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战中壮烈殉国的邓世昌,其子孙去哪里了?

如题所述

邓世昌,汉族,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广府人。籍贯广东番禺县龙导尾乡,现为广州市海珠区。清末北洋水师将领,民族英雄。

邓世昌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海军军官中的一个,是清朝北洋舰队中“致远”号的舰长。他有强烈的爱国心,常对士兵们说:“人谁无死?但愿我们死得其所,死得值!”中日甲午战争时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即舰长)。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采用的是英国海军军官琅威理指导的“鳞次横阵”,而日本联合舰队则摆出“单纵阵”的队形迎战北洋舰队。但双方舰艇在炮弹、燃料上的差距太大,最终北洋水师在黄海海战中战败被迫退守威海卫基地。

“致远”舰舰长邓世昌在黄海大东沟海战中,带领全舰官兵奋勇作战,后致远舰在日舰的围攻下,舰体燃起大火,船舰倾斜随时都可能沉默。邓世昌鼓励全舰官兵将生死置之度外,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不幸的是“致远”舰的被日舰的鱼雷击中,“致远”舰爆炸沉没,邓世昌与全舰官兵200多人一同葬身黄海、壮烈殉国,享年45岁。

光绪帝挽联如此写道: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民族英雄邓世昌牺牲后,举国震动,光绪帝垂泪撰联,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并追封“太子少保”,入祀京师昭忠祠。清廷还赐给邓世昌的母亲一块1.5公斤重的黄金匾额,上面刻着“教子有方”四字,并拨给邓世昌的妻儿10万两白银作为抚恤金,并赐封邓家三代一品官。威海卫百姓感念其忠烈,在成山上为邓世昌塑了雕像建了祠堂,以志永久敬仰。

根据资料记载,邓世昌娶了一妻一妾,共育有三子五女。除次子邓浩洋孩童时因病去世,另外两个儿子都追随邓世昌投戎报国。长子邓浩鸿继承父亲的职位,在广东水师任职,任职期间的邓浩鸿深感朝廷的昏庸无能,便辞职自己开起了茶庄。三子邓浩乾也和父亲一样,是一名海军,曾在国民政府海军部任职,病逝于无锡。次子邓浩洋,青年早逝。三子邓浩乾是遗腹子,曾在民国海军部供过职,逝于无锡无子。邓浩乾养女邓孝思, 邓世昌长女邓秀媛,次女邓秀蝉嫁给邓世昌同窗挚友南洋海军超武舰管带叶富的儿子叶说周为妻。三女儿邓秀娟,四女儿邓秀婷,五女儿邓秀海。因历史记载不详,无从知晓!

邓世昌孙辈一代,他们还记着”日寇是邓家的世代仇人!”孙辈中有5人在抗日战争爆发后,投笔从戎毅然报考黄埔军校,他们在校认真学习杀敌的本领,毕业之后投身于民族抗战前线,准备随时为国为人民付出生命。邓世昌的大孙子、邓浩鸿之子邓小鹏在抗日时,母亲去世孩子失学。但都没有使他改变抗日的意志,他走上街头,四处奔走宣传抗日救国。他为国为人民付出的行为,让世人永远敬佩!

“虎父无犬子”,在邓世昌的几位子女中先后有六位投笔从戎,五位从黄埔军校毕业,他们将国仇家恨牢牢铭记在心,毅然决然地走在了抗日战争的道路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