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平法03G101和05G101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03G101-”系列图集中的“03”指的是修编的年份,“G”代表钢筋工程的意思,后面的数字是序号编号,这里要注意的是“03G101”跟“03G101-”系列图集是有区别的,03G101是《坡屋面梁平法施工图》的图集号。
平法最初是1996年出版的《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图集号为:96G101,随着逐年完善修正的结果发展到了6本基本图集。名称及图集号如下:
一、03G1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结构)
二、03G101-2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
三、04G101-3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筏形基础)
四、04G101-4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楼面与屋面板)
五、08G101-5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箱形基础和地下室结构)
六、06G101-6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
针对施工中常见的一些问题,2008年又发行了一本《08G101-11G101 系列图集施工常见问题答疑图解》。
为配合图集的使用,后来又相继出版了“901-”系列图集,即我们大家所熟知的《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它是对“101-”系列图集的深化和延伸,目的是配合这些图集解决施工中的钢筋翻样计算和现场安装绑扎,从而实现设计构造与施工建造的有机结合,为施工人员进行钢筋排布和下料提供技术依据。名称及图集号如下:
一、06G9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
二、09G901-2 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结构)
三、09G901-3 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筏形基础、箱形基础、地下室结构、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
四、09G901-4 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现浇砼楼面与屋面板)
五、09G901-5 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
其中,06G901-1、09G901-2对应的是03G101-1;09G901-3对应的是04G101-3、08G101-5、06G101-6;09G901-4对应的是04G101-4;09G901-5对应的是03G101-2。
这12本图集,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从基础到屋顶的系统,是经过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发布的有效技术图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17
●墙问题(1):在03G101-1 图集中剪力墙竖筋在顶端要求锚入板中有个锚固长度,当
剪力墙顶有暗梁AL 时,是否只需锚入AL 够锚固长度即可?
■答墙问题(1):剪力墙竖向钢筋弯折伸入板内的构造不是“锚入板中”(因板不是墙的
支座),而是完成墙与板的相互连接。暗梁并不是梁(梁定义为受弯构件),它是剪力墙
的水平线性“加强带”。暗梁仍然是墙的一部分,它不可能独立于墙身而存在,所以,当
墙顶有AL 时,墙竖向钢筋仍然应弯折伸入板中。
●墙问题(2):剪力墙钢筋、AL 钢筋之间相互关系是怎样,图集中为什么不画出?端头
直钩是从面筋上过,还是从下面过?直钩所在板中的位置是否有要求?在图集中剪力墙
竖筋要求穿越AL,是否理解为剪力墙竖筋从AL 钢筋中穿过,若这样剪力墙竖筋保护
层又增加了一个AL 钢筋直径?
■答墙问题(2):比较合适的钢筋绑扎位置是:(由外及内)第一层为墙水平钢筋(水平
钢筋放在外侧施工方便),第二层为墙竖向钢筋及AL 箍筋,第三层为AL 纵向(水平)
钢筋。端头直钩与AL 箍筋为同一层面,所以从面筋上过。墙筋直钩在板中的位置要看
板面标高与墙顶标高的关系(特殊情况下二者可能有较小的高差),当二者一平时,墙
筋直钩位置在板的上部。
●梁问题(1):03G101-1:平法梁纵筋伸入端柱支座长度的两种计算方法:
以第54-55 页为例,梁纵筋伸入端柱都有15d 的弯锚部分,如果把它放在与柱纵筋同一
个垂直层面上,会造成钢筋过密,显然是不合适的。正如图上所画的那样,应该从外到
内分成几个垂直层面来布置。但是,在计算过程中,却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算法,这两种
算法都符合图集的规定;
第一种算法,是从端柱外侧向内侧计算,先考虑柱纵筋的保护层,再按一定间距布置(计
算)梁的第一排上部纵筋、第二排上部纵筋,再计算梁的下部纵筋,最后,保证最内层
的下部纵筋的直锚长度不小于0.4laE;
第二种算法,是从端柱内侧向外侧计算,先保证梁最内层的下部纵筋的直锚长度不小于
0.4laE,然后依次向外推算,这样算下来,最外层的梁上部纵筋的直锚部分可能和柱纵
筋隔开一段距离。
这两种算法,第一种较为安全,第二种省些钢筋。不知道图集设计者同意采用哪一种算
法?
■答梁问题(1):应按第一种算法。如果柱截面高度较大,按54 页注6 实行。
●梁问题(2):关于03G101 图集第54 页“梁端部节点”的问题,是否“只要满足拐直角弯
15d 和直锚长度不小于0.4laE 的要求,则钢筋锚入支座的总长度不足laE 也不要紧。”
■答梁问题(2):laE 是直锚长度标准。当弯锚时,在弯折点处钢筋的锚固机理发生本质
的变化,所以,不应以laE 作为衡量弯锚总长度的标准,否则属于概念错误。应当注意
保证水平段≥0.4laE 非常必要,如果不能满足,应将较大直径的钢筋以“等强或等面积”
代换为直径较小的钢筋予以满足,而不应采用加长直钩长度使总锚长达laE 的错误方法。
● 梁问题(3): 对比《96G101》、《00G101》、《03G101》三本图集,在最早的《96G101
图集》的“原位标注”中有“第4 条”:
“当梁某跨支座与跨中的上部纵筋相同,且其配筋值与集中标注的梁上部贯通筋相
同时,则不需在该跨上部任何部位重复做原位标注;若与集中标注值不同时,可仅在上
部跨中注写一次,支座省去不注(图4.2.4a)。”
然而在后面两本图集中,这一条不见了,但“图4.2.4a”依然存在中间一跨的上部跨中进
行原位标注的实例。
再以《03G101 图集》的“图4.2.7”为例,在KL3、KL4、KL5 的中间跨,也都采用了“上
部跨中注写”的方法,可见这种方法还是很适用的。
建议在《03G101 图集》中,肯定《96G101 图集》“原位标注”中的“第4 条”。
■ 答梁问题(3): 应该在03G101 修版时还原该条规定。
● 梁问题(4): 《03G101-1 图集》第24 页“注: 2、当为梁侧面受扭纵向钢筋时,……
其锚固长度为 la 或 laE ”。 现在的问题是:当抗扭钢筋伸入端支座时,若支座宽度(柱
宽度)太小,不满足直锚时,是否进行弯锚? 如果进行弯锚,“弯折长度”如何取定?我
想到两种办法: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10-21
●墙问题(1):在03G101-1 图集中剪力墙竖筋在顶端要求锚入板中有个锚固长度,当
剪力墙顶有暗梁AL 时,是否只需锚入AL 够锚固长度即可?
■答墙问题(1):剪力墙竖向钢筋弯折伸入板内的构造不是“锚入板中”(因板不是墙的
支座),而是完成墙与板的相互连接。暗梁并不是梁(梁定义为受弯构件),它是剪力墙
的水平线性“加强带”。暗梁仍然是墙的一部分,它不可能独立于墙身而存在,所以,当
墙顶有AL 时,墙竖向钢筋仍然应弯折伸入板中。
●墙问题(2):剪力墙钢筋、AL 钢筋之间相互关系是怎样,图集中为什么不画出?端头
直钩是从面筋上过,还是从下面过?直钩所在板中的位置是否有要求?在图集中剪力墙
竖筋要求穿越AL,是否理解为剪力墙竖筋从AL 钢筋中穿过,若这样剪力墙竖筋保护
层又增加了一个AL 钢筋直径?
■答墙问题(2):比较合适的钢筋绑扎位置是:(由外及内)第一层为墙水平钢筋(水平
钢筋放在外侧施工方便),第二层为墙竖向钢筋及AL 箍筋,第三层为AL 纵向(水平)
钢筋。端头直钩与AL 箍筋为同一层面,所以从面筋上过。墙筋直钩在板中的位置要看
板面标高与墙顶标高的关系(特殊情况下二者可能有较小的高差),当二者一平时,墙
筋直钩位置在板的上部。
●梁问题(1):03G101-1:平法梁纵筋伸入端柱支座长度的两种计算方法:
以第54-55 页为例,梁纵筋伸入端柱都有15d 的弯锚部分,如果把它放在与柱纵筋同一
个垂直层面上,会造成钢筋过密,显然是不合适的。正如图上所画的那样,应该从外到
内分成几个垂直层面来布置。但是,在计算过程中,却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算法,这两种
算法都符合图集的规定;
第一种算法,是从端柱外侧向内侧计算,先考虑柱纵筋的保护层,再按一定间距布置(计
算)梁的第一排上部纵筋、第二排上部纵筋,再计算梁的下部纵筋,最后,保证最内层
的下部纵筋的直锚长度不小于0.4laE;
第二种算法,是从端柱内侧向外侧计算,先保证梁最内层的下部纵筋的直锚长度不小于
0.4laE,然后依次向外推算,这样算下来,最外层的梁上部纵筋的直锚部分可能和柱纵
筋隔开一段距离。
这两种算法,第一种较为安全,第二种省些钢筋。不知道图集设计者同意采用哪一种算
法?
■答梁问题(1):应按第一种算法。如果柱截面高度较大,按54 页注6 实行。
●梁问题(2):关于03G101 图集第54 页“梁端部节点”的问题,是否“只要满足拐直角弯
15d 和直锚长度不小于0.4laE 的要求,则钢筋锚入支座的总长度不足laE 也不要紧。”
■答梁问题(2):laE 是直锚长度标准。当弯锚时,在弯折点处钢筋的锚固机理发生本质
的变化,所以,不应以laE 作为衡量弯锚总长度的标准,否则属于概念错误。应当注意
保证水平段≥0.4laE 非常必要,如果不能满足,应将较大直径的钢筋以“等强或等面积”
代换为直径较小的钢筋予以满足,而不应采用加长直钩长度使总锚长达laE 的错误方法。
● 梁问题(3): 对比《96G101》、《00G101》、《03G101》三本图集,在最早的《96G101
图集》的“原位标注”中有“第4 条”:
“当梁某跨支座与跨中的上部纵筋相同,且其配筋值与集中标注的梁上部贯通筋相
同时,则不需在该跨上部任何部位重复做原位标注;若与集中标注值不同时,可仅在上
部跨中注写一次,支座省去不注(图4.2.4a)。”
然而在后面两本图集中,这一条不见了,但“图4.2.4a”依然存在中间一跨的上部跨中进
行原位标注的实例。
再以《03G101 图集》的“图4.2.7”为例,在KL3、KL4、KL5 的中间跨,也都采用了“上
部跨中注写”的方法,可见这种方法还是很适用的。
建议在《03G101 图集》中,肯定《96G101 图集》“原位标注”中的“第4 条”。
■ 答梁问题(3): 应该在03G101 修版时还原该条规定。
● 梁问题(4): 《03G101-1 图集》第24 页“注: 2、当为梁侧面受扭纵向钢筋时,……
其锚固长度为 la 或 laE ”。 现在的问题是:当抗扭钢筋伸入端支座时,若支座宽度(柱
宽度)太小,不满足直锚时,是否进行弯锚? 如果进行弯锚,“弯折长度”如何取定?我
想到两种办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