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册(选修)第一章总结

哪位朋友帮忙帮我总结一下 好的话我可以追加的

  高中地理第一册(选修)第一章总结
  1.知识结构的总结. 宇宙中的地球
  一、高考最新变化简述
  新课标与大纲版考试大纲比较:
  大纲版 新课标 简要说明
  共有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注记
  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稍微修改部分 地球的宇宙环境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表述更清晰
  太阳系概况;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主要包括太阳能量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地轴;两极;赤道;经线;本初子午线;经度;赤道;纬线;纬度;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度的划分;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地球仪 说法较笼统,要求降低,能从整体上把握地球仪的有关知识
  新增 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删 宇宙探测的意义;宇宙探测的现状。
  备注 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注记。 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移至专题十三)

  【命题方向与考点突破】
  命题方向 对应考点
  命题方向一 地球——生命的摇篮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命题方向二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命题方向三 太阳光照图的绘图和读图技巧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命题方向四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和应用
  命题方向五 时间计算、日期变更与昼夜长短的计算
  命题方向六 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命题方向一 地球——生命的摇篮
  [考纲解读]
  1.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天体系统的结构:
  地球
  月球
  其它行星系
  其它恒星系
  河外星系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按距太阳由近到远顺序排列,八大行星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
  地球的普通性:从运动特征来看:地球与其它行星的运动特征相似,都按自西向东的方向绕太阳公转;公转的轨道都近似圆形;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即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
  从结构特征来看:地球与其它行星的质量体积相似。
  地球的特殊性: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如下表所示。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形成生命条件的原因
  宇宙环境 太阳光照稳定 太阳从诞生至今没有明显的变化
  安全的宇宙环境 地球附近的大、小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它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自身条件 日、地距离适中 使得地面有适宜的温度,水以液态存在。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形成大气层
  自转周期适中, 使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年变化都较小,适合生物生长

  [锦囊妙计]
  1.本考点与去年高考要求一致,对于本考点的考查,应全面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如宇宙中的天体及天体系统,主要说明宇宙的物质性和层次性,充分利用太阳系模式图,认识太阳系中的主要成员,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并分析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从地球的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两方面,综合分析地球上具有生命物质存在和发展的原因。
  2.2006年8月24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上通过的行星新定义中,冥王星终于“惨遭降级”,被驱逐出了行星家族,被列为“矮行星”应给予关注。
  命题方向二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考纲解读]
  1.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为地球上的水体,大气的运动提供了动力
  (2)是一种没有污染,取之不尽的新能源。
  2.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主要表现为光球层上的黑子和色球层上的耀斑。一般以太阳黑子数的增减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其最明显的变化周期约为11年。
  (1)对电离层的影响,干扰无线电通讯
  (2)对磁场的影响,产生极光和磁暴现象
  (3)对气候产生影响,与降水量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没有特定关系。
  [锦囊妙计]
  太阳是宇宙中距离人类最近的恒星,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天体,地球上许多自然现象、人为现象都与太阳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1.太阳活动的类型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 大气层位置 概念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影响 发生现象
  太阳黑子 光球层 光球上出现的暗黑斑点 地球电离层 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地球磁场 “磁暴”现象,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耀斑 色球层 局部区域突然增亮的现象 与大气相撞 极光现象
  地球大气层 天气、气候异常
  2.太阳是地球上能量的最主要的源泉
  对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影响表现在:太阳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维持地表温度,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和水体运动等提供能量。
  太阳辐射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表现在:
  一是人们可直接利用太阳能,如植物的生长需要光和热,晾晒衣服需要阳光。世界各国正在探索和研究对太阳能的利用,尤其是大规模的太阳能发电。目前利用较多的如太阳灶、太阳能干燥器、小型太阳能发电站等。
  二是可利用地质历史时期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即由太阳能转化形成的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它们被称为“储存起来的太阳能”。

  命题方向三 太阳光照图的绘图和读图技巧
  [锦囊妙计]
  1.光照图的类型
  在光照图上判断地方时、季节是既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说简单是因为判断的思路和步骤较固定,而说复杂就是光照图类型多变。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光照图,部分图中标出了日期和一些特殊时间点(0时、12时、6时、18时),同学们在阅读时要注意思考一下为什么,如果让我来判断该怎样判断。
  (1)侧视光照图

  (2)俯视光照图
  春秋分日 12月22日 6月22日 12月22日

  (3)透视光照图

  12月22日 6月22日 12月22日 春秋分日

  (4)圆柱投影光照图

  12月22日 6月22日 春秋分日
  (5)局部光照图

  12月22日 北半球冬半年 12月22日
  (6)其他变式图(以下各图均没有标明或无法确定半球,不能借此判断日期)

  2.识读和运用光照图的基本思路
  (1)确定南北极点、自转方向和晨昏线:①若为侧视图,通常是北极在上,南极在下。②若为极地俯视图,可根据“北逆南顺”确定极点;③若为立体图,一般是北极在上,南极在下。如有自转方向,应据此判断极点。④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是晨线与昏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反之是晨线。
  (2)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纬度数与出现极昼范围的最低纬度数互余,或等于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经度数为将昼半球平分的经线度数,其地方时为12:00。
  (3)确定日期或季节:①晨昏线过两极点,是3月21日前后(春分日)或9月23日前后(秋分日);②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是6月22日前后(夏至日)或12月22日前后(冬至日);③其他情况的日照图,若无具体条件限制,则对应两个日期;④求某地的具体日期,可根据直射点日期结合地方时进行计算。
  (4)确定某点地方时:①充分利用图中四个隐含时间(6点、18点、12点、O点或24点);②其他地点的地方时可根据上述时间进行计算。
  (5)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日出日落时间和昼夜长度:①算出该地所在的纬线圈位于昼(夜)半球部分的度差,除以15即为该地的昼(夜)长;②以地方时12时为对称
  点±昼长时间的1/2或以地方时24时(0时)±夜长时间的l/2,可求得日出日落时间。
  (6)相关地理现象的判断:日变化现象应结合地方时判断;季节变化的现象应结合日期或季节进行判断,常涉及的现象有:地球的公转速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及变化;昼长短的分布及变化;气压分布、某地的气候特征、天气现象;季风洋流流向;河流汛期、河流入海口的盐度;植被的生长状况;动物迁徙;农业的生产过程、生长状况;南极臭氧空洞扩大的时间等。

  命题方向四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和应用(详见专题二地理计算)
  命题方向五 时间计算、日期变更与昼夜长短的计算(详见专题二地理计算)
  2.规律总结:
  地球上生命物质存在的原理;地球自转和公转规律;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的规律;昼夜长短的季节和纬度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和季节变化规律;太阳辐射的纬度变化规律;
  3。图像的总结:主要是光照图的判读的总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