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和厦门大学哪个好

我是理科,这两个大学有什么优缺点?专业的话两个学校各有什么比较强势的学科吗

厦大好
武大的败落与厦大的辉煌
这是我本科时的同学写的,他当年通过了N轮面试进了厦门厦新工作,经历了武大又见到过厦大,在这个题名上我想他还是有些发言权的。他怀有对武大的深厚感情,希望做了睡马上的牛氓,能对武大的崛起起一份力。
正文:
武汉大学与厦门大学这两所高校在很多地方都有共同点, 比如同有全国风景最美丽的校园, 比如同是文理综合性的大学, 比如同位于二线城市,比如很多吃螃蟹的做法等等而且师资间的流动也让两所学校颇有不解之缘.最关键的是听说前不久爆出了厦大挖走武大的第一名嘴——赵林老师的新闻,一个如此让人信任,让学生如此崇拜,在武大得到巨大拥戴的老师的离去是为什么呢。不知道!但一 定是有原因的。武大是我的母校,我在其中生活四年。由于朋友的原因,也常去厦大。去过厦大几次后,对于厦大的很多管理方面的做法赞叹不已。下面我就自己所了解的试举几例,浅显一谈。
1. 食堂
民以食为天!先说食堂。厦大本部食堂有五个, 风味不一, 有自助, 有套餐,有风味小吃,也有炒菜,拉面供应。可以说全国各地风味在此皆可寻见. 走进厦大的食堂, 最抢眼的感觉是干净, 整洁. 让前来就餐的人神情顿时为之一爽, 食欲大增. 干净的不仅是餐桌, 打饭的师傅也是芙蓉(是清水出芙蓉,不是芙蓉姐姐的芙蓉)的脸蛋, 雪白衣衫啊. 让人对菜的卫生大为放心. 菜的味道也是两个字: 精致, 从未听说饭菜里出现天外来客. 而且这里的食堂有一层楼专门是民族食堂, 可谓体贴入微啊. 来这里吃了几次饭, 让我对之艳羡不已.
据有人评述: 武大的食堂梅园性价比低, 贵得没有道理, 桂园的饭菜除了偶尔有沙砾出现尚算勉强, 武测的食堂二楼是可以的, 虽然贵, 但性价比不算低. 武测一楼的食堂, 一年四季从不见更换品种. 民族食堂的师傅有些彪悍, 冷艳秋霜之势丝毫不输于“灭绝师太”, 多次出现天下围攻之势.武水的食堂可算较优。湖医就不太了解了,惭愧。
2.宿舍
厦大的宿舍估计是可以上全国的高校学生羡慕的. 寄宿人数4. 2. 1阵形(本科生4人间, 研究生2人间, 博士生1人间), 所有的宿舍里面都有空调(这一点让我很是费解, 其实厦门的气候是非常适宜的, 不像武汉的冷热无常, 有些浪费啊). 每一楼层都有免费的供水设备,学生取用热水免费. 每一楼层都有带有热水器的澡堂, 凭卡使用.武大的宿舍多为6. 4.2 阵形(本科生6人间, 研究生4人间, 博士生2人间). 尽管武汉的天气冬天阴冷无比, 夏天更是有幸名列三大火炉之一, 但空调是不敢想的事情, 唯有图书馆和个别教室有空调, 于是天气极冷或极热之时, 学生们相当好学, 图书馆总是人头涌动. 大家都是拿着书本去图书馆自习, 想看图书馆图书的同学反而是三顾而不得入. 当然武大虽然不是每一楼层都有热水澡堂, 但每一校区还是有一个的, 冬日经常可见龙队长舞的景象. 由于热水供应处只有一处, 于是很多同学冬天的时候都会自购热水器来烧水. 功率超额, 违反校规, 学校的保安经常猫抓老鼠似的搜查. 遇到热爱学校, 又热爱论理的同学常 有“恶战”.
3, 卫生间
现在流行细节决定成败, 很多领导考察城市也喜欢考察厕所. 我们也来做个对比. 厦大的教学楼中的卫生间(这里讨论的全是Man’s room)全部是感应式的, 比较先进, 卫生也不错. 没什么好说的.需要说的是全校楼区的卫生间居然都是同一个档次的。是因为民主意识呢?还是因为钱多? 武大的卫生间马桶质量各楼不一样, 最好的是行政楼(校长办公区)和”逸夫”楼的. 其他教学楼的相对较差, 卫生条件尚算可以.
4. 游泳池
武大在三校区( 原武测)有一个游泳池, 每小时收费8元. 除了澡堂中偶尔丢失财务外, 其他条件尚可.在校期间本来痛下决心要学会游泳的,可天不遂人愿,游泳池居然出了事故,带走了一位同学,后来关门了。 后来又开了。
厦大的很多建筑都是占了校友的光,游泳馆也不例外,是一位叫王清明的校友捐资而建,故命名“清明游泳馆”,而且建成后为福建省最大的游泳馆。既有室内,也有室外的,条件极为优越。只要是在校师生, 有健康证就可以随时光顾.
5. 图书馆
图书馆是大学的象征之一,不得不提. 就图书馆的最大功能藏书而言两者都很丰富. 但在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上来说,武大图书馆就颇为不如了。厦大的图书馆是一个让一个武大人不得不感叹的地方。在图书外借方面,厦大的一个图书证最多可以借到40本图书,为期最长三个月。馆际互借做的也是很好,其他图书馆的书在登记后几天的时间内就会通知你去取书。在阅览方面, 厦大图书馆所有的图书都可以方便的阅览,因为不管是阅览室还是流通室里面都是一半图书架, 一半书桌,供阅览之用. 而且书桌的布置极为有趣, 都是分散的折行隔间, 书架散布其中, 学生读书互不影响. 这应该主要是得益于图书馆较为开阔的原因.
另外有个细节提一下, 厦大的图书馆中免费供应纯净水,深悉对图书饥渴的同学们也会口腹饥渴的道理。
以上是对于两个学校外在表现的一些直观印象,感觉可谓大为不同。这些外观表象的背后恐怕就不是细节的问题了。这是一个系统管理的工程,也是一个学校对于学生的态度和办学理念的具体表现。对师生的服务到位与否体现出的校方对于师生的尊重与认真程度, 由此推之, 可见其对于教学与科研的态度及贡献.
厦大的所有举动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特别突出。如果要对这篇文章写的深刻, 可以从师资, 引资, 培养的学生的成就等方面做深入的研究. 但限于篇幅和时间, 就此打住.在这里, 作为一个武大毕业的人,我想多说两句. 一个大学的核心是教学与科研, 这两者的对外体现实力的是他的学生与老师, 前者为一个民族的未来培育希望, 后者为一个国家的今天提供支撑.. 但这背后最大的推手是大学校长. 一个校长之于学校如同一个司令之如军队. 他对于学校的发展影响是相当巨大的, 尤其是在我们国家这种行政为首的教育管理体制下. 比如80年代的刘道玉老校长, 那是一个让败落的武大辉煌一时的校长, 那是一个让武大找到昔日雄风与自信的校长, 那是一个教育理念超出时代的校长, 那是一个有着伟大人格与尊严的校长. 那是一个属于学生的校长. 遗憾的是我没有机会经历那样一个时代, 但<一个大学校长的自白> 这本书深深的打动了我(这里强力向在校的学生们推荐), 让我看到一个学者校长的伟大魅力. 80年代出台的一些吃螃蟹的做法至今武大受益无穷.今天的校长们想的最多的可能是怎么多申请两个博士点, 怎么多抢一些项目, 还有怎么多建两个大的工程.
对于厦大的校长本人未曾接触过,但我想这并不妨碍我去了解他。让我们来看看厦大校长的访谈录,了解一下这位崇尚朴实的校长的办学理念吧。
《第一财经日报》:你提出高校要培养社会精英,这与高等教育平民化方向是否相左?
朱崇实: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我们应该承认,人才培养的目标主要是要满 足市场的需求,也是社会一个很大的进步。但要注意高等教育还有另外一面,就是它还要培育社会精英。社会精英有一个特征,就是把社会利益看得高于个人利益,把长远利益看得高于眼前利益。他有非常高非常好的个人素质,能够团结周边的人共同奋斗,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站在时代和社会的前列。这些人的理想和追求已经不是简单地满足市场的需要了,他有着更高的目标和追求,所以培养社会精英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也要关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这个社会没有若干个学校把培养精英人才作为它的目标,这个社会就糟糕了。什么样的教育才是精英教育?我的理想是:我们要培养这样一批人:他不是简单地根据市场需求来设计自己的人生目标,他的追求和理想超越现实,有引领社会的能力,他们把社会利益看得高于个人利益,把长远利益看得重于眼前利益,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愿意脚踏实地去实现理想而奋斗。
我经常在思考,为什么我们现在一些学生把追求金钱、追求“社会能给我什么”来作为自己考虑的首要东西,而不能把“我能给社会什么”来作为自己的追求?所以,在我看来,如果高等教育只是简单地把满足市场需求作为自己目标,那么,这个社会是危险的。中国一定要有若干个一流大学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精英,如果一流的大学都没有办法做到这点,那么等到我们意识到这个问题时,可能就会有一代甚至几代人被耽误。
记得有一期武大校报登载了武大校长的办学理念, 具体文字不记得了. 但大意记得很清楚. 好的大学就是要为社会提供一批政治家, 军事家, 科学家。。。。。。(看来大学就是要为社会提供一堆“家”的.不知道大学与技能培养学院到底有什么区别,不知道这是大学的结果还是目的。。。。。。)
记得快要毕业的时候, 我在一个教室聆听武汉大学校长刘经南的成功经历. 听到了很多, 比如多吃亏终会变福的古代圣人智慧. 比如相信自己, 一路向前…… 有感于时, 我提了一个有些尖锐的问题: 校长先生刚才讲了很多勇往直前的例子, 让我备受鼓舞。进很重要,但退也很重要。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一个人准确的把握自我, 懂得进退是相当关键的。比如说三国之马谡之所以败师街亭, 我认为不是他的才情不足, 乃是因为他深通经略(要相信诸葛亮的眼光),但非帅才。 做了统军之人, 也就丢了性命。又比如刘道玉校长, 当年力辞教育部长的职务, 而选择了校长, 奠定了非凡的事业。 这就是他明白
自己性格不善为官, 如果他为官,无疑会比他当校长的时间更短。那刘校长, 您在当时选择从实验室走向校长室的时候如何抉择的呢,为什么选择了进而不是退? 为什么认为自己能干好校长这个位子呢? 当时刘校长的回复让我颇为失望, 具体答复已不记得。 但大意是做校长是一个挑战,我喜欢挑战云云。听完回复,为了礼貌的表示的我的态度,我当即拂袖而去。
不断进取的性格确实让人敬佩, 但这种攀登的精神为什么不能在自己所熟悉的学术领域呢, 科学界的挑战可是不计其数啊。 如果说刘翔因为喜欢挑战而冷要去当国家体育局长的话, 我们就不得不怀疑这种挑战背后的动机所在了。
一个仰望天空与低头思考的校长,正打造着一个真正把学生当作主人的学校,这就是厦门大学。一个喜欢“挑战”与实用主义的校长,正让学生缅怀着曾经辉煌的学校,这就是武汉大学。
以上回答你满意么?追问

这个是抄来的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