有兴奋感低纯度的色彩有宁静感。

5、色彩的明快与忧郁

色彩的明度和纯度决定了色彩的明快和忧郁。明亮、鲜艳的色会呈现明快感,而深暗、灰浊的色彩会呈现忧郁感。

色彩的联想带有情绪性的表现。受到观察者年龄、性别、性格、文化、教养、职业、民族、宗教、生活环境、时代背景、生活经历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色彩搭配的核心原则:

色彩的搭配没有好坏,只有是否合适。

决定色彩轻重感觉的主要因素是明度,即明度高的色彩感觉轻,明度低的色彩感觉重。其次是纯度,在同明度、同色相条件下,纯度高的感觉轻,纯度低的感觉重。

色彩的软硬感觉为,凡感觉轻的色彩给人的感觉均为软而有膨胀的感觉。凡是感觉重的色彩给人的感觉均硬而有收缩的感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