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佛教药药王经全文

如题所述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尊者摩诃迦叶、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揵连、尊者摩诃迦旃延,如是等众所知识。复有菩萨摩诃萨一万人俱,其名曰:妙臂菩萨、善音菩萨、寂音菩萨、宝德菩萨、慧德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弥勒菩萨,如是等上首者也。复有十亿菩萨摩诃萨从十方来,贤首菩萨、才首菩萨、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普贤菩萨、贤护菩萨、梵天菩萨、梵幢菩萨等。复有毗耶离诸离车子五百人俱,长者主月盖、长者子宝积等,皆悉集会。
尔时,世尊入普光三昧。身诸毛孔放杂色光,照猕猴林作七宝色。光出林上,化成宝盖,十方世界诸希有事悉现盖中。
尔时,长者子宝积,即从座起,诣阿难所,白言:“大德,世尊今日入于三昧,举身放光,必说妙法。唯愿大德,宜知此时。”
阿难答曰:“长者子,佛入三昧,吾不敢请。”
说是语时,佛眼放光,照药王、药上二菩萨顶,住其顶上如金刚山;十方一切无量诸佛,映现此山。是诸世尊亦放眼光,普照一切诸菩萨顶,在其顶上如琉璃山;十方世界诸得首楞严三昧菩萨摩诃萨,映现此光山。此相现时,猕猴池中生宝莲华,作白宝色,其色鲜白不可为譬。有诸化佛坐莲华上,身相微妙,亦入三昧,各放眼光,照药王、药上二菩萨顶,及照一切诸菩萨顶。
尔时,世尊从三昧起,熙怡微笑,有五色光从佛口出,照满月面。时佛面相倍更光显,胜于常仪百千万倍。
长者子宝积,睹佛威相,叹未曾有,即从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绕佛七匝,长跪合掌,瞻仰尊颜,目不暂舍,白佛言:“世尊,如来今日放大光明,照十方诸佛及诸菩萨,皆已云集。我于佛法海中,欲少咨问。唯愿世尊,为我说之。”
佛告宝积:“恣汝所问。”
尔时,宝积白佛言:“世尊,如来今者,双目放光如金刚山,住药王、药上二菩萨顶,十方诸佛及诸菩萨映现光山。此二菩萨威德光明,犹如意珠,倍更明显,胜余菩萨百千万倍。佛灭度后,正法灭时,若有众生闻此二菩萨名者,得几所福?若善男子、善女人,欲断罪障业者,当云何观药王、药上身相光明?”
佛告宝积:“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
说是语时,五百长者子同时俱起,为佛作礼,各以青莲华供散佛上,愿乐欲闻。
时会大众及诸菩萨,异口同音赞叹宝积,而唱是言:“善哉!善哉!宝积,乃能为于未来世中盲瞑众生,问于如来甘露妙药灌顶之法。”说是语已,咸皆默然。
佛语宝积:“未来众生具五因缘,得闻药王、药上二菩萨名。何谓为五?一者、慈心不杀,具佛禁戒,威仪不缺;二者、孝养父母,行世十善;三者、身心安寂,系念不乱;四者、闻方等经,心不惊疑,不没不退;五者、信佛不灭,于第一义心如流水,念念不绝。”
佛告宝积:“若有众生具此五缘,生生之处,常得闻此二菩萨名,及闻十方诸佛菩萨名,闻方等经心无疑虑。以得闻此二菩萨名,威神力故,生生之处,五百阿僧祇劫不堕恶道。”
佛说是语时,药王菩萨承佛威神,即说咒曰:

“阿目佉(一) 摩诃目佉(二) 痤隶(三) 摩诃痤隶(四) 挓翅(五) 摩诃挓翅(六) 常求利(七) 摩诃常求利(八) 乌摩致(九) 摩诃乌摩致(十) 挓翅挓翅(十一) 摩诃挓翅(十二) 兜帝兜帝(十三) 摩诃兜帝(十四) 阿榆阿榆(十五) 摩诃阿榆(十六) 楼遮迦(十七) 摩诃楼遮迦(十八) 陀赊寐陀赊寐(十九) 摩诃陀赊寐(二十) 多兜多兜(二十一) 摩诃多兜(二十二) 迦留尼迦(二十三) 陀奢罗莎呵(二十四) 阿竹丘阿竹丘(二十五) 摩瞪祇(二十六) 波登雌(二十七) 遮挮(二十八) 遮楼罗挮(二十九) 佛驮遮犁(三十) 迦留尼迦(三十一) 莎呵。”
尔时,药王菩萨摩诃萨说是咒已,白佛言:“世尊,如此神咒,过去八十亿佛之所宣说;于今现在释迦牟尼佛,及未来贤劫千佛,亦说是咒。佛灭度后,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闻此咒者,诵此咒者,持此咒者,净诸业障、报障、烦恼障速得除灭,于现在身修诸三昧,念念之中见佛色身,终不忘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若夜叉、若富单那、若罗刹、若鸠槃茶、若吉遮、若毗舍阇,啖人精气一切恶鬼,能侵害者,无有是处。命欲终时,十方诸佛皆悉来迎,随意往生他方净国。”
尔时,世尊赞药王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快说此咒!三世诸佛亦说此咒,我于此咒深生随喜。”
尔时,药上菩萨亦于佛前而说咒曰:

“难那牟(一) 浮(孚浮切)[口+致]浮(二) 留浮丘留浮丘(三) 迦留尼迦(四) 螺牟螺牟迦留尼迦(五) 鞞挮鞞挮(六) 迦留尼迦(七) 阿毗挮他(八) 阿便他阿便他(九) 迦留尼迦(十) 珊遮罗(十一) 莎呵。


药上菩萨说是咒已,白佛言:“世尊,我今于如来前,说是降烦恼海灌顶陀罗尼。此陀罗尼咒,三世诸佛之所宣说。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闻此咒者,诵此咒者,持此咒者,得十功德利。何等为十?一者、此咒威神力故,杀生之罪疾得清净;二者、毁禁恶名皆悉除灭;三者、人若非人不得其便;四者、凡所诵念,忆持不忘犹如阿难;五者、释梵护世诸天所敬;六者、国王大臣之所敬重;七者、九十五种诸邪论师不能屈伏;八者、心游禅定,不乐世乐;九者、十方诸佛及诸菩萨之所护念,及诸声闻皆来咨受;十者、临命终时,净除业障,十方诸佛放金色光,皆来迎接,为说妙法,随意往生清净佛国。”药上菩萨说是咒已,合掌恭敬,顶礼佛足,却住一面。
尔时,世尊赞药上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快说此咒!十方三世诸佛亦说是咒,我今深心随汝欢喜。”
时二菩萨说是咒已,各脱宝璎以供养佛。药王菩萨所散璎珞,如须弥山,住佛右肩上;药上菩萨所散璎珞,如须弥山,住佛左肩上。二山顶上有梵王宫,百千万亿诸梵天王,恭敬合掌侍立。宫内有宝莲华,如摩尼珠,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在宫墙上忽然来下,合而为一,如千叶金华,住宫墙内。
有十方佛坐金华上,东方佛名须弥灯光明,东南方佛名宝藏庄严,南方佛名栴檀摩尼光,西南方佛名金海自在王,西方佛名大悲光明王,西北方佛名优钵罗莲华胜,北方佛名莲华须庄严王,东北方佛名金刚坚强自在王,上方佛名殊胜月王,下方佛名日月光王。
如是十方诸佛,异口同音,赞叹药王、药上二菩萨言:“汝等所说咒,十方三世诸佛之所宣说。我等往昔行菩萨道时,得闻此咒,深心随喜;以是随喜善根因缘力故,即得超越五百九十六亿劫生死之罪,于今现在得成为佛。若有众生,得闻汝等二菩萨名,及闻我等十方佛名,即得除灭百千万劫生死之罪,何况受持读诵,礼拜供养!”
尔时,十方诸佛说是语已,如入禅定,默然而坐。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大众言:“汝等今者,见是药王、药上二菩萨,宝璎供养,合掌住立,在我前不?”
是时,大众弥勒为首,白佛言:“世尊,唯然,已见。”
佛告弥勒阿逸多:“是药王菩萨,久修梵行,诸愿已满,于未来世过算数劫,当得作佛,号净眼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国名常安乐光,劫名胜满。彼佛出时,其地金刚,色如白宝,至金刚际。空中自然雨白宝华,团圆正等五十由旬,遍满其国。彼土众生无身心病,天献甘露不以为食,纯服无上大乘法味。彼佛寿命五百万亿阿僧祇劫,正法住世四百万阿僧祇劫,像法住世百千万亿阿僧祇劫。生彼国者,皆悉住于陀罗尼门,念定不忘。”
药王菩萨得受记已,即从座起,踊身虚空,作十八变,从上来下,华散佛上。所散之华,如金华林,列住空中。
尔时,世尊复告弥勒:“是药上菩萨,次药王后,当得作佛,号曰净藏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净藏如来出现世时,此白宝地变为金色,金华金光充遍世界。其国众生,悉皆具足无生法忍。净藏如来,寿命六十二小劫,正法住世百二十小劫,像法住世五百六十小劫。”
尔时,药上菩萨闻授记已,即入三昧,化身为华,如瞻卜林七宝庄严;化成华云,以此华云持供养佛。时华云中放金色光,金色光中出琉璃云,琉璃云中说偈颂曰:

“正遍知世尊,
无染释师子,
十方无等侣, 慧光照一切,
普愍于一切, 出现于世间。
我今头面礼, 大悲三念处。”
尔时,药上菩萨说是偈已,还复本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