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疽分类

如题所述

干性坏疽,常见于四肢末端,如因动脉粥样硬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或冻伤等引起的血管阻塞。在这种情况下,动脉阻塞而静脉回流正常,导致坏死组织水分流失,病变部位干燥收缩,呈现黑褐色,与周围健康组织界限分明。由于组织干燥,腐败菌感染相对较少。

湿性坏疽,多见于与外界相通的内脏(如肠、子宫、肺),以及四肢(伴有淤血水肿)。坏死组织含水量高,因此容易受到严重腐败菌感染,局部肿胀,呈现暗绿色或污黑色。腐烂过程中产生恶臭,如吲哚和粪臭素。病变进展迅速,炎症广泛,坏死组织与健康组织之间无明显界限。若毒素被吸收,可引发全身中毒症状,甚至中毒性休克,常见病例如坏疽性阑尾炎、肠坏疽和肺坏疽等。

最后,气性坏疽是由气性坏疽杆菌侵入伤口引起的,发展迅速且后果严重。潜伏期通常在6小时到6天之间,初期症状为剧烈胀痛,伤口红肿,皮肤苍白且紧张。随后变为紫黑色,伤口出现暗红液体的水泡,排出恶臭液体。肌肉暗红肿胀,失去弹性。治疗上,清创引流、抗生素和高压氧舱是关键,严重时可能需要截肢以提高生存率。气性坏疽是厌氧菌梭形芽孢杆菌引起的急性特异性感染,主要在伤口内生长,造成厌氧环境,因此需尽早切除无生机组织,广泛切开伤口并使用氧化剂进行冲洗和湿敷,以改变厌氧环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