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之家”在社区起哪些作用

如题所述

几年前,广州市越秀区率先在社区创建“党员之家”,利用“党员之家”来管理社区党员。对此,很多人提出疑问,“党员之家”究竟在社区起到了什么作用?是否能够真正发挥“家”的功能,将党员聚拢到社区?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到广州市黄花岗街道云鹤社区、区庄社区进行了调研。“党员之家”管辖的党员主要有四部分人组成:一是离、退休党员;二是原居民和移居来的党员;三是刚从部队转业或退职,或大、中专毕业生回到社区托管组织关系的党员;四是流动人员中的党员。调查得知,离、退休党员是社区党组织活动的主体。年轻党员很少参与活动,原因很多:有的是工作原因来不了;有的是离开了社区管辖范围,无法参加党员活动;也有的是下岗失业党员要找工作,没时间,等等。从成分和素质结构来看,社区党员的情况较为复杂。他们来自四面八方的各个社会层面,文化程度不同,个人经历不同,相当部分党员将组织关系转到社区后,就再也难得看到他们一面。一部分离、退休党员认为,“不在岗位上,已经起不了什么作用,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太重要了”。这些复杂的情况,都给“党员之家”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党员之家”在社区中的重要作用也得以显现: 最了解群众的甘苦“党员之家”直接建立在社区党员群众之中,同社区每一个党员群众最直接接触。它最了解社区党员群众的甘苦,最能倾听到社区党员群众的呼声,社区“党员之家”处在第一线。社区党员群众有什么问题,或是社区的民情民意以及社区治安管理等方面的问题,都喜欢到“党员之家”来汇报或询问查对。如区庄社区35号大楼的下水道堵塞了,污水流溢,恶臭熏天。此楼40户人家,住在底层的叫苦连天,而住在上层的人家却视而不见。底层的人家愿意出钱通厕,而上层的人家又不太愿意出钱,另有大部分人家持观望态度。于是,上、下层之间就发生了争吵,相互指责对方堵塞了下水道,如此一来就造成整栋大楼住户相处不和谐。党员群众很快就将此情况反映给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的耐心说服、教育下,最后全楼住户本着共同利益为出发点,都同意出钱维修下水道。于是,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牵头寻找施工队,很快就将下水道维修好了。能够在第一时间沟通党员“党员之家”作为社区党员的管理机构,配备了专职党务副书记,并设有社区党员活动阵地。根据《党章》要求,这两个社区每月举行一次党员组织生活和电化教育活动,同时开通了党员服务热线,并经常性地组织社区党员外出参观学习。通过这些活动,“党员之家”及时地传达上级党委的指示精神和反馈党员的呼声,做到了在时间和空间上第一时间沟通党组织与党员之间的联系,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使社区党员群众明确:“党员之家”是他们了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地方,也是他们向上级反映群众呼声的地方。尤其是一些离、退休党员和曾经担任过领导职务的党员,他们在闲暇的时候就会有意无意地到“党员之家”去坐一坐,及时反映社区的民情民意,或是询问一些时事政策方面的问题。如退休党员周苏,曾经担任过省饮食旅游服务公司党委书记,退休后依然关心党和国家的时事政策,每一次党员活动都准时参加,还经常到党员活动中心走动,对 “党员之家”的工作也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帮党员解开心中的疙瘩 社区党员来自社会的各个层面,素质不一,成分复杂,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和流动性。因此,对社区党员的管理不能有丝毫的松懈,一定要将他们组织起来,不断地进行时事政策学习,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增强党性观念和党性修养。如区庄社区有一位接近退休年龄的下岗党员,下岗前曾经担任过某局的科长,下岗后心里总是有一些闷气,于是,有事无事总在人群中走动说上几句话,也不管这些话的影响好坏,只图自己消气。他情愿天天去喝早茶,也很少参加党员活动,即使参加了也是姗姗来迟。针对这种情况,社区党总支成员分头找他谈心,并列举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果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的新思想,说明老同志让路下来,为的就是让新生一代、年轻一代上来,更有闯劲、更有朝气。经过多次做工作,这位党员终于解开了心中的疙瘩,积极参加了第二批党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而且还主动帮忙布置“党员活动中心”会场,组织通知党员学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