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做做玩玩《怎样溶得快》教案

如题所述

在教学《怎样溶得快》让我感触颇深,我是这样设计教学案的:首先让学生猜想桌上准备的物体有哪些方法使它溶得快,然后通过设计搅拌、用热水和把要溶解的物质碾细三种方法可以溶得快。学生汇报交流后,就放手让学生自由研究,我看到学生的研究氛围很浓,心中一阵窃喜。于是便准备参加小的活动,一巡视才发现不得了。意外发生:学生不是按我想的一样一样地研究,而是在想办法把这几种方法组合起来一起玩。我头皮一紧,这和我预设的情况发生了变化,怎么办?赶紧一边假装巡视,一边给予暗示,可学生研究得很投入,根本不理睬我,等学生研究得差不多了,只好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了。生1:我们是用两个相同的杯子,一个倒入冷水,一个倒入热水,水的高度一样,然后放入相同的盐,发现热水溶得快。生2:我们是用两个相同的杯子,分别倒入相同量的冷水,一个搅拌,一个不搅拌,发现搅拌的溶得快。生3:我们组用两个相同的杯子,倒入相同量的冷水,盐也相同,发现碾细的溶得快。实验的结果都得出来了,却还有一小组的手举得高高的。师:你们组还有什么发现?生4:我们小组是把两个杯子放入相同的水,一个是热水,盐也相同,往热水倒的是碾细的食盐,并不停地搅拌发现比其他组都溶得快。听着孩子们的交流,我紧绷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学生不仅对物体溶得快的方法有了较深的理解,还想出了把几种方法综合起来玩的方法。说明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他们的思维在探究时有了一定深度,方法多样化了,思维扩散了,孩子毕竟是孩子,教师的思维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此时学生的想法在老师的意料之外,超越了老师的预设。这种意外,却让学生迸发出了创造的火花,绽放出奇目的光芒。看来要真正解放学生,教师就要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
  (教学反思)一堂普通的科学课,让我体验到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也深深感受到了预设与生成的重要性。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用自己的慧眼去捕捉课堂中的每一朵浪花,每一抹亮色,让他们自由畅谈个人真实的想法,使课堂在对话中生成,在生成中引导,在引导中感悟,那么我们的课堂也将在生成中绽放生命的旋律,课堂也会萌发个性化的气息,听到学生内心真实的表达。这样的课堂,一定会时时精彩的!我们也会在课堂中找到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4-08
首先要吃透教材,把教材的编写意图弄明白,读懂参考教学用书很重要.
其次要备学生、备课文、备自己,有教学思路
教案的格式:一教学内容分析;二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四学习者特征分析;五教学策略与设计;六教学过程(重点);七教学评价设计;八课后反思及自我评价.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