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聊聊平台电商 常见的八个价格名词以及定价策略。

如题所述


深入解析平台电商:八大定价策略与价格术语/


在电商世界里,价格策略如同一出复杂的戏剧,每一步都影响着商家与消费者的交互。首先,我们来看看商家与供应商之间至关重要的两个价格术语:


供货价/,这是供应商给出的基础价格,就像工厂的出厂价,例如每双鞋子的初始报价200元。这个价格是商家与供应商的起点,通常记录在商品系统中。
进货价/,则是经过谈判后的优惠价,如通过八折获取的160元一双。这个内部机密价格不能公开,否则可能影响市场秩序。

接下来,零售价的制定则关乎利润空间和品牌形象:


零售价/,通常通过定倍率计算,如服饰5-10倍,化妆品可能高达20倍。电商的毛利率往往较低,如5%,商家需要精心设定,而商品原价通常基于这个价格字段。


为了维护市场秩序,品牌方会设定一个指导性的价格:


建议零售价/,如娃哈哈矿泉水的1.5元参考价,仅供参考,商家在实际销售时可灵活调整。


促销活动带来了动态的价格变化:


促销价/,包括补贴、满减、预售和直降等,但要注意不同优惠的叠加和互斥逻辑,确保用户看到的是最优惠的价格,如淘宝的最低价策略。


然后是针对特定群体的专享优惠:


专享价/,例如会员专享的95折或粉丝专享的折扣,它根据用户身份灵活设定,但并非所有商品适用。


在购物决策阶段,预估到手价起到了指引作用:


预估到手价/,在购物车页面,会根据用户选择和优惠券实时计算,但实际支付可能因其他优惠因素有所不同。


最后,我们触及电商的核心——消费者的实际付款:


成交价/,即用户在结算时看到的无优惠的最终价格,包括商品本身的价值,是商家与用户交易的最终结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