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论语》言之有理,不少100字?

如题所述

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就是因为它们不仅仅是文献,而是古代圣贤对永恒人性和人类社会的深刻洞悉;它们也不仅仅是智慧,而是古代圣贤教导不同的人的各种修身践行的技艺和方法。对于前者(永恒人性)而言,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并没有多大的区别,这些是人类恒常的本性;对于后者而言,无论是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都需要人们依据当时的社会处境,做出艰苦卓绝的探索和努力(《论语·卫灵公》: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对于我们今天而言,永恒的人性并没有多大变化,我们本性中的天赋能力,也并不逊色于前人——古人把人的那些天赋能力,那就叫做“德”(《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为了培养和发挥人的天赋能力,最重要的前提,不是贫富的差异,不是贵贱的区隔,不是种族的分野,而是要通过好的教育和学习(《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无论是对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倘若我们要成为更好、更优秀、更完善的人,那么我们都离不开好学和求知(《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好学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当然,孔子也非常清楚,好学本身就是高贵的品性,是有赖于高远的志向高昂的精神,也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事(《论语·雍也》: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与我们今天理解的不同,在孔子那里,普遍人性既是包含了人情,又是从人情中展现出来的。对于不那么好学,也不能洞悉我们的天赋能力的人(大多数的普通人),倘若我们也希望成为更好更优秀的人,那么就需要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呢,是结合了不同类人的情感和接受度的,也往往来自父母、老师和朋友这些明智的人。用孔子的话说,这就叫做“礼”。(《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值得一提的是,孔子对“仁”德的理解。对于古代的封建化和君主制社会,对于孔子所处的士君子阶层,如果要凝聚一个社会,最重要的是这些精英分子的“仁民爱物”(《孟子·尽心上》: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对于那些士君子而言,这种仁德也并不难培养,它本身就来源于家庭生活中的亲情,这也是普遍人性中最自然流露的部分(《论语·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对于我们今天的人而言,何尝不是如此?倘若我们还生活在社会中,倘若我们还需要互相帮助,那么人与人的真情实感和真诚对待,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当然,现代社会有现代的特点,仁民爱物的德行,也未必只能通过做官来实现(《论语·子张》:学而优而仕,仕而优则学)。这是我们今天要思想解放的地方!(《荀子·儒效》:儒者,在朝则美政,在乡则美俗。)祝您愉快,望采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20
今天,我们学习《论语》,是因为它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值得当今社会借鉴,这些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关于学习的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其二,关于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
其三,关于学习内容,
其四,关于学习目的,
学习论论,重在领悟圣人之道,即天地之道!让人修身养性,勤俭,为人处事有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